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认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高,是因为他本身的优秀,即这个人有很多优点或成就。
事实并非如此。稍微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有些人尽管外在条件看起来已经非常不错,但他就是很自卑。这是因为,尽管自我价值感的高低与外在条件有些关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他能够获得多少爱。不管一个人外在条件有多么优秀,只要他曾在获取爱这方面遭受过严重挫伤,就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自卑。相反,不管一个人看上去多么普通平常,只要他的生命里充满爱,他就会非常自信。
用心理学来表述就是,自卑看上去是源于某方面的缺陷或缺点,实质上是源自内心对自己不能获取爱的深深忧虑。
并且,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期,就是儿童时期。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力作《克服焦虑》一书中强调:
我们认为,对婴儿必须表现出爱和关注,这样他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亲近对象又总是不能及时给以抚慰,那么就会削弱孩子最初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形成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没有给予他足够的爱与关注,没有充分向孩子表明他是一个值得爱的人,那么孩子对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信任就会不完整。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是否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关系,主要取决于儿童时期能否与抚养者交换快乐的感受。
不久前,赵女士曾被一个孤冷愤怒、委屈而又卑怯的眼神深深地震撼到了,那只是个七八岁孩子的眼神。赵女士不是一个爱管是非的人,但那天还是忍不住和那位妈妈谈了谈。
那天,赵女士陪着儿子在广场玩耍。附近有两个小男孩,不知什么原因打了起来,大一点的反而被略小的孩子狠狠抽了一巴掌,嘴里还骂着脏话。小宝的妈妈看到以后赶紧过来拉小宝,但没有对大宝表示任何的歉意,也没有对小宝做出任何的指责。
受了委屈的大宝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小宝妈,怯怯地说:“阿姨,他打人,还骂脏话!”
“阿姨一会儿教训他。”小宝妈妈敷衍了一句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看着那对母子离开的背影,大宝羞愤的小脸涨得通红,他眼神中的愤恨慢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无助、失望、怯弱和自卑。赵女士的心瞬间揪了起来,他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赵女士甚至不认识他,但看到他孤独而倔强地站在那里,像只受伤的小兽,独自舔舐着伤口,赵女士还是心疼地急忙四下寻找孩子的妈妈,希望她能快点来安抚这颗敏感、脆弱的似乎正在封闭的心灵。
终于在不远处,赵女士看到两个正在聊天的女人,她们也看向这边,其中一个女人说:“你看,他就是这样,和谁都玩不到一起去,在家里也是这样子,脾气拧着呢,真替他犯愁。”
只这一句,赵女士完全明白孩子那种孤独、无助、自卑的眼神来自哪里了——“妈妈,你就是这样看我的吗?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在别人面前贬低我?”——或许此时此刻,孩子的心里正在悲伤地呐喊着。
看着孩子复杂而黯淡的眼神,赵女士觉得这孩子的内心已经开始有裂痕了,心中的温暖正被一次又一次地撞击而冲散。
过了好半天,孩子的眼睛里依然噙着泪水,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幽怨卑怯的眼神在与妈妈视线接触的瞬间立刻变得那样暴戾而倔强。
“小骏,回家了!”孩子妈妈聊完天走了过来。
“我不回去!你自己回去吧!我想回去的时候一个人会回去!”孩子明显是在赌气。
孩子妈妈见赵女士正在看着他们,尴尬地笑了笑说:“这孩子就是不听话!”
赵女士实在无法淡定了,忍不住但仍微笑地说道:“其实你应该及时帮他疏导情绪,如果孩子受了委屈需要你的安抚,而你没有给他,慢慢孩子就会不和你沟通了。现在他还小,如果让他形成这种心理隔膜,将来你们的沟通会越来越困难。”
“现在就是这样啊!”孩子妈妈听了赵女士的话好像遇到了知音,“他现在就像个闷葫芦,经常无缘无故地闹脾气,问他为什么也不说,您说该怎么教才好?”
“但是我觉得,这不完全是他的错。我这样说您别生气,我觉得是您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之前您和孩子是怎样相处的我不知道,但刚刚的情况我觉得您应该及时走过来,在他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安抚他、开导他,别让他觉得自己受欺负时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否则这些小心结都郁积在心里,他只会越来越封闭自己。”
“他和别的孩子打架,我向来都是骂自己家孩子的,总不能说别人家的孩子不好。”看着她自以为然的神情,赵女士简直要晕倒,多么熟悉的画面,多么无知的原则!我们这代人从小不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长大的吗?难道父母在我们身上留下的懦弱的烙印,还不足以让我们深思吗?
“孩子的事情,并不一定要分清对错。”赵女士耐心地说,“但至少你应该让他感受到,你是关心他的,让他有一个疏解坏情绪的倾诉对象,而不是一个人把坏情绪都憋在心里。我在这里也有一会儿了,真的觉得他很让人心疼。”
转过头,赵女士看着孩子,轻轻地问他:“能不能告诉阿姨,刚才是怎么回事吗?”
“我想跟他一起玩,他不愿意,就打人,还骂脏话,他是个坏孩子!”孩子的声音比刚才响亮多了,而且头也抬了起来。
“阿姨也觉得他不对,但你表现得非常好。他比你小,你打得过他却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你不仅懂礼貌,还知道忍让,阿姨很佩服你呢!他应该向你学习。不过阿姨觉得你还不够勇敢。”
“为什么?”孩子不解地问赵女士。
“因为你没有告诉他,打人、骂人是不对的。作为小哥哥你应该帮助他改掉缺点,那你想不想让自己更勇敢一点呢?”
“我想!”孩子挺了挺胸膛。
“那下次遇到他,咱们就勇敢地原谅他,并告诉他打人和骂人是不对的,好不好?”
“好!”孩子响亮地回答,虽然脸上的泪痕仍在,但情绪明显比刚才好了很多。
“谢谢你,还是你有办法。平时我们的确很少和他这样说话,他太淘了,脾气又拧,不好管教。”
“我觉得不一定是他脾气拧,而是你的沟通方式应该适当改变一下,对小孩子,我们不一定要去评判他的对错,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关爱,让他的内心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抚,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舒缓,让他觉得自己有人疼爱,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这样一来,孩子就愿意亲近你、相信你,愿意对你说心里话了,这样他也能够逐渐学会怎样与同龄人沟通了。”
孩子妈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们不确定孩子妈妈是否真的同意她的说法,或者能够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我们仍希望透过这件事,她能够有所触动,毕竟孩子的未来如何,现在仍攥在父母手里。
我们的孩子,在没有完全看清这个世界之前,在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之前,他对自己的认知,主要来自父母。
从孩子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抚摸孩子的方式、我们对待孩子的语气、语调,我们看孩子时的眼神以及孩子哭泣时我们的反应,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评价,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素养较高的父母比较容易塑造出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他们给予孩子的爱温暖如春——“无论我是否优秀,他们都爱我,我永远都有人爱,不会孤独,我是有价值的”,自信因此而树立。
与之相反,问题父母往往会令孩子觉得自己很无用、很孤独。因为他们与父母之间没有对等的交流,他们被要求必须顺从父母的要求和各种规矩的约束,一旦犯规就会遭到指责和惩罚。他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和爱护,渴望在心情不好时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安慰,渴望在遇到难题时得到父母的鼓励和帮助,渴望在受了委屈以后父母能够及时安抚并为自己辩解,然而问题父母并不会给予他们这么多。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着孤独,顺便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
这样的孩子必然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也容易变得自甘堕落,他的大部分潜力都得不到发挥,最终也就真的成了一无是处的人。
然而,这究竟是谁的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