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杂病(3)
【方解】乙型脑炎后遗症属中医的“痰饮”“文痴”“心风”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为神志痴呆,表情冷漠,耳聋失语,手足抽搐,甚至瘫痪等,治疗颇为棘手。从豁痰开窍入手,方拟镇心涤痰汤,本方中用龙齿、琥珀镇心安神而定惊,俾心宁神安则精神振而神识转清,痴呆失而举止复常;陈胆南星、竹沥半夏、天竺黄、石菖蒲豁痰开窍,使语言通利而耳聋复聪;麦冬、鲜生地黄养阴滋液,阴液复则内风自息,搐搦自止。诸药配合,共奏豁痰开窍,滋阴息风,宁心安神之功,故用之有良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用腥辣、易发类食物。
【疗效】经统计,16例患者治疗2个月,随访5年,其中治愈8例,有效4例。(处方来源:浙江省富阳县人民医院陈树庄)
晚期肿瘤
对于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发现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对于这些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常可收到较好疗效。
【方名与主治】消瘤冲剂,主治晚期肿瘤(亦称癥瘕)。
【组成与用法】土鳖虫、山慈菇、地龙各12克,当归9克,海藻、牡蛎各30克。以上方药煎汁缩成20克的冲剂,为1包量。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长期服用。
【方解】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痰”有关,元代朱丹溪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都是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中医学同时还认为气滞血瘀也是肿瘤形成的原因。如清代王清任说:“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说明腹内有形的包块肿物,都由血瘀所致,故活血化瘀和化痰软坚是治疗癌瘤的主要法则之一。方中土鳖虫具有破瘀血,消癥瘕之功,佐以当归补血、活血;兼用海藻、牡蛎、山慈菇、地龙等咸寒之品消痰软坚,泻热利水。牡蛎一药,《本草纲目》谓之有去胁下坚满、瘰疬、一切疮肿。化瘀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的功效。全方组合共奏活血化瘀、化痰软坚的功效。有治疗各种癌症的作用,尤其对晚期肿瘤患者能起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功效。
【注意事项】本方无明显副作用,临床证明对大肠癌疗效最佳,其次是对Ⅲ期的乳腺癌及宫颈癌效佳,但对如鼻咽癌、肺癌、食管癌等疗效不及以上病种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典型病例】芦某,男,32岁。因大肠癌晚期行直肠造瘘术后,经用消瘤冲剂长期冲服,现已生存2年,仍在继续服上药治疗。(处方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倪惠芳)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细胞起源之恶性肿瘤,俗称淋巴癌,可以发生在全身各部位。
【方名与主治】消恶性淋巴瘤方,主治恶性淋巴瘤。
【组成与用法】白花蛇舌草30~90克,山慈菇、三棱、莪术、炒白术各15~30克,僵蚕、夏枯草各30克,昆布、煅牡蛎、煅瓦楞各30~60克,炮穿山甲(代)、黄药子各9~15克,全蝎(研末冲服)6~12克,甘草6克。每日1剂,煎3次,分3次口服。30剂为1个疗程。巩固疗效,可用所服中药做丸,每次10克,1日3次。局部肿块初可外敷独角莲或鲜蟾酥皮。
【辨证加减】偏寒加干姜、附子、肉桂;偏热加狗舌草、天葵子;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紫河车;胃阴虚者加石斛、麦冬;肺阴虚者加北沙参、天冬;心阴虚者加麦冬、玉竹;肝肾阴虚加龟甲、鳖甲、生地黄、枸杞子;阳虚加附子、肉桂、补骨脂、棉花根;实热加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另外,葵树子、猫爪草等患者均可选用。
【方解】恶性淋巴瘤的病死率较高。本方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止痛等功效。除主治恶性淋巴瘤外,对其他癌症(肿块型癌症)亦有效。方中的白花蛇舌草功在清热解毒消痈,近年来,又将其用来治疗各种癌症。动物试验证明,本品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表现为网状细胞显著增生,细胞体增大,胞质丰富,能明显地增强网状细胞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能刺激嗜银物质倾向于致密化改变,显示免疫过程中机体防御性升高。山慈菇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三棱、莪术有破血祛瘀,消积止痛之效;炒白术有补脾燥湿的作用;僵蚕有息风解痉、疏散风热、化痰散结的功能。临床用于喉痹、咽肿及肿瘤等疾患的治疗。夏枯草常用来清肝火、散郁结;昆布、煅瓦楞有消结、散瘿瘤的效用;煅牡蛎有软坚化痰消结的作用;炮穿山甲(代)消肿排脓、活血通经,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黄药子为治癌肿之要药;全蝎有毒,治疮疡肿毒,有解毒散结之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注意事项】本方药性偏寒,药后如便稀次数多,可伍补骨脂、煨木香、煨葛根之类;平素脾弱便溏者,白花蛇舌草、煅瓦楞用量宜轻,可伍苍术、白术、陈皮;黄药子有升高转氨酶的副作用,可伍夏枯草以减轻副作用;蜈蚣能加强全蝎的疗效,但易致转氨酶升高,故用时需加用护肝药。有少数患者服药后全身无力、可伍黄芪、人参;穿山甲(代)易引起呕吐,可伍赭石、三棱、莪术破气血,贫血者长期服用可伍当归、黄芪等。治疗期间需加强体育锻炼。防治感冒。忌服腌制食物。
