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出生当晚爷爷做了一个怪梦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年号宣德。
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就是他亲自参与设计监造的。
朱瞻基出生时,不但他父亲朱高炽还不是皇帝,就连他爷爷朱棣,也还不是皇帝,而是在北京当燕王。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他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
据《明史·本纪第九·宣宗》,朱瞻基出生那天晚上,他爷爷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朱元璋赐给他一个大圭。
所谓大圭,是指两种东西,一种是一块普通的佩玉,丁字形,用途与笏(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差不多,插在腰带上,“以记事备忘”。
还有一种大圭,是帝王或者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
如果是后一种,那就不普通了,因为这是权力的象征。
朱棣还梦见,父亲朱元璋不但赐给他大圭,在把大圭交到他手上时,还特别吩咐他“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这就很明显了,朱元璋给他的,可不是一块普通的佩玉,而是权力,是皇权,并且明确地要他把这种权力,传给他的孙子。
要实现父亲的心愿,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他得有孙子,不然传给空气呀;二是他自己得是皇帝,不然哪来这种权力呢,没有这种权力,又拿什么传给孙子呢?
而在当时,这两样“东西”,他都没有。
从梦中醒来的朱棣不免苦笑:老爹啊老爹,这种玩笑你也开,看来你的幽默细胞不少嘛!
没想到忽然有人来报告: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您大儿媳妇生了,生了个站着撒尿的。
朱棣一跃而起——孙子有了,就差那一样了!
02 爷爷“因他发动政变”
而那时的皇权,掌握在他侄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手里,要实现父亲的心愿,唯一的办法是……他知道怎么做了。
所以后来有人说,朱棣做的那个梦,以及孙子的碰巧降生,对他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很大的作用。
当然了,这只是见仁见智的说法,更大的可能是,朱棣其实早就想搞政变篡位,《明史》记载的这个桥段,看起来更像是虚构的一个情节,目的是让朱棣的篡位看起来“合理”一点。
朱瞻基是1398年出生的,第二年,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1402年政变成功,建文帝失踪,朱棣把皇位夺到手,实现父亲心愿的另一个条件,也有了。
1404年(永乐二年),朱瞻基的父亲,也就是朱棣长子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
据《明史·本纪第八·仁宗》,朱高炽自幼端重沉静,言语得体,不但爱读书学习,好学不倦,经常与有学问的大臣“讲论不辍”,也爱习武练箭,“稍长习射,发无不中”。
也就是说,这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孩子,将来当接班人,一点问题也没有。
而且朱棣后来数次北征,朱高炽每次以太子身份监国,都干得很漂亮,“朝无废事”。
朱棣却不喜欢他,原因是他是个大胖子,身体很虚弱,走路都有些困难。
没有一个好身体,今后怎能担当大任?
所以,朱棣虽然碍于祖宗规矩,不得不立其为皇太子,但多次产生过把他废掉,另立太子的想法。
可是,如果废掉这个胖儿子,那么等于朱瞻基这个孙子也就废掉了,就不可能实现他爹朱元璋“传世之孙,永世其昌”的心愿。
所以有人说,虽然朱棣打消另立太子念头,是因侍郎胡濙(yíng)劝谏的结果,实际上孙子朱瞻基才是关键。
这个孙子,也确实深得朱棣喜爱,因为“英气溢面”的朱瞻基,不但长相与他这个爷爷酷似,而且“智识杰出”,长大后又酷爱读书。
03 精心培养
“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个孙子出生时,朱棣立马跑去看孙子,当时就高兴地来了这么一句,现在看来,当时那声情不自禁的“惊呼”,并不是乱来的。
朱棣对这个“大明朝之福”的培养,自然格外上心,不但不忘亲自教导,哪怕后来多次远征漠北也带在身边,教他打仗的“技巧”,锻炼他的胆识,更是在老师的挑选上,慎之又慎,都是当时著名的大儒。
除此之外,他还把孙子培养成了一个杰出的武士。
朱棣给孙子挑选的老师,其中有一位名叫戴纶。
