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当然是深受爸爸妈妈的宠爱。从小时候起,家里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好吃的、好玩的留给婷婷,婷婷逐渐地变得很“独”。
有一次,爸爸下班晚了,实在太饿了,进家坐下后顺手拿起婷婷的饼干就吃起来了。事实上,这些饼干已经买回来好久了,婷婷根本不喜欢吃。然而,婷婷看到后却立刻发起了脾气,让爸爸把饼干还给她,甚至伸手要到爸爸嘴里去抢,尽管爸爸一再表示,第二天一定给她买来更多的,但还是不能说服婷婷,她不仅哭闹,而且还躺在地上打滚,不依不饶。最后,还是爸爸说带她去吃肯德基,才算平息了婷婷的怒火。
婷婷的玩具更是绝不让别人碰,幼儿园的小朋友明明来家里玩耍,看见婷婷的天线宝宝非常好玩,便忍不住用手去摸摸,并且对婷婷说:“你的天线宝宝好神气呀!”说话的过程中,他的眼神中流露着对那个天线宝宝的喜爱,明明是多么希望能玩一会儿。可是婷婷却很小气地将天线宝宝藏起来了,并且对明明说:“这个是我爸爸买来让我玩的,你回家让你爸爸给你买呀!”
现在的孩子身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小朋友,都要围绕着自己转。这样的性格,在父母面前或许没问题,可到了学校,到了社会,他们怎么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呢!
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如果父母再放任不管,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他会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孩子即使再聪明也没有用,因为一个人不能独立地在社会上生存,他必须要与人合作,而这样的孩子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
那么,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变得这么“独”呢?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父母给予太多的关注,那么他长大以后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依然会对父母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存在,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只对对自己有利的事感兴趣,而对其他事漠不关心。
所以孩子“独”,最应该反思的是父母。
是我们的爱没有界限,给了孩子太特殊的地位,对孩子有求必应,才让孩子以为:他所有的要求,别人都应该无条件满足。孩子自然而然会认为,向别人索取以及别人的给予都是理所当然,他怎能够不以自我为中心?
尽管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大人,处处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但我们必须把他看作是正在长大的人、即将长大的人,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懂得共享为乐、独享为耻的道理,帮助他建立群体意识和关怀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纠正孩子处处“以我为主”的观念,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有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换个方式对孩子说,就能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为人父母心疼孩子,摆在他面前的一定是最好吃的菜。听说孩子吃虾对生长发育好处多,于是孩子面前的碟子里就会堆满剥好皮的大虾。很多家长会说:“宝宝多吃点,爸爸妈妈不喜欢吃虾。”这样做的结果一定会导致孩子不顾他人自己大吃特吃,因为思维简单的他们真的就以为大人不爱吃。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会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宝宝爱吃,就都是你的。”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以为:我爱吃的,就都得给我一个人吃。这就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孩子“吃独食”的习惯。
同样的事情,换一种说法效果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宝现在正在长身体,大虾很有营养,爸爸妈妈希望你多吃一点,长得个子高高、身强体壮的。”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爸爸妈妈是因为爱你,才会省下来给你”的心思,才能体会到“爱”与“被爱”,“施”与“得”的情感,才会明白什么是“分享”与“回报”。孩子有了这些情感体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会自然而然逐渐减少。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意为孩子制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比如,当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教给他要分给别的小朋友;当他有了好玩的玩具时,教给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才会有趣。
我们最好引导孩子和比他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这样较大的孩子不仅可以适当带领、照顾他,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与伙伴友好合作的意识,教育孩子虚心学习伙伴的长处,尊重别人的意见,珍惜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让孩子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就会一步步从狭隘的圈子中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