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产品才会有好品牌。但好产品不是做出来的,是养出来的。马化腾虽然是腾讯的CEO,但在平日的工作里,没少干“带孩子”的保姆活儿。
马化腾自诩为“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并且表示“任何一个产品都会去看”。《新京报》的记者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向马化腾提问,为什么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还要管理具体的事务,马化腾非常认真地答道:“不看怎么能知道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到底好用不好用?不看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中国市场上这么多款IM产品,你不可能全部用过吧?我就差不多全部用过,它们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有问题,我都得了解。”“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这个头衔,哪怕马化腾不主动揽下,别人也不敢去拿。马化腾的业务素养在业内都是非常有名的,业内人士更是将其尊为“最好的产品经理”。
这位产品经理的习惯是从创业之初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当时的马化腾虽然一手创办了腾讯,但对外的名片上只是简单地称自己为“工程师”,而且对于产品工程师这个位置,他也非常满意。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马化腾喜欢利用闲暇时间来用用自己的互联网产品,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琢磨一下哪些地方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差错,然后汇总意见进行改进。长期的工作习惯让马化腾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只要一看到成型的产品,上手用一用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马化腾不喜欢说话,相较于马云全世界各地折腾,马化腾更愿意每天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小米科技CEO雷军曾这样评价马化腾:“世上能有几个人做到脚下踩着百亿财富,半夜了还淡定地坐在电脑旁边安静地研究产品?”
2008年春节前的一天,腾讯最新一版的QQ即将发布。一名技术主管加班到凌晨4点,原因是马化腾刚刚给他回复了一封邮件,邮件中列举了一大堆的问题,包括产品界面、用户体验,甚至是一些具体内容。而且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马化腾还一再叮嘱:进行用户调查之后再做定夺,一定要弄清楚新版即时通信的这些问题是不是真需要改进。大约过了一个星期,这位技术主管找到了马化腾,就上次的邮件工作进行了汇报。对于这次经历,这名主管记忆犹新:“这件事对我影响还蛮大的,你可以想象,凌晨,蓬头垢面的大老板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敲几段意见给员工,那种热情真挺让人感动。”
在腾讯内部,这种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很多人都有过被马化腾“半夜叫醒”的经历:
一位腾讯前员工当时负责的是腾讯“hummer”计划中的交互设计,这个工作在整个计划中是最重要的一项。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交互设计模式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好友申请的信息,在得到对方同意后,发出方就会收到一个反馈弹出框,弹出框上会出现“完成”和“立刻发起对话”按钮。当时这位员工设计的就是这么一款反馈弹出框,但是他在反馈弹出框上设置的按钮一个是确定,一个是取消。
好不容易完成了这项工作,这位员工把它提交给直属上司并且抄送给了马化腾。虽然完成了工作,但是这位员工内心仍旧非常不安,因为他知道马化腾对于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连细节都会死抠。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中,这位员工最终还是收到了马化腾的邮件,而这封邮件竟然是在凌晨3点发出的。当这位员工发现这封邮件时,内心十分激动,同时也十分不安。在邮件中,马化腾问:“如果我选择点击确定按钮,可以理解为对方同意加我为好友,那请问取消按钮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问题让这位员工恐慌,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没有做好细节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位员工心里也犯嘀咕,他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大一个boss会把一个产品看得那么细。但是,这位员工之后很快理解了,马化腾就是这么一位死抠细节的老板,他为了研究明白某个按钮应该放在哪里,能抽掉两包烟,甚至宅在办公室里一天都不出来。
当年QQ邮箱脱胎换骨,超越微软邮箱,马化腾功不可没。腾讯找出了400多个问题进行优化,其中300多个问题是马化腾发现和提出的。虽然360和腾讯打得不可开交,互相将对方视为死对头,但周鸿祎多次赞扬腾讯的微创新,并对马化腾做产品的拼命三郎精神予以赞同和尊重。毕竟出一款好产品很不容易,里面凝结的都是产品经理的汗水与辛劳。
腾讯每一款产品的改进都有马化腾的参与。可以说,马化腾很好地诠释了一名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互联网公司的管理者与其他行业是不一样的,必须亲自上前线,体验用户的心理和真正需求,一切围绕产品,将产品的服务做到极致,所有管理工作都要围绕产品和用户体验展开。
产品经理虽然不是老板,但却是企业守门员、品牌塑造者,更是营销骨干。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不但能引导产品的发展,而且能引导公司的发展。因此,产品经理也是一个有成就感的职位,是公司的“无冕之王”。马化腾用以身作则的方式提醒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管理者,因为互联网是时刻变化的,在管理上与其他传统行业有着巨大的区别,不能当甩手掌柜的,也不能只关注公司内部的部门和员工,否则,只有被抛弃、被淘汰。
和马云一样,马化腾也没有花太多的工夫进行产品营销宣传,马化腾走的是用产品说话的路线。一款每个客户都说“好”的产品是不会烂在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