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chapter 004 破茧成蝶的成长历程 因缘际会,首次触电互联网(1 / 1)

偶遇并不是只在电视剧里出现的桥段,有的时候,人的一生就是这么离奇地因为一次偶遇而改变了。

马云最初选择是否辞掉金饭碗的教师工作时是很犹豫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毅然决然”。一天下课之后,马云在校园里遇见了刚从菜市场骑车回来,车筐里还装着两棵新鲜白菜的系主任。系主任语重心长地对马云说:“马云啊,英语老师这份工作是很有前途的,好好干啊!”马云一边点头,一边立即打定了辞职的念头——“如果继续在学校待下去,系主任的现在就是我的美好前途……”

1995年的中国还带着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色彩,“想要富先修路”成为那一年的主题,马云的家乡杭州也不例外,现在的沪杭高速公路就动工于那一年。

公路建设吸引了大批海外投资者,其中有一个美国商人,他从地球另一端飞到杭州和政府谈修路,项目后来进展并不顺利,但却把马云带去了美国。

当时,这位美国商人与杭州政府合作修建杭州到阜阳的高速公路,但谈判僵持了一年,美方资金迟迟不到位,最后双方认为沟通有问题,缺的是个好翻译,因此便聘请了马云,他当时还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英语老师,业余一手创办了当地最早的专业翻译机构海博翻译社,算是小有名气。在协商过程中,外商推托说香港董事会不批资金,马云便去了香港,香港方面说资金被美国扣留,马云又赶去美国。

刚到美国的马云日子过得相当惬意,后来成为他助理的陈伟在《这才是马云》里这样描述他在拉斯韦加斯住的顶层房间:“一按旋钮,屋顶立即打开,就剩一层玻璃,躺在**可以看见满天繁星。”

好日子并没有延续,一个月后,马云开始怀疑自己上了贼船,并一度被软禁。

这段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在马云此后接受采访时被多次提及。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这样描述,马云首先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马里布海滩,找到一个他称为“Fred”的美国人索取拖欠款项。Fred没有答应,不仅如此,他将马云软禁在海滩的别墅,威胁马云与他合作诈骗中方。“他甚至在我面前摆弄手枪,这显然是在威胁我。”马云说。

尽管恩威并施,Fred始终没有说服马云,马云最终顺利离开。

所幸马云回国前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他买了一张去美国港口城市西雅图的机票。

抵达西雅图后,马云找到同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外教比尔·阿霍。之前正是因为阿霍,马云知道了互联网的存在。1994年年底阿霍回美国过圣诞节,返回杭州后,他开始跟马云滔滔不绝讲在美国看到的新玩意——互联网。“其实他对网络也是一窍不通的。”马云说,尽管如此,阿霍还是讲得很激动,马云听得也很激动。

在西雅图,阿霍把马云带到女婿工作的网络公司,就是在这家西雅图第一家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马云初次邂逅互联网,他显然很紧张。

“我不敢碰电脑,因为弄坏了很贵的。”马云多年后依然记得当时的心情。

1995年个人电脑还是“奢侈品”,一台中等配置的电脑大约1000美元。互联网更加是稀罕玩意儿,中国甚至还没有。即便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两样东西也并非人人都消费得起。1995年的互联网很荒芜,如今叱咤风云的Google当时还不存在,两位创始人甚至还没认识。

尽管马云生怕弄坏了赔不起,但朋友鼓励马云,告诉他想知道什么就可以敲什么。马云小心翼翼地在键盘上敲出一个单词“beer”,德国啤酒、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出现在屏幕上,但是没有中国啤酒。他又敲了“Chinese”,没有搜索出任何信息。

马云灵机一动,让朋友把他的海博翻译社做成简单网页,写明报价、电话和信箱。海博翻译社的网页早上挂上网,马云中午出门去逛西雅图。当天马云接到电话,被告知已经收到五封电子邮件,其中一封邮件说海博翻译社是互联网上第一家中国公司,希望和马云合作。

马云立刻嗅出商机。

“呦,这东西将来可能有戏。”马云告诉自己。当时的他已过而立之年,正在考虑下海创业。

两周后,马云回到国内,行李箱中多了一台电脑。

如今提到马云,各种褒义的身份名称都往他的身上加,比如营销大师马云、演讲大师马云、中国经济商业领袖……也不管马云同不同意,反正大家是同意了。特别是在对电子商务的推动这件事上,连比尔·盖茨都对他赞不绝口。也正是在这一片辉煌的成就中,马云成功地用几年时间,将“马骗子”的名号彻底摘除了。

说到“马骗子”,马云其实也是一肚子苦水。马云尝试互联网的时候,中国的网络根本不能称为“互联网”,因为联都没有联起来,最多算个“局域网”。此外,马云不懂互联网,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互联网。但马云仍旧坚信自己的眼光,因为他亲眼见证了用拨号上网的方式,花了3.5小时打开了半个网页的“奇迹”。仅仅凭这一点,马云就坚信自己的梦想会有出路。

没有马云当初的坚信,或许今天就不会有这么成功的阿里巴巴。马云自己也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火爆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今天阿里做得有多好,而是在过去的17年里,阿里一直相信自己的梦想终会实现,并且从来没有放弃过。

马云为什么“偏执”?这是一个有源可溯的问题。

马云人生的第一次“偏执”是高考。从学生时代的情况来看,单论英语,马云绝对是学霸级人物,可将数学加进来之后,马云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学渣。由于有一个拖后腿的数学,马云的高考考了三次,最终进入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学习。

第二次“偏执”是从教。马云英语非常好,因此大学就靠着英语“混江湖”,并且之后当了一名英语老师。然而,性格有些高调的马云与传统的教师形象有些格格不入,讲课的风格也与一般的英语老师截然不同,当时有个老师评价道:“照马云这么教,他在教师界绝对做不过五年。”结果,马云从1988年干到了1995年,其间还被评为“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

第三次“偏执”是下海从商。中国互联网没有市场,中国做电商赚不了钱,外行人干不了这档子事儿……在一连串的否定和打击中,马云开始了自己的下海从商生涯。从杭州到北京,从北京回杭州。虽然其间波折不断,但马云终究是将阿里巴巴做出来了,而且直到现在,阿里仍旧在壮大。

2013年,马云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时讲道:“今天,当你还是‘小’时,想法要‘大’,做事要‘细微’。当你变得‘大’时,要想到‘小’的,多做点事。我们的规模,阿里巴巴这么大,要想到创造就业,帮助贫穷地区富起来,改变中国的环境。”

“偏执”容易让人变得有气场。目前的中国需要马云,更需要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事到如今,已经很难说,到底是马云把握了机会,还是时代选择了马云。

总而言之,马云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