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2)
讲解:风湿相搏,类似现代所言风湿痛,发作时周身疼痛,依法应当发汗,此病因湿盛,故于阴天、下雨、刮风、日暮时加重,疼痛不止。医者云其可以发汗而解之,病却不愈,因其发汗,致大汗出,汗出流漓,病必不去,风性轻扬,随汗而出,湿性重着,稽留于里,故而不愈。治疗风湿,应发汗,但必须微微汗出,使风湿随汗而解。
6??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
讲解:“湿家病身疼发黄,面黄而喘”,说明此病乃是外邪内湿并发黄疸之重证。而后半段所言仅是伤风头痛、鼻窍壅塞,为轻证,解表发汗即可。故此两条并于一条为讹误。
7??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
麻黄(去节)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白术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取八合,覆取微似汗。
讲解:本条承第5条而言。湿家身烦疼,可以汗解之,与麻黄加术汤自里至外发汗为宜,若在外火攻可变为坏病,其害已详于《伤寒论》中。
本方以麻黄汤解表发汗,以术祛湿解痹,此处以苍术为当。人体水液外出最主要的途径有二:汗与小便,方中苍术可利小便,小便多则汗少,故为一小发汗法。文中此方冠以“可与”,说明表证未解之风湿并不一定专主于此方,若出现柴胡证,可与柴胡汤加苍术治疗,临床应详审细辨。
8??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去节,汤泡)半两,甘草(炙)一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去皮尖,炒)十个。
右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讲解:本条病证与上条相似,“日晡所”即日将暮,与前文所言“天阴雨不止”同义,与阳明病无关,为“风湿”。人体汗出,一为散热,二为排出废物,若汗出之时当风,毛窍闭塞,废物欲出不能出,当发之汗郁于肌肤变而为湿,久而久之,蓄积于湿中之毒素,最易停聚在筋骨相接之关节缝隙内,毒素刺激,而发关节疼痛。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本方在麻黄加术汤基础上,减去温性之桂枝、苍术,而加入寒性利尿、解凝之薏苡仁,治疗风湿偏热者。
9??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
防己一两,甘草(炙)半两,白术七钱半,黄芪(去芦)一两一分。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沉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讲解:风湿脉浮,为仍有表证,但身重者湿多,汗出恶风者表虚,防己黄芪汤主之。
方中黄芪,一般认为其功可补气,为误,《神农本草经》言“主大风”,即治疗气虚于表而恶风特甚,故谓黄芪作用主要在于补表虚,防己、白术利尿祛湿,炙甘草、生姜、大枣安中化饮。方后加减亦为后人加入。
10??伤寒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
桂枝(去皮)四两,生姜(切)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三枚,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
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半,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大枣(擘)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讲解:本条两方证已于《伤寒论》中谈及,此处再做一略讲。风湿相搏发作无汗,故冠以“伤寒”,日时,常常传里,不呕者未传少阳,不渴者未传阳阴,因其本为“风湿”,故不内传。风湿证见身体疼烦而不能自行转侧,脉浮虚而涩,虚者按之无力,涩者血少血行不畅,以脉观之,当转为表虚之少阴病,此时不可用桂枝汤,更不可再与麻黄剂,以桂枝附子汤主之。
本方以桂枝汤去芍药增量桂枝加附子而成,桂枝不但可以解表还可治痛,本证身疼特甚,故桂枝增量。附子祛寒湿,解痹痛,入于阴证者,非此药不可治。芍药收敛,不利祛湿故当去之。方中桂枝有效成分多在皮内,故临床应用不可去皮。
若泌尿系出现障碍而小便频数,丧失体液而致大便干,不可再发其汗,故去桂枝,桂枝一去,降气作用减弱,小便数亦可减轻。而于附子剂中加入白术可以恢复泌尿功能,治疗小便频数。方后注中所言身痹、眩晕等症状,为附子毒性所致,故临床应自6克起少量服用。
11??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
甘草(炙)二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二枚,桂枝(去皮)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取六七合为妙。
讲解:“掣痛不得屈伸”指牵掣痛、拘挛痛,影响活动,不但不可转侧,且畏触碰;水饮冲逆则短气、小便不利;表虚入阴则汗出恶风,不欲去衣;湿重则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本方由桂枝甘草汤加减而来,主要治其气上冲,使水下行,另加术、附以祛湿解痹。
三、暍
1??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讲解:中暍,即中暑,常见到发热恶寒、身体酸痛沉重等症状,脉弦细芤迟,主津液丧失。津液已少,小便再去津液,则身洒洒然毛耸,津液虚不至,手足则手足逆冷。虚不任劳,故小有劳则身热。热盛气促,则开口呼吸,前板齿干燥。本病看似阴寒里虚,实为中热汗出,津液亡失所致,不可发汗,汗之则津液更虚,恶寒更甚。亦不可加以温针,以热治热则发热更甚,数下之又失津液,则小便淋漓难出。
2??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石膏(碎)一斤,甘草二两,粳米,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中热而发热恶寒,貌似太阳病,但其内有热,津液不足则渴,当以白虎去热,人参健胃生津。
3??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
瓜蒂二十个。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讲解:中暍在表,发热、身重而疼、脉微弱,为夏月贪凉饮冷,里湿生成之象,以一物瓜蒂汤主之。瓜蒂不做散而煮水,不致涌吐,功可祛湿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