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常吵架,孩子内心被迫病态化(1 / 1)

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那么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比离异家庭中的孩子还要严重。

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大人不要认为感情只是两个人的事,便毫无顾忌地相互攻击、谩骂,这对孩子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终生难以弥补。

有这样一对夫妻,二人脾气不和,三观不统一,于是家庭中“战火”不熄,经常在饭桌上当着孩子的面吵得面红耳赤,吓得孩子吃不下饭。有时候,孩子睡到半夜就听到隔壁妈妈在骂爸爸,随即就是砸东西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总是把头蒙在被子里,枕头都不知道被他的泪水打湿了多少次。

就这样,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白天总是无精打采的,上课犯困,放学吓得不敢回家,他非常不想听到爸爸妈妈吵架的声音。终于有一天,孩子实在受不了了,竟然离家出走了。

父母关系不和谐,实际是家长对孩子实施的一种精神虐待。

孩子年龄小,并不能完全理解父母为什么争吵,他们只会从自我的角度认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从而形成一种深重的罪孽感和内疚感。同时,他们又担心父母大吵大闹的结果是抛弃自己,因而产生强烈的、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这种负面情感,对孩子会造成很深的精神创伤,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障碍。

生活中,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才不离婚,却终日“硝烟”不断,殊不知,这种行为带给孩子的伤害更难消除。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

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他们其实非常敏感,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父母婚姻关系、家庭氛围的变化。在父母争吵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早已千疮百孔,他们的性格由此变得敏感、脆弱和消极。长大之后,他们也会对人际关系、婚姻关系心生畏惧,缺乏经营亲密关系的信心和热情。

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父母相爱以及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保持家庭稳定,减少冲突,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也是培养孩子情感专注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可以,希望天下的父母们都能相敬互爱,而且要公开地让孩子看到这种深厚感情。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相亲相爱,我们就无须更多地向他解释什么是友爱和亲善了。父母的真实情感流入了孩子的心田,将帮助他在未来的各种关系中发现真挚的感情。

退一步说,夫妻间如果有矛盾需要解决,也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尽量控制情绪,不要随意发泄,如果非吵不可,也应避开孩子换个环境,或让孩子暂时离开。

甚至,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讨论,听听他是怎么说的,不管孩子说得对与错,都不要争得面红耳赤。

有些父母喜欢在争吵时说:“要不是为了孩子,早就跟你离婚了。”这话如果让孩子听到,他就会误认为父母的争吵是因为自己引起的,会因此产生内疚。因此,矛盾面前,我们一定要就事论事,千万不要把孩子牵扯进来。

再奉劝天下的父母们一句,即使婚姻失败了,也要学会不抱怨、不仇视,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和更多温暖的陪伴,尽可能减少婚姻不幸带给孩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