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产品因陈旧而湮灭在市场潮流中(1 / 1)

企业要想打造优秀的产品,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现代企业生存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和加工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创新也已成为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创新是一个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体现,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素。所以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马化腾深知创新精神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除了强调模仿就是最稳妥的创新外,还极力倡导自主创新。微信沃卡就是这种自主创新下的产品。

微信沃卡其实就是一张电话卡,但与普通电话卡不同的是,微信沃卡除了可以打电话、发信息、上网、聊天外,还可以使用更多的微信特权,拥有获赠更多流量、挑选超级靓号等诸多服务。微信沃卡对于电话卡来说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基础3G套餐与微信特权叠加的新组合。在国外,已经有了电信运营商与微信这样的OTT服务商合作推出定制服务的先例。但是,腾讯这次与中国联通合作在国内是首例,是马化腾力主自主创新的体现。

微信沃卡主要面对两类用户:第一类就是沃派36元校园套餐用户,这类套餐里含有500M的流量,这些流量不仅包含了微信流量,同时还包含了手机QQ等十余款应用的流量。第二类是新入网66元及以上的套餐用户,这类用户除了享有语音流量短信等功能外,还可以叠加群组特权、表情特权、支付特权、流量特权和游戏五大特权。除此之外,微信与联通还会在流量套餐、专版专属服务、拨号优惠等方面展开合作。在微信沃卡上,除了微信外,还同时内置在线游戏、音乐、视频等腾讯应用,并且流量是免费的,同时,套餐还具备腾讯“微支付”功能,支持更多微信表情。

2013年8月8日,微信沃卡在易迅网上正式被推出,主要面向185、186号段的年轻用户,首销最低售价仅为38元,而在8月5日的首日预售就突破了70万。

就此我们不难发现,是创新精神促进了微信沃卡的成功。对于这次创造性产品打造,马化腾报以深切的期望,正如他在“微信沃卡”发行前一周所说:“再过一周微信与联通联合推出的微信沃卡就要在易迅上市销售了,我感到兴奋也充满期待,有了微信沃卡,用户不但可以省去微信流量使用上的后顾之忧,还可以获得很多特权,可以真正享受数字生活,真正得到实惠,可以说这是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的一次完美结合。”

马化腾的创新精神告诉企业经营者,企业时刻都不能失去警惕意识,要具备创新精神,有些企业因为产品的陈旧而湮灭在市场的潮流中,最主要就是因为企业没有持续促进创新的精神。苹果公司之所以这么成功,就是因为具备创新精神。

苹果公司是最为重视创新的企业。创新两个字也是大多数人对苹果做出的共同注释。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07年度最具创新能力企业排名中,苹果获得全球第一。

苹果高效的创新精神从何而来?1997年,当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重返苹果时,他的任务就是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搭建促进创新的管理机制,推出各种利于创新的制度,却被很多人认为根本行不通时,乔布斯用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乔布斯认为,无论新的建议和创新性想法听起来多么幼稚和可笑,管理者都应给予重视。创新的活动一旦开始,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创新效率。

为了促进更多创新行为的发生,乔布斯进行了人才机制的改革,并进行了其他方面的调整。例如,他削减了产品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为4种;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公司的运行成本。乔布斯为苹果重新梳理了管理制度,将管理的核心调整到促进创新上。他本人不仅表现出高效的创新思维能力,还亲身参与到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他的这种行为不仅使下属看到管理层对创新的投入和决心,而且在促使员工创新上起到了表率作用。

在乔布斯回归之前,苹果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在停滞不前的泥潭中。管理专家研究苹果公司的历史发现,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和乔布斯主持下的苹果,两相对比,由于创新而取得的效益差别极其明显。他们把苹果公司持续创新的动力归结于乔布斯不遗余力建设的、把促进创新当作重要使命的管理机制。

从乔布斯主持下的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管理者如果不能为企业灌注创新精神,企业将不会在创新上有任何建树,无法形成有效的盈利点。这也是马化腾的企业经营理念。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哪些公司成为领先,哪些公司将消失,这是无法预科的。即使是管理专家,也很少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要想让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或者是在领先的位置上待得久一些,就必须以持续地创新作为保障。

市场是无情的,落后的企业或者产品只能被淘汰、被取代。要想不被取代,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创造优秀产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创新精神是优秀产品的思想根源,是提升竞争力最主要的出路。正如著名管理学家詹姆斯·莫尔斯说:“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创新能力。”任何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创造出优秀的产品,从而实现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么革新,不断地创造优秀产品;要么停滞不前,走向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