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思狭隘,以“共情”打开孩子的胸怀(1 / 1)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爸爸开着自家的“雷克萨斯”把儿子送到学校,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漂亮、机灵,一定会成为班里的佼佼者。

果然不出所料,三天后,孩子放学后兴高采烈地向父母报告:“老师让我当班长了!说我学习好、聪明、能力强!全班同学里只有我获得的表扬最多,其他的孩子都不行!”

爸爸妈妈也很高兴:“就是嘛!谁能比得上我儿子呢!”

然而,半个学期没过去麻烦就来了。孩子回家后,总是拉长了脸,向妈妈数落自己的同学不好:书安只不过会跑步,大家都捧他,但其实他是笨蛋;浩宇只不过长得高点,有什么了不起的,穿得那么土……而且他还向妈妈抱怨同学都嫉妒他,不理他。

结果妈妈向老师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在班上总是表现得心胸狭窄,如果班上有哪个同学在哪方面超过了他,他就会反应强烈,甚至诽谤人家,因而同学们都疏远他。

不仅如此,孩子也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有一次,老师说他学习好,工作能力强,就是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同学关系有时会出现一点紧张,希望他能稍微改变一下。老师说得很委婉,也很诚恳,但心胸狭窄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为了这件事,他一连几天拉长着脸,也不说话,他觉得太不公平了,老师怎么能这样对他呢?

孩子总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生闷气,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越来越为儿子担心,她担心儿子这样的性格将来交不到朋友,适应不了社会。

事实上,心胸狭窄的孩子多是人际关系中的失败者。

心胸狭窄使孩子不能容忍别人,他们眼里只有别人的短处,嫉恨别人的长处,结果使朋友越来越少,快乐无人分享,痛苦无处倾诉,有困难无人帮助,致使心胸更加狭隘,难以解脱。

而且,心胸狭窄的孩子,基本难成大器之才。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与他的格局和胸怀成正比。心胸狭窄的孩子,对人对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而为,不肯接受别人的建议,缺乏容人的气量,遇事不满就牢骚满腹,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这样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鼎力相助。

没有豁达心胸的孩子,即便他真的很聪明,很有能力,也会因为无法与人合作而被社会淘汰。

退一步说,哪怕单纯是为了孩子,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扩充自己的心胸,这也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时候那么天真可爱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心胸狭窄呢?

孩子心胸狭窄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养成的。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生活环境影响。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孩子就是一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整天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就是“小太阳”,孩子的要求从不会被拒绝。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我”是最好的,谁都不如我。因此,当孩子走出家门,面对更广阔的世界时,难以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现实。

(2)教育环境影响。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很早就开始进行超越孩子承受能力的教育,使孩子失去了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敞开胸怀接纳大自然的机会,缺乏同龄间的嬉戏。再加上万般宠爱集一身,更难以培养出谦让、爱人的优良品质。进入幼儿园或学校这个集体后,成绩至上的学习氛围,使孩子经常放弃课外活动,放弃相互帮助,并引发妒忌、不正当竞争、自卑、自伤等,稍不如意即暴躁易怒,带有强烈的神经质特点。

(3)家长的性格和教养方式对“我”的影响。

父母的性格、爱好、习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作用很大,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甚至许多孩子的性格完全是父母性格的翻版。因此,如果父母平时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话,那又怎么来要求孩子呢?

其实,孩子早期的行为,绝大多数是从父母身上模仿而来,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学习生活,都能够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因此,若你豁达大度,与朋友邻里和谐相处,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宽容友善。

孩子就像一张纸,简单、干净而纯粹,他们也很容发生变化,变得豁达,或是变得狭隘,而他们怎么变,则取决于自己的爸妈。

父母要通过自己的潜移默化,拓宽孩子的格局,就像孩子学舞蹈一样,越早培养,就越能挖掘他们的柔韧性,越早培养,孩子的接受能力就越强。

(1)以身作则。父母让孩子学会大度,首先自己应有大度的品质。如果父母本身心胸狭隘,无视他人的意见,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给人改错的机会,为一点小事争执不休,为一点小利而斤斤计较,孩子又怎么能大度呢?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有容人之量。

(2)增加孩子的社交活动。孩子心胸狭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小和同龄孩子接触太少,父母处处对孩子忍让,孩子从来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父母应多提供机会,让孩子经常与小朋友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宽容、体谅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3)不护短,不偏袒孩子。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父母千万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地位是特殊的,别人都比不上自己,都要让着自己。

(4)不妨让孩子体验一下心胸狭窄的害处。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如果一个人总是心胸狭窄,别人就会讨厌你,或不喜欢和你做朋友,而且做错事时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会被彻底地孤立起来。这样孩子就会认识到,心胸狭窄是一件不好的事,并慢慢地摆脱这种坏习惯,心胸变得开阔起来。

(5)引导孩子去共情。父母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引导孩子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以此来反省自己的行为,摆脱内心的灰暗情绪,学会善待别人。

这天,莹莹一回到家就开始发脾气,嘴里不停地嘀咕:“哼,我非和她绝交不可!”

妈妈看到林莹莹这副模样,便走过去询问:“怎么了?满脸的不高兴。”

莹莹回答:“说起来我就生气,我们班那个小燕,竟然把我借给她的CD弄坏了,那盘CD可是绝版的,现在有钱也买不到呀!你说气不气人?”

妈妈这才明白了女儿为何如此生气。她拉着莹莹的手,慢慢说道:“小燕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我还记得上次文艺晚会,你借了她的鞋子参加表演,后来好像还把人家鞋子的鞋跟给弄断了,对吧?小燕最后不是丝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吗?”

莹莹被妈妈这么一问,脸突然红了起来:“对呀,小燕对我很好的。”

妈妈接着说道:“所以,她一定不是故意弄坏你的CD的,说不定她比你还难受呢。孩子,何不宽容一下别人的错误呢?”

莹莹点点头,心想明天上学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小燕,自己不生气了……

豁达意味着理解,不斤斤计较。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不能看不起别人,不要斤斤计较。

比如,当孩子抱怨:“我的那本《格林童话》小红都借了快两星期了,她还不还给我。”父母可以这样回答:“没关系,她可能看书比较慢呀,对不对?上次她把网球拍借你玩了那么久呢。你还有很多书可以看呢,别着急呀。”

当听到孩子抱怨:“我恨死××了。”父母们要注意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要适当地开导孩子:“为什么呢?”要教导孩子多看看别人的好处,不要把别人的缺点记在心里,要豁达大度地对待别人。因为只有豁达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戴与敬重,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才能更好地和别人沟通和交往,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