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经营者应该时刻抱有危机感,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时代,如果不具有忧患意识,那么企业很有可能转眼间被颠覆。马化腾深知没有危机感会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他崇信在任何时刻,都要有危机感,都要有忧患意识。
马化腾认为,企业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在,情况比较好的时候,要做好准备、苦练内功。腾讯虽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但是马化腾的忧患意识从来没有停止,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后,马化腾的这种忧患意识显得更为强烈。正如他所说:腾讯虽然现在市值很高,但我们很怕,稍微不注意,跟不上就会倒下,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说是你拿到了什么船票门票,但能不能走下去还不一定,还要深入思考。
马化腾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时刻都把这种忧患意识体现出来。腾讯做门户、做搜索、做网游、做团购,等等,布局这些产品就是马化腾忧患意识的体现,互联网时代,产品日新月异,互联网产品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否能够赢得用户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占领市场,而要想占领市场,企业就不能偷懒,要仔细思考产品,思考企业经营模式。马化腾在互联网时代的忧患意识促进了腾讯的成功,让其逐渐成长为互联网巨头。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马化腾曾说,如果微信不是腾讯的,那么腾讯就完了。虽然,腾讯依靠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取得了非常大的竞争优势,但是眼下如日中天的微信没有让马化腾感到高枕无忧,他仍然拥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在移动互联网布局上丝毫都不肯放松。马化腾认为腾讯要把大部分精力挪到手机端,根据马化腾的想法,腾讯将在移动支付、保险、互联网金融等更多领域进行移动互联网的布局。
马化腾的做法告诉企业经营者,不管企业做到多大,都要具备忧患意识。因为,明天终归要来,并且一定与今天不同。到那个时候,即使是最强大的公司,如果没有为迎接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一定会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甚至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和领导地位。对于正在发生的一切,它无法控制也无法理解。
而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出现,企业经营者应该具有超前的忧患意识。从众多的企业盛极而衰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企业最好的时候,可能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产品最畅销的时候,往往也是滞销的开端。这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带来的好处,在美国百事可乐公司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百事可乐公司是国际著名的大企业,但就是在公司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总经理韦瑟鲁普却开始担心汽水市场将会走下坡路,行业之间的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
如何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百事公司的员工们相信,如果他们不拆散这部金钱机器,并重新把它建立起来,百事就有可能走向衰亡呢?于是,韦瑟鲁普“制造”了一场危机。
韦瑟鲁普和销售部经理重新设计了工作方法,重新规定了工作任务,要求年收入增长率必须达到15%,否则企业就会失败,百事可乐公司也将不复存在。
这一要求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及由此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最终,韦瑟鲁普完成其在公司生涯中一次最艰巨的行动,即被他称为“末日管理”的战略。
通过“末日管理”的推行,百事可乐公司充分运用了各类资产,使公司的现有设备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了资金占用,使得资产循环周转顺畅起来,一些日常管理的节奏也快起来,由此,公司的经济效益不断地获得提高,事业也蒸蒸日上了。
百事可乐的做法告诉企业经营者,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其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危机的到来。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过:“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危机;有了危机感,才能没有危机;在危机感中生存,反而避免了危机。”比尔·盖茨也是具有忧患意识的代表,他历来以悲观的论调谈论微软,即使是在微软最鼎盛的时期,他也一再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他一直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经营者都能像张瑞敏、比尔·盖茨、马化腾一样具备忧患意识,许多企业经营者由于企业在顺境中,所以他们神气十足,盲目乐观,被眼前的繁荣冲昏了头脑,认为企业这样好的日子,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不愿去开发新产品,不去开拓市场,依赖自己的那点优势和长处坐吃山空,不思进取。由于企业未能着眼于未来,在变革发生时就不得不承受被新情况搞得措手不及这一巨大风险。久而久之,优势没了,市场也随之消失,企业的末日真的来临,从此一蹶不振,这种情形在一些亏损和倒闭的企业身上屡见不鲜。因此,企业管理者有责任以未来的眼光关注企业,从忧患意识上强化企业战略的预见性和未来性,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真会出现马化腾所说的“巨人倒下了,尸体还是暖的”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