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短命皇帝”的特殊才能,无人能及!(1 / 1)

明熹宗朱由校有“文盲皇帝”之称,却心灵手巧,酷爱做木匠活,技艺精巧,让人叹为观止,所以又有“木匠皇帝”之称。

比如他曾仿照乾清宫,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高虽然只有三四尺,但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他造的一座沉香假山,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一绝;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他做的小木人,无论男女老少,五官四肢无不具备,动作惟妙惟肖,派人拿到市场上出售,人们并不知道是皇帝做的,但纷纷出高价购买……

01 准确预测自己死期

与朱由校一样,明朝还有一个具备“特殊才能”的皇帝,他叫朱高炽,也就是仅仅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明仁宗,他的特殊才能是善观天象,而且准确地预测了自己的死期——

一天晚上,朱高炽忽见有星变,顿时心头一震,急忙把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两位大臣叫来,见面就说:“天命尽矣。”蹇义、杨士奇大吃一惊:“皇上何出此言?”朱高炽用手指了指天上,叹了口气说:“二十多年来,我被谗言邪恶所扰,心之忧危,我们三人相同。依赖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后,谁还能知我三人之心呢?”边说边流泪,蹇义和杨士奇不知如何安慰,只好陪着他流泪。

那以后不久,朱高炽果然离开了人世,而且死得很突然,享年四十八岁,在位仅十个月。

关于朱高炽的死因,由于史料语焉不详,便给了后世许多猜测的空间,有雷击而死说、中毒而死说、纵欲过度而死说、心脏病发作而死说,甚至还有人说是因为他儿子朱瞻基急于当皇帝,而把他害死的。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雷击而死,还是中毒而死、纵欲过度而死、心脏病发作而死,都有可能,唯独他儿子害死说不可信。因为据史料记载,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他爷爷朱棣喜爱,而且正因为这样,当初想废掉朱高炽这个太子的朱棣,最终经解缙以“好圣孙”为由说服他收回了成命,保留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以便将来好传位于朱瞻基这个“好圣孙”。

因此,“敏慧异常”的朱瞻基,当皇帝之心再急切,也不可能在他老爸登基不到一年就把他害死,那样就显得他太蠢了,何况朱高炽突然离世时,朱瞻基远在南京做迁都的准备工作,他爹患病后才被召回北京,还在路上,朱高炽就咽气了。

朱高炽究竟死于何因,继续存疑吧,本人感兴趣的是,仅仅在位十个月的他,竟然做了那么多事情,感觉他的十个月,比别人的十年还长,他在短短十个月所做的事情,比有的皇帝十年做的还多!

02 大刀阔斧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朱高炽他爸朱棣死了,是在北征返京途中病死的。直到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才得到这个消息,同时接到皇帝的传位遗诏。对老爸的突然去世,朱高炽一点也不慌乱,立即把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叫来议事,首先做了两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一是下令加强京城的治安,以免有人趁机作乱;二是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任镇守,这个地方也乱不得。

第二天,朱高炽就把关在监狱里的夏原吉放了出来。夏原吉是前户部尚书,因反对朱棣第三次远征蒙古而坐牢。夏原吉出来后,立即建议取消郑和预定的远航,取消边境的茶马贸易,建议停派去云南和安南采办黄金、珍珠的使团,都得到采纳。

紧接着,朱高炽开始“大展宏图”——

(1)赦免建文帝旧臣;

(2)赦免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回到原处;

(3)平反冤狱,使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方孝孺被诛十族案、永乐朝解缙冤案;

(4)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5)改组内阁,以著名的翰林学士和干练的官员充实行政官署,让内阁成员参与决策;

(6)大力取消他父亲不得人心的计划,建立正规的文官政府;

(7)大力进行行政改革,解除可有可无官员的职务,实行官员七十岁必须退休制度,实行失职官员降职、有突出才能官员升职制度;

(8)对之前偏袒南方人的文官制度进行改革;

(9)规定科举考试取中比例必须“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从制度上保障了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改变了之前“重南轻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公平;

(10)命令内阁会同司法部门复查案件,彻底纠正冤假错案,颁布诏令告诫司法部门一定要根据法律进行判决,在宣判前,尤其是宣判死刑前必须复查对犯人的指控,禁止对犯人滥用肉刑,禁止株连犯人家属(重大的叛逆罪除外);

(11)颁布诏令,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公平购买的制度,为黎民百姓减负;

(12)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免费供给他们粮食和其他救济品;

(13)专门颁布诏令,使逃亡者重返故里,答应免除他们之前所欠的税赋,另外免除两年同样的税和劳役;

(14)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之前的扩张主义;

(15)派监察御史到各地调查官员的政绩,并为政府物色合适人选……

03 好人不长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遏制贪污腐化,朱高炽还赐给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夏原吉等他信任的大臣每人一颗银印,上刻“绳愆纠谬”四字格言,给了他们密奏贵族甚至皇族胡作非为案件的权利,并经常要求大臣们举报这些人的不法行为,不必担心遭到报复……

朱高炽制定的这些政策和采取的这些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得到充分休养生息的百姓,一下子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产生了,使“仁宣之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朱高炽的成就,正如《明史》称赞的那样:“在位一载(实际不足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可惜,天不假年,1425年五月,距离登基刚十个月的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终年四十七岁。

朱高炽的猝死,对明朝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明朝那些事儿》)”。

为什么他能在短短十个月时间里做那么多事?原来早在“太子监国”期间(那时候他爹朱棣心思全在打仗上面),他就在心里为帝国今后的发展规划了一张蓝图,他之所以一上台就“急于”取消或调整他父亲的弊政,都是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