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杂病(2)
【方解】贝赫切特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本病以口腔溃疡,**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为特征。治疗上东西方医学均无特效药物。中医对该病早有认识,认为此病由脾胃阳虚,寒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下注,久而生虫所致。治以健脾利湿,泻火解毒。故本方取参、术温补脾胃;椒、姜、桂大辛大热,配合乌梅之酸,川黄连之苦,共奏杀虫之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烟忌酒,绝**。
【典型病例】葛某,女,25岁。患者下唇生疮3年余,患处为紫红色溃疡、化脓、黏膜剥脱,但眼、外阴均无蚀烂,其他亦正常。治疗3年无效。予以椒梅附桂连理汤治之,服3剂后,下唇溃疡已瘥,红肿消退,局部结痂。自觉额部发热,原方减量续服3剂,告愈。(处方来源:浙江省奉化中医院赵国仁)
方二
【方名与主治】二仙消疳汤主治贝赫切特病,亦称“狐惑病”。
【组成与用法】生甘草、生地黄、丹参、土茯苓、石斛、仙茅、**羊藿各20克,生晒人参、当归、金银花、赤芍各15克。上药加水煎2次,将2次药汁混合待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湿热重者加车前子、黄柏各20克,龙胆草15克,以清热化湿,解毒消疳。血瘀者加牛膝、黄柏、苍术各15克,红花10克,以活血化瘀,化湿消疳。兼脾肾两虚者加川续断、补骨脂各20克,炒白术15克,以温补脾肾,解毒消疳。治疗期间嘱病人以苦参150克,水煎熏洗患处,锡类散吹敷患处。
【方解】贝赫切特病《医宗金鉴》谓之疳。多因脏腑气阴亏损,湿热虫毒内蕴,湿滞毒瘀于肌肤、黏膜、关节等处而发病。其症状与中医学的狐惑病相一致。《金匮要略》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本方采用内外兼治,外用苦参、锡类散治标以解毒;内治重在补虚扶正,化瘀解毒以治本。二仙消疳汤中重用甘草、人参、仙茅、**羊藿扶正补虚;生地黄、石斛、当归、丹参育阴养心,活血化瘀;土茯苓、金银花清热化湿。诸药相配,达到平补脾肾、清热化湿、祛瘀通络以消疳疮的目的。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腥辣之物。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11例,随访1年,基本治愈6例,好转4例,无效1例。(处方来源: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医院郑昌发)
中风呃逆症
中风呃逆症系指中风以后,患者多因情绪紧张、抑郁不畅、气逆上冲而出现的呃逆声短而频发、连续不断、不能自止等症状。
【方名与主治】镇肝降逆汤主治中风病之呃逆。
【组成与用法】赭石30~45克、半夏、旋覆花(布包)、柿蒂、甘草各10克,沉香3克。将上药加水煎成汤剂,过滤,待用。呃逆发生后2天内用药,每日1剂,分2次口服。
【方解】中医学认为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为主证。胃中寒,胃火上炎,气机郁滞,脾肾阳虚,胃阴不足均可引起呃逆。而中风病所致呃逆,其病机为肝风内动,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致呃逆发作。故本方采用赭石镇逆平肝;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旋覆花降气消痰;甘草补脾胃不足而益中气,且调和诸药;柿蒂一味为治呃逆之要药,配以沉香温中降逆。诸药合用,共奏镇肝降逆之功效。
【注意事项】本方适用于中风病之呃逆,辨证为阴虚阳亢型及痰湿型者。如不能经口服者可采用鼻饲法。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44例,其中治愈36例,有效6例,其他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痊愈。(处方来源:河北中医学院韩树芬)
高凝血症
高凝血症(亦称中风先兆)的主要特征是凝血因子增加而抗凝血因子并不降低。高脂蛋白(a)及低蛋白血症是高凝血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方名与主治】山花汤主治高凝血症。
【组成与用法】山楂、赤芍、玉竹、路路通各12克,红花3克,地龙、当归尾各1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若指数不降及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再行第2个疗程。
【辨证加减】脾虚纳差加茯苓15克;血压偏高加桑寄生15克,天麻10克;血压偏低加川芎、升麻各10克;手足麻木加鸡血藤、千斤拔各40克;舌謇不利加蜈蚣3克、僵蚕9克;反应迟钝和记忆减退加石菖蒲10克;久病体虚加黄芪30克。
【方解】高凝血症是指血液中全血黏稠度、血浆黏度等增高,血液中固体物质凝集,血管壁出现病变所致,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手足麻木、记忆减退等症状,属中医中风先兆即小中风。《证治汇补》曰:“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之兆须预防之。”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可归纳为瘀、风、痰,而又以瘀为本病之关键,即血行失度。《灵枢·经脉》云:“脉不通则血不流。”故治宜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方中山楂活血化瘀且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红花活血化瘀而质轻上行;赤芍活血而凉血;丹参活血而养血;当归尾活血而补血;路路通祛风而通络;地龙滋液而通络;玉竹养阴增液,津血同源,能缓解血液黏稠度。并辨证选用川芎、升麻、天麻、蜈蚣、僵蚕等,乃治风、血、痰之药。药入病体,血瘀得化,邪风得祛、脉络调和、血液通畅则筋脉得养。
【注意事项】治疗前先做中风预测确诊之,经治后定期作中风预测,根据指数下降及症状改善情况来决定下一步治疗。
