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暴躁很暴力,根源问题在哪里(1 / 1)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很聪明,成绩优异、家境优越,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可他却在13岁那年,用刀捅伤了同学,进了少管所。后来,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做了反思: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给我的教育就是,只要学习好,犯了什么错都不是错,父母都不会责怪我。因此,我变得很任性。可能是任性造成了我的一种霸气,我的个头在班上最高,成绩也好,同学们都很服我。

“爸爸妈妈除了告诉我要学习好,然后就是在外面不要吃亏,不要被别人欺负。如果我吃了亏,被别人欺负了,他们肯定会认为我窝囊,没有用。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带了玩具飞机去幼儿园,小朋友们抢着玩,有一个小朋友玩着玩着居然不给我了。我急了,夺过飞机就朝他脑袋上刺去,把他的头刺出了血。家里赔了人家钱,我很害怕,以为回家要被处罚。哪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责备我。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打了同学,同学父母找到我家里来,我爸爸向人家赔了不是。送走了人家后,他对我说:‘看这小子,懂得教训别人了。’妈妈告诉了我道理,她说,只要不被别人欺负,怎么做都行。

“当我去中学读书时,她对我说:‘现在的孩子都很霸气,你要是不让别人怕你,你就会被别人欺负。’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觉得父母对我的这些教育是不正确的,我在学校的打人习惯正是父母错误教育引导的结果。”

这个悲剧也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反思,于是他们纷纷严厉管教孩子,纠正孩子爱打人的习惯。但是,父母虽然有这个良好心愿,但往往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因而经常产生反效果。

给大家设置一个场景,思考一下:

元元是个7岁的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不过半年来,他已经给父母惹了一大堆麻烦,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爱打人。上学才三天,就把一个小女孩的膝盖踢破了,后来又把同学的头打破了,再后来还划伤了同学的胳膊……为了这些事,爸爸妈妈骂过他,打过他屁股,可他还是一犯再犯。

有一天,母子俩正在看电视,电话响了,妈妈接完电话,怒气冲冲地拉过元元,照着屁股就是狠狠两巴掌。元元委屈地大哭大叫,妈妈更生气了:“说过一百遍了,不许打人,你还敢再犯,今天打死你算了!”妈妈又打了下去,这一次,元元竟然挣扎着用小拳头打妈妈,这可把妈妈气坏了:“真是太过分了,竟然打妈妈!”结果,那天妈妈狠狠地打了元元一顿后,把孩子丢回房间去“反省”了。

元元一个人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打他,他就不能打人,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能再打同学,只能打比自己小的孩子。

显然,这也是很可悲的,妈妈的“教育”只换来了一个消极结果,这都是因为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事实上,如果父母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暴力倾向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小孩子打架,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妈妈要引导、要教育,让孩子分清勇敢无畏与蛮横粗暴的区别,而不要纵容孩子报复,更不要袒护,也不能不由分说地就收拾孩子。

比如,在上面的场景中,妈妈就不应该抓过元元就打,而应该先让孩子知道自己犯了怎样的错误,要指出打人是一种野蛮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没有人会和打人的孩子玩,再这样下去,他就会失去所有的朋友。

须知,要让孩子讲理,父母首先要明理。

如今社会进入了竞争时代,很多妈妈也“与时俱进”,不再讲究“温良恭俭让”了。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打架,回家后不免向妈妈诉说一番,有的妈妈就问:“他打你没有?”

“打了。”

“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妈妈把敢不敢与人打架看作孩子有没有竞争意识,而且不断地向孩子灌输这样的观点:“太老实了容易受人欺负,就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正不能吃亏!”

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危险的,妈妈们应该知道,这样的所谓算账和报复,只会使孩子之间的打斗更进一步升级,而且可能使无意的伤害转变为有意的报复。有些孩子还会错误地认为父母总是偏向自己,即使自己不对,先打了人也无所谓,最后就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起来。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孩子很容易变成一个“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的人,这样的人无疑不会被社会所接受。

另外,需要重点提醒的是,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家长经常用暴力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孩子就容易在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绪时采取暴力。因此,对于有轻微暴力倾向的孩子,妈妈们更不可“以暴制暴”。不要在烦躁的时候处理孩子的问题,待自己冷静下来,理智的时候,再和孩子沟通,向孩子示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如果对小伙伴感到生气了,要清楚地告诉对方,他做了什么使你生气,而不是用暴力解决。要学会用时间来淡化冲突,或者在怒气上升的时候做些其他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真的挨了打,受了伤,妈妈最好能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申诉,教导孩子以后尽量避免“用武力解决问题”。同时,也可直接找欺负自己孩子的孩子问清事情真相,教导孩子们应该和睦相处,必要时还可以找对方父母,共同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