戴纶,今山东高密人,出身当地名门望族,叔父(或伯父)戴希贤曾任河南知府,另一位叔父(或伯父)戴希文,曾任南京太仆寺卿,两人官声都不错。
戴纶虽然不是进士,甚至连举人都不是,仅仅是一个官职很小的学官(昌邑县学训导),却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是当时少有的饱学之士。
在戴纶之前,朱瞻基的老师是仪智,也是高密人,也是出身学官,曾官拜礼部侍郎,长期担任朱瞻基的老师。
但是后来,仪智实在太老了,老得教不动了,便在辞官回乡之前,推荐了同乡戴纶,代替他的帝师角色。
五个月后的永乐十九年九月,戴纶被擢升为礼科给事中,正式成为朱瞻基的老师。
朱棣最终确定戴纶为孙子朱瞻基的老师,自然源于戴纶不是一般人,不但学识渊博,德行也是禁得起检验,有这样的老师严格教导,加上朱瞻基本身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不成为杰出青年都难。
对于这位老师,朱棣那是相当满意,曾对朱瞻基说:“汝得戴纶,若唐太宗得魏征。”
04 恨老师管得太严
朱棣给这个孙子挑选的老师,还有一位名叫林长懋的,福建莆田人,永乐三年举乡试,永乐十八年任翰林编修,并担任皇太孙朱瞻基侍读。
后来,朱瞻基继位后,果然没有辜负爷爷朱棣的期望,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仅有短短的十年,但因会当皇帝,搞出来一个被史学家称为“功绩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
“仁”指他父亲明仁宗朱高炽,但朱高炽在位仅一年就因病去世,所以这个“仁宣之治”,主要还是朱瞻基搞出来的。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朱棣肯定也没有想到,他这个被誉为明朝少有的好皇帝的孙子,却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对培养他成才的这个恩师,其手段之毒辣,堪称史上最忘恩负义学生。
这也许怨戴纶自己,怨他太负责了,这个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被他记录下来,然后向朱棣打“小报告”。
而他所记录的,都是朱瞻基不好的一面。
据《明史》记载,朱瞻基曾“时出骑射”,戴纶便对他说,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趁年轻多学习文化知识,习武会荒废学业,还是别习了吧。
朱瞻基很不高兴。
尤其令他恼恨的是,这个老学究,动不动就向爷爷打小报告。
仔细想想,其实戴纶也过分了点,既然学识渊博,怎么连“水至清则无鱼”都不懂?动不动就打小报告,这叫告密!
一个人一旦沾上了“告密”二字,他的所有好,在别人眼里都成了坏。
朱瞻基即位后,虽然擢升戴纶为侍从宫僚,接着又升任他为行在兵部右侍郎,但并不意味着他原谅了老师,这只不过是这位老师应得的,不给他会遭物议。
他对这位老师的怨恨,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丝毫消减。
05 触帝怒遭乱棍打死
而这位“劳苦功高”的老师,一心只在自己的职责上,对此一点感觉都没有,继续冒书呆子“傻气”。
1425年,登基不久的朱瞻基想出去游猎,要求有关部门准备准备,结果被戴纶“封驳”了圣旨——皇上刚登基,应以国事为重,怎么能贪玩呢?
所谓“封驳”圣旨,就是不执行圣旨、把皇帝的旨意驳回去,相当于臣子用极端方式,纠正皇帝的错误。
这个“传统”源于汉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做过很清晰的解释:“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叫抗命不遵,是死罪,关键看皇帝的“心情”。
年少气盛的朱瞻基异常愤怒,过去你把我管得死死的,呼吸都不顺畅,如今我好歹是天子,你还是不给面子,游一下猎又怎么了?就成了贪玩了?就成了荒废国事了?就是一个昏君了?劳逸结合,我又不是机器,就算是台机器,也要上点油吧!
但毕竟是自己的老师,朱瞻基起初还是没把事情做绝,只是把戴纶贬到交趾,叫他参赞交趾军务。
戴纶蒙了,老师这是为你好啊,是为你的江山社稷好啊,你干吗如此对待老师?
心里想不通,难免会发几句牢骚,传到朱瞻基耳朵里,朱瞻基便让人把他带回北京,亲自审问。
当着所有人的面,戴纶坚持自己没错,并以功臣自居,还居高临下地对这个学生来了一番严厉谴责,说的话很不中听。
朱瞻基越听越气,戴纶最后因“触帝怒”而“立棰死”——当场乱棍打死。
一位好老师,一个忠臣,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是不是有点发人深省?
作为臣子,有一颗忠心是好事,也是本分,但忠言逆耳啊!
表忠心是一门艺术,如何既表了忠心,又不至于触怒龙颜,还能让大老板心甘情愿地接受——也许,忠臣们最应该掌握的,是这样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