建议你试试。
有一天,我们的编导找到我说:“崔璀,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不擅长,也不喜欢,我觉得你没有用好我。”
如果是你,乍一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反应?
可能很多管理者都会觉得,谈论喜不喜欢、擅不擅长自己的工作,是一件矫情的事,甚至还有点幼稚。
所以职场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现象:比如,你上班的时候如果对着屏幕在笑,别人第一反应就是你在闲聊或者刷剧,不会觉得是因为你刚想到一个很好的方案。比如,你生病了请个假,心里会很忐忑,怕领导觉得你不认真工作。比如,你想到了一个程序的解决方案,手舞足蹈。会有人提醒你,淡定淡定,不要骄傲。
我们默认工作就是“紧锁眉头,埋头苦干”,我们认定成年人就是“要能吃苦,要能抗,不能停”。
我们好像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你的感受不重要,有没有结果才重要!
但那天我跟编导说:对,你得做你感到最愉悦的东西,让你感觉自己最强大的东西。这个才是真正地为结果负责。
得到了这份认同,编导显然放松了不少,他跟我拆分了当时的情况:
“这段时间我做的视频,数据非常惨淡,但我知道,我在心流状态下写的选题里,10个至少有7个是爆款,播放过几百万、上千万。所以我打算这样来改变选题流程……”
我始终坚信,让一个人痛苦的事情,必然不会产出好结果。结果不是目的,人才是最终的目的,事情背后,永远都是人的力量。结果不会大于感受,是感受,成就了结果。
我记得演员孙俪在圈里以“自律”出名,她说:“我知道我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我为了让自己不焦虑,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就是为了让自己心态平静。我不喜欢事情赶着我做,我愿意走在事情前头,我能多做一点,先做一点,就不会让自己太焦虑。”连续14年,孙俪跟每一位合作过的导演都说过同样的话:“一定要给我完整剧本,我才不会把它演乱了。千万别只给我一半,或者后期要大改,如果临时有大调整,我就全都断了。”
一个知道自己是谁,知道用什么方式会有最好状态的,能创造出最好结果的人,是专业的成年人。
希望你可以很坦然、很有底气地对老板说“我不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我想用……的方式来工作”。
别忘记最重要的一句话:“这样,会保证有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