【典型病例】陈某,女,54岁。反复头晕1年余,有时伴头痛左侧上下肢经常麻木,反应迟钝,舌体颤动,质红嫩,脉沉涩。中风预测(++++),诊为高凝血症。服山花汤加石菖蒲10克,千斤拔30克,每日1剂,水煎服,15天后抽血复测,指数降至(+),头晕头痛,手足麻木,舌颤等症状消失,活动自如,反应良好,续服山花汤15剂巩固之,随访1年,未见复发。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16例,随访1年,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处方来源:海南省干部疗养院叶士宏)
脑震荡后遗症
本病又称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脑损伤后综合征,以头痛、眩晕为常见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外伤后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相互之间的功能紊乱所致;或者外伤时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或间脑??垂体功能紊乱;也可能是外伤所引起脑脊液动力学改变等诸多因素所致。情绪焦虑引发头颈部肌肉持续性收缩,亦为以头痛为主的脑损伤后综合征因素之一。脑震荡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以大脑皮质功能减弱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癔症样症状为主。此病属于中医“眩晕”“不寐”“郁病”范围。
【方名与主治】四味散,主治脑震荡后遗症。
【组成与用法】朱砂、琥珀各1.5克,三七粉、血竭粉各3克。将上药共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
【方解】脑部受打击震荡后,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血瘀扰乱神明,出现失眠健忘,注意力减退等症状。治以活血祛瘀,镇静安神为主。方中朱砂镇静安神;琥珀镇惊安神、活血化瘀;血竭散瘀止痛;三七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本方适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瘀血内阻证。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劳逸结合,不宜过多看书用脑;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生气;禁饮酒,忌吸烟。
【典型病例】赵某,男,32岁。因撞伤头部,当时不省人事,约5分钟后清醒,自觉头痛头晕、恶心。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症状时好时差,天气变化时头痛加重,伴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已1年。诊断为脑外伤后综合征,证属瘀血内阻,给予四味散,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经治1个疗程后,病人感头痛明显减轻,头脑清醒,睡眠尚好。服药2个疗程,自觉症状消失而出院,经随访1年,未见复发。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58例,痊愈43例,有效15例。(处方来源: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白满江)
脑损伤性癫
脑损伤引起的癫称为脑损伤性癫,脑损伤性癫主要见于外伤与产伤,以大脑额叶皮质运动区及颞叶,尤其是颞叶内侧面损伤发生率为更高。此外,与受伤者的年龄、遗传因素及有无颅内血肿、感染、粉碎性或者凹陷性骨折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方名与主治】通瘀化痰开窍汤,主治脑外伤性癫。
【组成与用法】鬼箭羽、丹参各15克,胆南星、天麻、全蝎、牵牛子各6克,石菖蒲、远志、僵蚕各9克,蜈蚣3条,白胡椒5克,琥珀粉2克(冲服),马舌子3条,海参肠20~30克,上药加水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
【辨证加减】对病程较短,且瘀血征象明显者酌加刘寄奴、血竭、苏木、泽兰、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等;或予活血化瘀为先,继以上方加减治疗。
【方解】脑外伤性癫多由头颅脑窍受到打击跌摔震荡等使脉络损伤,瘀滞清窍,扰乱神明而发,日久可致痰瘀互结、阻滞清窍而缠绵难愈。治疗上则以逐瘀化痰开窍之法治之。对某些病程较短且瘀血征象明显者,则应以活血化瘀为先,继以豁痰开窍,定息风的方法治疗,往往能够较好地控制癫发作。待病情基本稳定后,尚可配以补肾荣脑法调理善后,巩固疗效。本方中14味药,均为逐瘀化痰开窍之要药,临床治疗脑外伤性癫功专效好。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辨证施治,若癫发作频繁,则应以治癫为主,待癫有所控制后可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36例,随访1年,其中治愈12例,好转20例,无效4例。(处方来源:北京广安门医院殷海波)
乙型脑炎后遗症
乙型脑炎后遗症是乙脑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经治疗后留下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口眼歪斜、失语、偏瘫、吮指、流涎等。
【方名与主治】镇心涤痰汤,主治乙型脑炎后遗症。
【组成与用法】龙齿、鲜生地黄各30克,琥珀5克,竹沥半夏、天竺黄各12克,陈胆南星9克,石菖蒲8克,麦冬15克。每日1剂,分2次口服,7剂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痰浊蒙窍,精神神志症状偏重者,加礞石滚痰丸,中病即止;气阴不足,余热留恋,表现低热持续,午后为甚,心烦懊恼者,加北沙参、焦栀子、地骨皮;耗津过度,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者,加鲜石斛、玄参、生何首乌;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手足拘挛或蠕动者,加知母、鳖甲、玳瑁;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耳鸣耳聋者,加龟甲、枸杞子、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