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疑心也很重。老师让他回答问题的次数少了,他就猜想老师可能不喜欢自己了;朋友没有看到他,他就认为朋友肯定对他有意见了……孩子被这些莫须有的东西困扰着,天天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如果孩子对什么都持怀疑的态度,并且为自己的怀疑去搜集各种“证据”,这样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疾病。
狭隘的心胸使孩子无法接纳别人对他的评价,也就无法找到正确的生活判断。这类孩子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交心,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露,便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这样便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响到人际关系。
17岁本应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可小坤却与别人不一样。听小坤爸妈说,他们也是最近才发现孩子变得很奇怪,很多疑。起初,他们以为小坤正处在青春期,是正常现象,也就没太在意。可又观察了一阵,小坤的反常表现不但没好转,还越来越多疑,老是担心吃的饭里有人下毒,觉得别人在背后骂自己,有人跟踪自己,等等。小坤爸妈这才重视起来。
小坤从小品学兼优,在家人眼里是个努力上进的好孩子,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眼看高考不远,却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坤爸妈很担心,将小坤带去咨询心理医生,结果指向:猜疑症、被迫害妄想症。
在人际交往中,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又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别人,于是各种猜疑心就滋生了。面对爱猜疑的孩子,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办?
在这方面,小远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前些天,小远带去学校买资料的钱被他弄丢了,虽然数目不大,但是毕竟是他的过失,于是妈妈批评了他几句。小远也很郁闷,小脑袋作冥思苦想状,想要找出来究竟是在哪个环节丢的。后来小远跟妈妈说,他怀疑班上的一个同学,因为他昨天的言行举止有些可疑。
小远和这个同学本来很要好,但前段时间因为大扫除的事情有些不愉快,所以小远越想越肯定自己的想法,妈妈还是觉得他带着很强的主观情绪。那个孩子平素学习和品行都非常好,有着很好的家庭教养,小远妈妈觉得他不会因为一点矛盾做这样的事情。
最后,妈妈反过来建议小远不要再纠结这件事了,生活中因为马虎而丢东西的事情很常见,自己马虎了以后吸取教训就行了。其实,跟买资料的那点钱相比,妈妈更希望孩子能有个好的心态,不要轻易去怀疑朋友。
小远妈妈之所以放弃这个教育孩子不可马虎大意的机会,一方面是出于对那个孩子的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是觉得朋友之间最大的敌人就是怀疑。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长大以后或多或少都会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既然会建立关系,而人又是情感动物,所以自然而然会与周围的人产生感情。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真正的朋友是相互信任的,需要尽量去避免信任危机带来的悲剧。
看着小远依然心有不甘的样子,妈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挂一幅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
“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给我,那怎么办?”
“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他匆匆忙忙,也许这种匆忙是他装出来的,其实他内心对我是非常不满的。对什么事不满呢?”
“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在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我立刻就借给他。而他为什么会不借呢?”
“怎么能拒绝帮别人这么点儿忙呢?他是不是还自以为我很依赖他,仅仅因为他有一把锤子!我受够了。”
于是他跑到邻居门口,按响门铃,邻居开门了,还没来得及说声“早安”,这个人就冲着邻居大喊道:“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
小远听得笑出声来,说这个人好有趣,明明都是自己以为的,却怪别人。
妈妈摸了摸小远的小脑瓜,问他:“那你觉不觉得你刚才的那些怀疑,和这个人有些像呢?”
小远吐了吐舌头,说:“妈妈,我明白了。明天上学,我就主动和小旭和好。”
妈妈很欣慰地对小远笑了笑,她的目的达到了。
“那么小远,我们再来谈谈马虎大意这个问题。”
小远的小脸皱成了个“囧”字。
当孩子抱怨身边的人和事,陷入猜疑之中时,父母要教育孩子用理智克制冲动情绪的发生;应当立即帮助他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换个角度想想”,在没有形成循环思维之前,引导他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思考,冷静思索有助于看清问题。
误会也是导致孩子猜疑的重要原因。生活中,孩子难免与父母、老师及小伙伴发生误会。误会是滋养猜疑的温床,消除它的方法是积极为孩子做好情感交流工作。我们应引导孩子多与人接触交往,通过聊天、游戏等活动,增进孩子与我们、与周围的人的情感交流,培养孩子与小伙伴间的信任情感。
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开诚布公地交流,倾诉心中的疑惑。每个人的心情不可能始终快乐,哪天碰到不顺心之事,可能就会很少说话,或者不搭理别人。此时猜疑可能就会随之产生。我们要教孩子学会不把自己的猜疑埋藏在心底,不去进行假想臆断,而是去与被猜疑者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沟通。只有孩子诚恳地说出自己的疑虑,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深谈一次,才会弄清楚事实的真相,才能够冰释前嫌,孩子心里疑虑消除的同时,友谊也会重新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