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1)
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一、痉
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讲解:痉,抽搐**也,痉病多不恶寒,仅刚痉恶寒,故云“反恶寒”,实为太阳伤寒证。太阳表证,一为伤寒无汗,一为中风有汗,痉以中风证出现者,名曰“柔痉”。
2??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讲解:“为难治”三字为衍文,当去。本段主要论述柔痉。柔痉为病,热盛津液虚,肌肉**,约束脉道而脉沉不出。太阳病不一定就是痉病,若发汗太多,表未解,热未退而津液已伤,组织枯燥,肌肉**,方为痉病;“风病”即太阳中风,应以桂枝汤解肌,而反下之,病必不愈,徒亡津液,津伤而致痉;若下之后,再以麻黄类复发其汗,津液更伤而致拘急成痉;平素身有恶疮,津液随脓血而亡失,本已不足,虽有身疼痛的表证存在,但仍不能发汗,发汗重亡津液,亦作痉。总而言之,痉病的发生基础是津液亡失到一定程度。
3??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讲解:本段言刚痉。身热、恶寒、颈项强急,为葛根汤证,气挟津液而上冲,下部津少而足寒,上冲头脑则头热、面赤、目赤,颈项强急,颈项活动不利,难于转动,则独头动摇。甚者牙关紧急,口难开,背弓反张。
“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一句《伤寒论》及《玉函经》中俱未载,为衍文。
4??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讲解:刚痉以葛根汤发其汗,发汗之后,其脉紧弦当变为缓曲前行如蛇形状。表邪已解,冲气已去,津液当下,下则暴腹胀大,为欲解也。如果脉直上下行,紧弦如故,而又沉伏不出者,主于由表入里,其痉更重。
5??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讲解:体液充斥于脉道,肌肉**,而使脉紧如弦,直上下行,为刚痉之脉。
6??痉病有灸疮,难治。
讲解:本段对于柔痉而言,《伤寒论》中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即言虚热之证不可灸之,灸火虽微,内攻有力,焦骨灼津。而柔痉亦是起于津液枯燥,故曰难治。
7??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讲解:其证备,即上文所言“发热,汗出”桂枝证备。身体拘急强直,太阳病中风,脉应浮,但痉病脉沉细或沉迟,二者均主不足,故于桂枝汤中加入栝蒌根苦寒解渴、润燥,而不称其为“桂枝加栝蒌根汤”,可见栝蒌根在方中之重要性,临床可用至15克。
8??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讲解:本条言刚痉证治。太阳病无汗,水分应由小便排出,而小便频数,但因水液随气上冲而不得下行,故此处“小便反少”,口噤不得语言,将要发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本方以桂枝汤为基础降气平冲,加麻黄发汗,葛根解痉,欲作刚痉及刚痉已作都可以本方治疗。
9??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讲解:本条言阳明病作痉者。阳明病无表证,则不可再发汗,里气上壅则胸满,拘急则口噤不开,仰卧时仅头、足着席,而腰背弯曲不得平卧,手足挛急。齿介齿亦口噤不开之意,可与大承气汤。
痉病仅此几条,尚不全面,但可看出无论刚痉、柔痉,无热不痉,热伤津液,组织枯燥而不濡,因而作痉。兼表者,无汗麻黄剂,有汗桂枝剂;兼里实者,可与大承气汤;兼半表半里者,可与小柴胡加石膏汤。
二、湿
1??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讲解:以下始论湿病:既包括外在风湿之湿,也包括内在太阴之湿。
本条虽言太阳病,但脉不浮而反沉细,兼见关节疼痛而烦,为形似太阳之湿痹。里湿着于关节则疼痛而烦。湿痹病因即在于小便不利,水不得下通,停于组织则生湿,小便不利,水谷不别,大便代偿而反溏泄,治疗应利其小便。《伤寒论》中附子汤、真武汤方证均言此病。
2??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顿),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讲解:湿郁肌肤当发身疼,郁而不能出则发热,湿热相合则发黄,此黄非如橘子色之鲜艳阳黄,乃如熏烤之晦暗阴黄,当于寒湿中求之,治以茵陈五苓散,以利小便。
古人认为发黄均是湿热所致,其色暗,偏于湿,便溏属太阴者,为阴黄,茵陈五苓散主之;其色艳,偏于热,便干属阳明者,为阳黄,茵陈蒿汤主之。
3??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讲解:湿家“但头汗出”表示未成实,“欲得被覆向火”即言恶寒,且“背强”,说明表证仍在,此时误下虚其胃,水饮趁虚上逆则哕,冲逆于上则胸满,不向下行则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指白滑苔,看之似苔,又不像苔,为有湿有热之象。水饮逆于上,相对而言其入里之表热在下,故云“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此处胸上、丹田概指其位置上下而已,非指确处,不可死于句下。热未解则渴欲得饮,胃中水蓄则不能饮而口燥烦。本条即相对于《伤寒论》第187条热进湿退有可下之机而言攻下过早之弊。
4??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讲解:湿者多由于脾胃较虚而起,下之后,气欲脱于上则额上汗出、微喘,精欲脱于下则小便利,或下利不止,皆是死证。故“湿家无下法”,当为警戒,上条所言非为常例。
5??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