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多就害怕,怎样让他大大方方开口说话(1 / 1)

现代社会, 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许多场合, 敢于、善于当众讲话, 是向他人展示自己才能的重要方式。特别在工作汇报、经济洽谈、理论研讨、艺术交流、诉讼争辩、纠纷谈判……这些场合, 当众讲话的能力尤其显得重要。实践证明, 敢于并善于当众讲话的人, 会得到更多的好印象。因此, 他们在求职应聘、提拔晋级以及工作学习中, 将会赢得更多的机遇、争得更多的权益、得到更多的尊重、获取更多成功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体会:

沟通能力强的人能把平平常常的话题讲得引人入胜;沟通能力弱的人即使讲的内容非常好,听起来也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有些建议,沟通能力强的人一说就通过了;而那些沟通能力弱的人却连诉说的对象都没有。

同样一件需要与别人商谈的事情,不同的人去面谈,结果大相径庭,有的人不仅达不到5×5的效果,甚至连5+5都做不到。如果成了5-5,那就真应验了中国那句古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们的孩子,如果连与人有效沟通、当众讲话的能力都没有,那么还谈什么发展呢?在美国,曾有人向2000多位老板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老板,2/3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不能与别人有效沟通而被解雇的。”

沟通能力,不仅仅是口才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外化。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就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沟通能力的提升,能全面提高心理、思维、表达素质,从而帮助孩子正确认知自我,树立自信,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如果我们现在不注意,等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更让人担忧。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容易被人忽略,因为胆怯,他们在生活、工作、恋爱中,都会遇到许多挫折和障碍。

文静,人如其名,文静端庄,在别人眼中也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子,就是非常腼腆害羞的。文静说,这已然成了她的困扰。

文静从小就不爱说话,因为母亲性格比较温和,所以她只是与母亲沟通的多一些。父亲比较强势,只要文静犯了错,张口就骂,尤其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父亲对文静的要求更是十分严格,幼年的文静在外人面前总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文静上学时成绩中上等,因为性格内向、腼腆,所以一般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也很少得到表扬,可以说没有多少人关注她。

文静很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担心说不好别的同学会取笑,一开口就紧张,脸也红得像苹果一样,讲话也不利索了,如果有个别同学嘲笑她,她就更紧张。

大学毕业以后,文静进入了一家前景不错的公司,工作任务不重,没什么压力,但文静的心里却放不开,总觉得自己很幼稚不成熟,没有自我感和思想,和同事们一直格格不入,不能融入他们。

文静尤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人多的场合很不自在,每次遇到开会和当众发言的情况,就无法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一遇到重要的社交场合,文静就开始担心自己不会说话又脸红,怕当众出丑,有时只好找借口推掉。文静因此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机会,上司对此颇为不满,她自己也很痛苦。

很多人和文静一样,因为性格或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变得紧张害羞、惶恐不安,不善言谈。他们害怕即将发生的事情出现最坏的结果,他们似乎时刻都在等待着不幸的到来。具有这种消极心理的人,总是有很强的挫败感,会认为某些尚未发生的事存在威胁。这种情况属于心灵成长退缩后引起的恐惧症,常表现为会议恐慌预期焦虑和当众演讲发言恐惧,这种怯场心理不仅会妨碍人的学习和工作,还会损害身心健康,极大地抑制了人们自身具备的语言潜能的发挥,也使其公众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实际上,恐惧只是一层窗户纸,如果我们能在孩子童年时期就帮他们捅破它,当他们长大以后,面对再多的人侃侃而谈,也不会惶恐不安了。

想要帮助孩子战胜讲话恐惧,首先我们要弄清导致孩子恐惧的原因。

在儿童心理学分析上,孩子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其一,生理、心理的因素。体弱多病,动作迟缓,外貌体态上有缺陷等先天不足,常会使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冷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感到心理压抑,逐渐形成一种自卑感,在人多时不敢露面,更谈不上当众讲话了。

其二,有的孩子并无生理缺陷,但其神经类型造成他郁郁寡欢。

其三,家庭因素。家长专制、粗暴、冷淡、歧视甚至打骂孩子,孩子就会孤僻。

对待第一种类型的孩子,我们应在情感方面给予他加倍的关心与爱护,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送上鼓励和赞扬,尤其注意,应在众人面前多列举他的优点,并给他讲一讲有关保尔、吴运铎、张海迪等人物的故事,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大家都很关心他、爱护他,这样孩子在众人面前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和要求了。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孩子,虽是神经类型造成他们的郁郁寡欢,但父母应给予矫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活动,有问题和有自己的见解后勇于说出来,这样孩子在各方面都能受到锻炼。

第三种类型纯属环境影响,矫治的办法是父母应首先亲近孩子、与孩子建立感情,切忌对孩子管制多、批评多、禁令多,即使是孩子犯了错误,也要弄清楚,然后再决定批评的方式方法。

事实上,当我们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能力以后,他们再遇到问题就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这样他们就会渐渐变得活泼开朗,会渐渐具备在大庭广众面前大胆流畅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抓住一切机遇去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