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江

一东北亚海域史研究的必要性

东北亚区域既是大陆国家交往、交流的舞台,也是海洋国家和半岛国家交往交流的世界,尤其是中日韩三国在历史上的交流,可以说在8—14世纪主要是通过海域进行的,但是,由于长期的陆权思维,海域史在东北亚区域史研究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陆权帝国的思维,长期将大陆帝国作为东亚区域的中心,不论是海禁还是海外贸易,均将海域视为大陆帝国的边缘或化外之地。

二是忽视海域世界的存在和相对完整性,尤其是对宋元时期形成的东亚海域世界和海洋交流网络缺少基本的研究和论证。

三是长期重视以时间为单位的横向的线型的区域研究,缺少以地理空间为单位的空间研究,尤其是海洋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互动研究,因而对东北亚区域史的研究,也只是以时间和国家政权兴替为经纬进行研究,而缺少对东北亚区域海洋与大陆互动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东北亚海域世界的主要形态

1.海域世界的概念

应该是以海洋为中心,以有关海域的连接性为纽带,以跨海域的海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航海技术的交流和共同的海神信仰为其基本的宗教文化形态所形成的海洋空间网络。

2.海域世界的主要形态

一是跨海域交流的形态,即海民通过跨海域交流,形成相对稳定的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并通过跨海域贸易、交流形成相对于大陆世界以外的完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共同的宗教文化形态。

二是海洋港**流的形态,即历史上形成的较为固定的海洋航线和相互交流的港口形态,如山东登州—朝鲜半岛的海州;浙江明州一高丽的仁川—日本的九州博多;朝鲜半岛的釜山、合浦—日本的对马岛等,港**流的形态不仅有较为固定的海洋航路,而且经常以中转港或枢纽港为连接东北亚乃至东亚的桥梁,如济州岛、琉球列岛等。

三是海洋和陆地的边缘形态,包括国家对陆地沿海边缘地带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有关政策,沿海边缘地带海民的人口结构及其生产、生活方式,边缘地带政府、海民与海洋的关系等。

三东北亚海域世界的研究方法

首先,海域世界的研究,作为一门边缘性和交叉性的学科体系,不是仅仅研究陆地和海上的交通路线,其研究对象应该是以区域史的视角,研究海域世界的起源、演变及其盛衰为主线,对海域世界有关形态涉及的政治外交决策、海域的商贸往来、物质生产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以及海民的迁移、人口的流动等商贸网络、人文网络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并揭示海域世界演变与有关国家外交政策、经贸和海洋人文网络变迁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联系。

其次,海域世界的研究,应该注重从时间和国家为经纬度的研究范式向空间和海民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换,即借鉴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地中海模式”,从海域空间的基本范畴和理论范式为切入点,探讨海域世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形态之发展。

最后,海域世界的研究,必须注重跨学科、综合性的整体性研究,改变单纯的“以陆制海”的研究模式,即将海域作为大陆世界的附庸或边缘的研究思维,给予海域世界以相对完整的独立性,并重视有关海洋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加强海洋考古遗址的发掘和有关史地的考证等,以整体性和学科的融合、交叉为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

(作者为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