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有耐心,就能治愈孩子的社交恐惧症(1 / 1)

朗朗今年4岁,原来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后来生活压力日渐增大,妈妈准备重新开始工作,就将朗朗送到了幼儿园,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适应一下集体生活,为将来进入小学做准备。没想到刚过两周,幼儿园老师就告诉他们,这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朗朗爸妈带孩子去做心理辅导。朗朗爸妈一开始根本不相信,心想孩子每天在家里笑逐颜开,别提多快乐,而且每天都绘声绘色地对自己讲述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怎么看也不像心理异常啊!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朗朗爸妈决定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在老师的安排下,朗朗爸妈躲在儿子所在班级的窗外观察。他们发现,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自由活动时间,自己家孩子都躲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课堂上,老师提问,他从不积极回答,老师问到他,他也是低着头、红着脸,声如蚊哼含含糊糊不知在说什么;自由活动时,其他小朋友都聚在一起玩耍,只有他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坐在角落里玩积木。同时,朗朗妈回忆起,晚上带孩子散步,孩子见到小区里相识的叔叔阿姨,从不主动叫人,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故意往自己身后躲。

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都很常见。

年龄小的孩子,由于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经验,在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人的时候,都会产生焦虑情绪。一般来说,随着和陌生人交往程度的深入,焦虑情绪会逐渐减弱,最终成为“熟人”。但如果长时间地、反复地出现持续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孩子可能就是患上社交恐惧症了。

儿时的社交恐惧症对孩子成人以后的社会生活影响严重。尽管社交恐惧症对人的智商不会造成什么损害,但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因为“不善沟通”“难以相处”,往往有才能也无法表现,有能力也无法施展。

孩子需要和同龄伙伴玩耍、交流,这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现如今,“人际交往”技能已经被列为孩子的基本智商之一。正像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所说的那样:“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明白,教会孩子和小伙伴们交往,是每个孩子孩童时期父母的天职。

(1)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基础开始,也就是说,要从最基本的开始教起。孩子常常模仿着他们看到的社交习惯和方式,当中,他们最容易学到的就是父母在家里接待来访者的习惯和方式,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社交方式。

(2)孩子听父母讲话时会不耐烦,有时候会打断父母的谈话,让父母分享他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和孩子谈话时,我们应该采用轮流讲话的方式,要多听他讲话,而不是向他训话。

(3)鼓励孩子大胆与人交往,父母适度的提醒、节制是必要的。但是,必须看到朋友对孩子发展的不可或缺性,限制过多必然得不偿失。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与人交往,特别是要引导孩子为弥补个人缺陷而交往,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的机会,这样会给孩子带来突破性和均衡性的发展。

(4)同时,我们也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与人交流的机会,比如在外面用餐,需要纸巾或添加碗筷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找服务人员要;在超市,给孩子点钱,让他自己选购想要的东西并结账;外出时,我们可以佯装不认识路,让孩子去向陌生人问路;等等。当孩子完成任务以后,他们会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时,父母别忘记多多表扬鼓励,让孩子更加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另外,我们应当欢迎孩子带朋友回家,如果你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又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几个调皮的孩子进入你的家门,你会欢迎他们进来吗?如果你这么做了,家虽然被搞乱了,却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如果你拒绝了孩子们,哪怕稍有不悦,敏感的小精灵们都可能敬而远之。你一定明白,两种态度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毫无疑问,让孩子拥有伙伴并快乐地生活,比房间的整洁漂亮重要上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