【典型病例】花某,女,56岁。患者1971年颈部淋巴结肿大4.0厘米×5.0厘米,活检诊断为淋巴网状细胞肉瘤,当时治疗半个月,白细胞下降至3×109L,放疗被迫中断。颈部淋巴结肿块未消除。伴有不规则低热,37.8℃左右,头昏目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便干。舌光剥,无苔,脉细数。采用消恶性淋巴瘤方(用低剂量)加天冬30克,鳖甲24克。随证加减,曾用北沙参、龟甲、生地黄、半枝莲、半边莲、狗舌草等。共服200余剂,肿块消失,以所服中药做丸1料服用,以后多年未治。1979年复发,颈部肿块6.0厘米×2.0厘米,又服中药1年余,肿块消失,一直正常上班。(处方来源:杭州陈林才)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以神经??肌肉传递障碍为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系体内对横纹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方名与主治】甘凉升津汤,主治重症肌无力。
【组成与用法】黄芪、太子参各18克,白扁豆、莲子、谷芽、知母、干荷叶、葛根各10克,鸡内金、乌梅、升麻各6克。上药水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至痊愈为止。
【辨证加减】若脾虚生湿,积食郁久化热,舌苔黄厚,加胡黄连;脾虚肝郁,食后腹痛,大便不消化,白眼发青,加茯苓、白术、白芍;胃火亢盛,善食易饥,食后腹胀,舌唇深红或口腔、牙龈糜烂,加生石膏、竹叶、石斛、鲜芦根;胃火熏肺,干咳少痰,加枇杷叶、麦冬、桑白皮、白茅根;火灼津伤肠燥,大便干结,加芦荟、火麻仁。
【方解】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以某些横纹肌无力又极易疲劳为特征的慢性疑难杂病,中医学属于“痿病”“脾肾虚损”之范围。本病可分为眼肌型、球型、全身型三类。本方主治眼肌型,其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根据中医病因,认为该病多与脾胃虚热,中气下陷有关。《类经》云:“凡眼之不合不开……皆阳明筋病,寒则急,而热则纵也。”《目科大成》云:“目之上睥属脾气……上睥宽纵,不红痛,属中气下陷。”又因虚热日久,阴津亦伤,形成脾胃气津两伤,治宜扶脾养胃,益气生津。方中黄芪、太子参功在补气益津,为君药;白扁豆、莲子、谷芽、鸡内金以扶脾健运,为臣;乌梅与黄芪、太子参同用则酸甘化阴生津;知母清解阳明之热邪,并监制黄芪之温燥;升麻、干荷叶、葛根以升津举陷,清香悦脾,共为佐使。诸药合用,补而不滞,升而不燥,俾中气振作,津升阴复,睑筋得以濡润,约束之力自复。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须避免过劳、躯体伤患、情绪波动、感染等,并加强营养,少食香燥之品。
【典型病例】李某,12岁,患双眼睑下垂已年余,近半年日趋严重。曾先后多处求诊。来诊见两睑下垂,眼裂甚小,仰首看人。形体瘦长,食少而时感嘈杂,大便干结,多日一解。舌红少苔,脉象虚数。证属阴质不足之体,进食香燥太过,气火不靖,灼伤脾胃气津,阳明经筋失濡,约束无力。治当扶脾养胃,益气生津。经用上方治疗月余,上睑下垂明显好转,纳谷转馨。续服半年余,且少食香燥,双睑恢复正常。此后每周服2剂,至今多年,一直稳定。(处方来源:杭州潘玉峰)
先天性肌强直
先天性肌强直系指受累骨骼肌肉在收缩后不易放松,连续收缩后减轻或消失,寒冷能使症状加重为特征的一组肌肉疾病。
【方名与主治】祛风暖肌活血煎,主治先天性肌强直,亦称汤姆森病。
【组成与用法】生地黄30克,白芍15克,甘草18克,瓜蒌12克,桂枝、木瓜各6克,大枣3枚,生姜2片。上药混合加水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
【方解】先天性肌强直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中医学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本症以肌收缩异常及肌肥大为主要特征。肌肉一次兴奋后,发生过长时间的收缩(强直),而后弛缓。发病通常自婴儿期或幼儿期开始,但往往到青春期才有显著的肌肥大症状。根据“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拟祛风暖肌活血煎治之。方中生地黄、木瓜有通血脉,舒筋活络之效,现代医学证明,生地黄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多种糖类及多种必需氨基酸,可促进组织复新、恢复某些激素的正常功能,并有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木瓜舒筋活络又除湿,缓解筋脉拘挛;白芍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芍药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甘草味甘,有缓急作用,具有缓解紧张、**和收缩功能;瓜蒌有清肺化痰,宽胸散结之能;桂枝能温通经脉;大枣补脾胃、养营安神;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补脾健胃。诸药合用,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缓急解痉之功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注意保暖,以防风寒侵袭。
【典型病例】徐某,男,22岁。运动困难已7年,肌肉强直拘挛,叩击腹部或四肢即见肌强直(结成硬块),触事易怒,自汗,苔黄,脉弦。辨证属中医“痉证”范畴。治以养血柔筋,祛风通络。予祛风暖肌活血煎5剂,服后肌肉强直拘挛时间缩短,汗出,苔白,脉稍弦。上方加葛根15克,续服5剂。除仍有汗出外,活动后肌肉强直拘挛状态已消失2天。观察1周未发,痊愈。(处方来源:江西医学院二附院徐金汤等)
肌内注射后肿块
肌内注射后容易发生局部肿块硬结,而对硬结的处理目前亦无特殊办法。
【方名与主治】散结膏,主治肌内注射后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