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沛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历史学时常会被作为最为古老、最具智慧、最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加以礼遇,“读史使人明智”等名言,表明历史学具有培育人文精神、提升民众素质的重要功能。然而历史学本身的思维取向上存在着不少问题,非学术因素的侵扰无所不在,其所承载的人文价值,真的可以顺利地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展示出来并教育民众吗?进入网络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历史学如何改革自我,以适应新时代提升民众素质的要求,是迫在眉睫的大课题,也是大难题。
一清醒明了历史教育的优势与短处
历史学及其研究对象具有诸多特点,使得它在民众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如历史学具有重要的文化积累功能和强化集体记忆功能。对于人类而言,大多数群体的凝聚力源于集体记忆,这也是共同情感形成的基础。历史学承载着宗教、哲学与历史的三重责任,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载体,所以意识形态会对历史学十分重视。历史学告诉我们,要冷静、理性地分析事物而不是冲动、浪漫地思考。对于史学而言,利
益的思考是第一要务,透析的是人的本质,要尽力避免以道德主义、民族情感去认同别人或想象别人。此外,理性的思考需要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分析,需要逻辑化、缜密的考证,因此历史研究必须要从培养理性化思维入手。历史研究对于一些影响至今的重大问题的讨论,是行政、经济及文化决策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些国家、民族间的历史恩怨没有得到解决,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两国及民族间关系的重大问题,诸如中日关系、蒙古国与中国的关系、中朝关系等。历史学强调从长时段考察某一区域的历史与文化发展特征,强调其延续性,对于认识各区域历史与文化特征及其对现实发展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是历史学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较为重视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彪炳青史或遗臭万年的评价,对历代政治家、士大夫和知识群体都是极具分量的价值判断。限于知识的传承及对于文化资源掌控的路径,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多是帝王史学,胡适给出的二十四史皆帝王家史的评价,基本符合主流古史的特征。
近代以来,史学的品质日益变质,多因国家—民族立场建构、道德价值建构等而难以独立发言,民众思想及社会生活则多因难登大雅之堂而湮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此后历史学的记载及今天历史学研究的层次感和价值认识。限于空间及认识局限的民众,虽然以自身视角演绎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也多视官家史学为阳春白雪而敬而远之。
历史学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如历史原生态、民间记述的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官修史学、外人眼中的历史等,但总体而言,官修史学和众多史家的记载与研究是影响最大的历史叙述,这一历史叙述由不同历史、知识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史学家建构,同时也是基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建构,它存在着“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现象。因此,今天研究所基于的历史基础,因众多虚言或误传成分已经进入而变得难以辨析。
近代以来,西方学科体系进入中国后,史学即逐渐被纳入人文学科,对于人才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渐渐单一化,1949年苏联教育体系引入后,过细划分学科门类更强化了这一形态。影响至今,致使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多是人文的,无力解释史学研究对象的复杂过程和多因素的复杂性,今天的研究与历史真相间相差何至千里?如果不理解今天时代变迁的最重要动力何在或结构性因素是什么,我们就难以理解历史变动的规律性问题,史学对于人们价值观转变的作用及意义也会非常有限。
历史学所倡导的既有经验传承,或许在局部或个人生活上有意义,但在人类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是有相当局限性的。严格而言,历史长河的延伸是自然过程,没有谁能预设未来,因此历史不能完全用必然性进行解释,更何况这种意义的发掘,要基于历史学家的个人素质及视野。此外,时空转变,意义必然更替,历史学不能只强调经验传承,更应看到这些经验的局限性,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均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历史上,长期以来极度坚持的民族—国家立场,夹杂着传统的道德判断,致使维持政治合法性的宣传与本应是学术品质的历史学研究难分你我,致使历史学散发出来的多是依附性的“历史宣传学”,学术不是没有发展,但在涉及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上,常常难以发声。立于道德的制高点,“挟意识形态以令学者”的事情屡屡发生,学者只能“我注六经”。
近代以来,王朝的衰败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决定了历史学必须要从帝王意识的束缚中走出来。互联网的兴起,对于知识的生产及传播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知识从小众到大众的扩张,知识从有限获得到日益普及,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由于知识的垄断日益困难,知识生产变成了大众文化运动。坊间的历史解释随意化势头迅猛,甚至被建构成历史的“真相”。在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日益规范化评价体系的影响下,象牙塔里的历史学的研究及传播日益“阳春白雪”化,难接地气,形成了规范化研究快速发展与历史知识传播弱化的矛盾形态。
二没有人文精神的历史教育是无益的
不可否认,尽管问题多多,但历史学对于民众素质教育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否则历史学就必然被边缘化。问题是如何做?基本前提是历史教育要明了自身的价值取向,否则历史教育是无益的。
人类社会有两重性:共性与个性。历史也有必然与自由两重性,历史学也有共识与分歧两重性(何兆武语)。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历史学有必然性的一面,也不能忽略其偶然性和自由的特性,更不能将历史学完全理解成为一个单线的进步形态。但目前表现出来的历史学思维,其取向其实是历史进步观,讲历史经验,讲人类进步,讲历史规律性,当然这自有合理性,但问题是如此思维取向,屏蔽了历史人物或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弊端,这些才恰恰是人类最需要总结和汲取总验教训的地方。特别是预设历史学的立场和结论,其实是反历史的,也是反历史学的。
历史学思维的取向应该是理性主义的,不能只强调历史事件的进步与正义性,还应看到其中的残酷性、毁灭性,看到历史事件中的人性弱点、极权主义作风、对生产力和文明的毁灭,在某些历史时期使人类陷于循环往返的困境中。历史学应该从对战争、暴力运动的研究中,揭示人类非理性运动的狂热与残酷,从而中和民众情绪的道德化、极端化。
历史学思维的取向还应是人道主义的。如何定位人在历史变动中的地位及价值至关重要。在理解群体的必然性的同时关注个体千差万别,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如果无视数以万计的生命代价去谈历史进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民众如何可能有悲天悯人的爱心?如果史学科学化进程单边强势持续,研究成果只见组织、结构、形态,缺少人类活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意味如何体现?怎么会有自我生命主宰者的信念?
