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 武林协会 文公修政(1 / 1)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有些人效率出奇的高,他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完成别人一辈子干不完的事。晋文公就是这类效率高的超级猛人。他在位只有九年时间,这期间他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勤王,二是城濮之战,这两件大事让他毫无争议地成为仅次于老丈人齐桓公的春秋霸主。

齐桓公在位四十余年,东征西讨,累死累活才确立了他的春秋霸主地位。然而,对于另一端的南方楚国,齐桓公也始终奈何不了。而晋文公只花了四年时间,就将晋国推向了春秋第一超级大国位置,将楚国打成了春秋老二。

如果齐桓公在天有灵的话,绝对会说当年重耳流落到齐国时,自己没有看走眼。由于晋文公的丰功伟绩,后世人一直把他和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相提并论,共称为“齐桓晋文”。

不过公道的说一句,虽然晋文公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霸业,但是没有齐桓公那么光明磊落。孔子曾经这么评价他俩:“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意思是,齐桓公作风正派,不耍阴谋诡计;晋文公爱耍阴谋诡计,作风不正派。

齐桓公没吃过什么苦,很多事情都是管仲拿主意,虽然有些小诡计,但是作风上还算是正派的,毕竟他是一个死要面子的君二代。但是重耳却不一样,悲惨的命运就像强硫酸,把原本讲仁义、说道德的公子重耳腐蚀摧残成了社会人,从头到脚散发出“精明”,而且他身旁那些随从,也不是省油的灯,个个都是修炼多年的人精。

因为重耳知道,如果不玩权谋,别说争霸天下,就连在晋国活下去都难。要知道从春秋开始,晋国有半数国君非正常死亡,死亡率在春秋所有国家里排第一!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安享晚年绝对是一个奢侈的事儿。

不过再怎么玩权谋,也不能提升国家实力呀。晋文公必须修理好晋国这个巨人,这样晋国才能再次屹立在天下,晋文公只花了一年时间就修复好了。

晋文公之所以短平快地成就霸业,还要感谢他的仇人老爹晋献公与兄弟晋惠公。晋献公在位时开疆扩土,给晋国打下了较好的硬件基础;晋惠公虽然在位时丧权辱国,但他却是晋国历史上第一次施行改革的国君,作州兵,作爰田,为晋国打下了好的软件基础。

虽然晋国软硬件还不错,但是经过骊姬之乱,秦晋交战,传到晋文公手中的晋国已经是个二流国家,一堆烂摊子。如果想让晋国重回天下霸主舞台,必须让晋国身体中的血液重新流动起来,而这血液就是晋国卿大夫们。

自从晋献公执行国无公族政策后,公族要么埋地下了,要么流亡国外,国家只有卿族大夫们干活。卿大夫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晋国的强弱。

晋国就像一个迷你版的天下,晋国国君就是迷你版的周天子,卿大夫们就是迷你版的诸侯。这些卿大夫手里都是有封地的,有了封地就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小王国,而且有的封地都是有上百年历史的。

虽然这些卿大夫们树大根深,但是历经晋献公死后的多次政治斗争,已经元气大伤。作为臣子的他们,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只希望新的国君,不要剥夺他们的权力与封地。

新继位的晋文公虽然很厚黑,但是他对臣服于他的臣子还是很怀柔的。他给了卿大夫们意外的惊喜,并没有搞大清洗,也没有大肆扶持自己的势力,而是重用这些曾经不站自己队的卿大夫们。

重耳心里明白,晋国作为周王室的嫡系,数百年来一直奉行封建制,很难像秦国那样另辟蹊径搞中央集权,除非把晋国彻底推倒重来,否则根本不可能。重耳只能将封建制推向极致,开始搞起了大规模统一战线。

毕竟在国内有很多卿大夫之前不是重耳这一队的,这些卿大夫生怕哪一天重耳集团卸磨杀驴。为消除国内卿大夫对自己的戒心,晋文公上演了一场苦情戏。

曾经割自己肉给重耳熬汤喝的介子推,成为苦情戏的主角。作为功臣的他,主动配合晋文公的统战工作,带着老母隐居起来。晋文公又是派人找,又是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可连个人影都没有。就在晋文公悲痛欲绝的时候,晋文公的功臣集团里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担任要职,让那些名望高的卿大夫们担任。

晋文公与狐偃商议,决定大量起用在之前政治斗争中失势的卿大夫们。并且在国家人事机构中安排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实这些晋国传统大氏族的卿大夫们担任中央官员。

重耳自己的姬姓远房亲戚担任宫廷官员。这些远房亲戚从血缘上来说,已经和重耳远得不能再远了,早就出五服了,相当于刘备与汉献帝的血缘一样,中间隔了许多代。重耳真正的姬姓亲戚,早就被晋献公杀光了。晋文公之所以用这些姬姓远房亲戚,目的是为了体现自己是个仁爱的人,不会像父辈那样屠戮自己的亲人。

对于地方官的人选,则大量选择异姓的能人。

对寺人披这样曾经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敌人,都既往不咎。只要愿意为他诚心诚意地干活,晋文公都会给予合适的官职。

为了让卿大夫们更加安心地干活,他明文规定了他们的工资来源:“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意思是,王室收入来自贡赋,大夫收入来自封地,士的收入来自禄田,老百姓自食其力。其实这个工资分配方案还是源于周王室玩了几百年的封建制,它明确告诉晋人晋国依然是个社会等级森严的国家,传统卿大夫的蛋糕,国君不会去动的,请大家放心!

人心也收买了,工资分配方案也调整了,晋国国内局势基本稳定。但是晋文公想迅速富国强兵的话,还远远不够,只有搞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搞创新其实和一个人的视野有关系。一个人的视野一旦打开,他的人生格局也就不一样了。同样,对于国家来说,主宰国家的国君的视野也很重要。

重耳在国外流亡多年,真算得上是一次留学,他的眼界因此被打开。回到晋国后,他已不是当年只为活命的公子。他要把流亡期间的所见所感,融入治国当中。他在齐国流亡时,看见齐国霸权的基础是齐刀食盐体系,晋国如果想争霸天下,就必须建立像齐国那样的经济霸权。于是晋文公就照葫芦画瓢,而且画得非常好。

晋文公规范了货币市场,货币全部由国家统一铸造。他效法齐刀,铸造了晋国货币——布币。别以为是拿穿衣的布来做货币,布币的“布”字与“镈”(bó)字是通假字,是铲子的意思。齐刀外形像把小砍刀,布币外形像把铲地的小铲子。从晋文公开始,布币广泛流通于黄河中上游地区。

齐国的齐刀食盐体系,核心是硬通货食盐。齐国由于靠海,这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为内陆国家的晋国虽然不靠海,但是命好得很。当时,黄河中上游国家都不产盐,但是大家都要吃盐,所以盐很紧俏。而就在离晋国绛都不远处却有一个著名的河东盐池,就在现在的运城附近。因而,晋国的河东盐行大卖,销往秦、周、郑、宋、蔡以及周边蛮夷。晋文公效法管仲,直接将河东盐垄断国营,国家财政收入立马大增。

在管仲与齐桓公死后,齐国陷入内乱之中,所谓人亡政息,齐国的齐刀食盐霸权土崩瓦解。晋文公却把齐国的这套思想深耕在晋国,使得晋国的布币食盐体系,成为晋国争霸天下的基石。

晋文公仅花了一年时间就修理好了晋国这个巨人,国家内部君臣团结,外部也与秦国大哥和睦相处,经济实力快速恢复。此时一个不速之客找上了门,这个人叫简师父,他是周王室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