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喜欢”不仅是腾讯想要的调调,也是腾讯对产品做出的硬性要求。
马化腾曾经在腾讯内部说过一句话:“产品经理要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挑剔的用户。我们做产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一块。”
什么叫常见呢?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卸载。据说仅仅是研究用户卸载一款产品的过程,腾讯工程师就能做出30页的文字报告。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马化腾在腾讯研发部“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内部讲座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虑,规范到让用户使用得舒服。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鼠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等等。像邮箱的‘返回’按钮放在哪儿,放右边还是左边,大家要多琢磨,怎么放更好,想好了再上线测试。给一个用户发信,在此用户有多个邮箱的情况下如何默认选最近用的一个邮箱账号。这些需求都小,但你真正做出来了,用户就会说好,虽然他未必能说出好在哪里。产品的使用要符合用户的习惯,如写邮件的时候拷贝东西,更多人习惯用键盘来操作。虽然有些技术难度,但也可以解决……”
为了更好地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出用户喜欢的产品,腾讯还专门对网络用户进行了分类,初步分成了五种:
第一类,交流依赖型。这一类用户年龄较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线城市,即大部分地级市和经济发达的县级市,职业以学生、自由职业者和普通企业职员为主。网络对他们而言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交流沟通,满足他们情感联系需要的同时,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为他们事业进步增加机会。在生活价值观方面,他们具备充实自己和为梦想而努力的心态,并为此付诸行动。他们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信工具。
第二类,社交依赖型。用户多居住于一线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是收入偏高的中层管理者。他们是大都市里典型的忙碌一族,面临着来自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强烈的好胜心,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及大品牌带来的满足感。在繁忙生活之余,他们最热衷于在社交网站和朋友圈子中展开各种互动活动,如玩玩益智小游戏,看看朋友的转帖等,放松身心。
第三类,交易依赖型。25—34岁群体是主体。在职业上,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士明显较多,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日常工作的忙碌,让他们追求简单、便捷、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一切的高效生活。他们生活态度务实而踏实;依赖品牌、注重体面和内在品质。这些人是典型的网购人群。由于具有高度的务实主义精神,他们对网购的方便性非常重视,网民口碑是他们做出购物决定的重要参考。
第四类,信息依赖型。一线城市用户在这类人群中比例较高,中年人居多,事业发展良好,多为中层管理者、专业人士和自由职业者。他们非常希望通过网络实现自我工作能力的提升。最常使用网络收发邮件、使用搜索引擎及阅读新闻资讯类内容。这类人希望通过网络这个窗口开阔视野,乐于通过网络解决现实生活里遇到的各类问题。
第五类,消遣依赖型。来自四线城市的用户比例相对较高,人群偏年轻。具有“娱乐至上”的生活态度,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网虫”。不甘于平淡的他们,喜欢在搞笑视频、网络游戏里寻找刺激和成就感,释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做这一份数据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通吃,还是为了长久地通吃这五类人群的上网入口,全方位满足他们的需求,打造深受这一批用户喜爱的产品。
在这个用鼠标投票的年代,用户喜欢就是最大的喜欢。别看马化腾表面上关注的只是一个个小产品,甚至只是小产品的某一个细节,他想要的其实是整个市场。
在产品处理上,马化腾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在产品设计上,除了照顾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之外,也兼顾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比如在设计方面,马化腾就提出了几条建议:“不强迫用户,如点亮图标,如QQmail,不为1%的需求骚扰99%的用户。操作便利,如QQ音乐,新旧列表,两者要兼顾到;如QQ影音的快捷播放,从圆形到方形,最后因为影响性能而放弃。淡淡的美术,点到即止,如QQmail,QQmail在UI界面上的启发,不用太重也能做得很好。图案和简洁并不是一对矛盾体。”
有网友曾经发过一个盘点帖,对QQ登录界面历年来每一个版本的变化进行了总结,甚至连世界杯、奥运会、香港回归纪念版等等都没有落下。诸多版本的汇聚很好地展现了产品细节的微小变化。不经意间,这些细节就承载了一代QQ用户的时代记忆。单单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腾讯从“根源”上就关注用户体验,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只能望其项背。
腾讯从开创至今,一直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前瞻布局、推陈出新,并且要将这种状态继续传递下去。马化腾领导下的腾讯一直在变,一直在求新,但不变的只有一条:认真挖掘客户的潜在需要,做用户喜欢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