由于历史是人类创造的,所以历史首先是人文精神史,并不完全服从自然规律的支配,历史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使命是发掘出历史进程背后的人文精神。史家的素质,决定着其对历史的认识深度与广度,如何理解前人的精神内在,这是历史研究的难点所在。人类既然有共性与个性,那么其思想特性决定只有两者共存才是正途。无共性失于混乱,无个性陷于一尊,人类文明的进步归根结底有赖于形成人类共同的人道标准。
在发掘历史的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的观念受制于自然、生产力和体制的约束,特别是当世界在英国工业革命后进入近现代历史阶段后,现代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化进程正从欧洲向全球扩展,人类社会概莫能外。全球化时代,离开现代交通技术、通信技术的人类社会几乎不可想象。因此,重视现代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及其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人类思维、观念变革的影响,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历史教育必须跟上时代,贴近民情
由于网络时代的信息组织、传播方式成本极低,网络准入门槛下降,电子报纸、杂志等将会空前发展,一些民间研究者、爱好者陆续进入研究领域,尽管学术规范问题不少,但也会大大丰富史学研究内容和成果,这一趋势不可阻止。问题是,历史学教育如何应对这一新时代。
现在不少学者的移动硬盘或电脑内都储存有大量的史料及史学论著,利用起来十分便利(图书馆功能也在变化,学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大大下降;偏远地区的学者几乎可以与发达城市的学者同步研究某些问题,地理空间、通信问题带来的差异性正在缩小)。史学的传播路径大大拓展,史学爱好者的阅读量大增,对学前的史学研究提出的挑战日益增多,史学如何贴近民生、民气及文化诉求是关键,故步自封没有出路。
学部可以和最具权威性的出版社联合组织编写“中外历史小丛书”,高标准稿酬,高质量选稿,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历史教育,为历史学培育未来的种子,也把史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发散出去,从根本上涵养国民性。
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公选课程,呼吁教育部以“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课程取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请学术水平最高的教授集体进行授课,要求全校学生不分文理科必须修此课程。这样的变革,并非政治上的倒退,而是让年青一代对历史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有更全面、深刻的体会。与此同时,让大学生逐步养成从全球视角看待中国、从中国出发思考世界的比较意识,跳出中国国情独特性的思维惯性,站在人类发展的立场上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及道路,对于下一代强有力的稳定支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及道路的选择,对于中国融入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还应重视科技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一个全球化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变革的时代,历史学只强调人文精神的发掘是不够的。人类精神的演变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演变史,背后是现代技术发展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及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经济体系和政治体制的变革,人类思维与行为方式同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进行科技史的研究,历史学才是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学。当然,与此相关的跨学科合作与人才培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倡导公共史学专业的建立。历史学必须要考虑如何将研究的深度与传播的广度相结合的问题,要发挥历史学的教化功能。近几十年,随着影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已不再是传统纸质时代可以比拟的了。如果历史学不考虑几亿网民阅读习惯的改变,不考虑影视强大的影响力,历史学被边缘化就是必然的,历史学对于民众素质的培育也就谈不上了。而目前的影视剧和网络写作者中,多数人缺乏历史学的基本训练,对于史料的运用极不严谨,导致错误百出,谬种流传,而真正能听到史学家讲座或上课者能有几人?因此,希望尽快建立公共史学专业,培养既有史学素养,又有适合大众口味文笔的人才,进入并引导这一领域的发展。
走出书斋,以公共讲座的方式服务于社会,让人文精神大力传播,满足国家进入中等发达阶段后民众对于文化素质提升的要求,这是传播历史学知识、光大历史学科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历史学科人才、营造理性认识历史氛围所必需。建议各高校、科研院所改变评价体系,承认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学科评估已有此项,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