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学教育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国的国家战略。让最优秀的青年接受最好的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师或教育家,再由他们来培养中国未来的学生,使其在起点上接受优质教育,处于优势(领先)地位,从而为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我国的持续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且取之不尽的人才支撑,这应该是“教育兴邦”工程的重要内容。科学落实这一国家战略,高等学校显然责无旁贷,也是当代教师的重要使命。在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主要对历史学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并在实践基础上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
要了解教育对人的作用,首先应该了解人,了解教育能在人的哪些方面发挥作用。根据我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身体(生理),二是思想,三是思想的传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在这三部分中,教育只能对后两部分产生影响,发挥作用。古人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指这个意思。这里的“父”应该是指给予别人思想之意,其重要性正如父母给予身体一样。
那么如何才能给学生以更多的“思想”呢?这显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小学到中学,实际上就是在做学生未来创新思想的奠基工作。大学本科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都是引导被教育者进行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创造新思想、新观点的重要转折点。本科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综合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顶尖级思想领军人物的产生,直接影响着优秀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先进文化的持续创造力。所以,重视大学本科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基础的基础。
从世界教育的现实来看,本科教育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尤以专业教育为重,这显然是有其合理性的。不过,这种合理性也是建立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建立在给人以知识,尤其是给人以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的。要完成这一任务绝对不取决于课程的多少,或课程的简单累积,而取决于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结合。著名的学者,不一定是成功的教育家。道理很简单,教育家需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技术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就是说教育家的产生除了教师本身以外,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结合。大学不但需要有大厦、有大师,而且更需要能够培养大师的大师。正因如此,为青年学生招聘高水平、有责任感、师德高尚的导师应该是一个学校成功的关键。高水平的教师可以教会人用思想走路,堪称是学生的“思想之父”。
那么,历史学的创新人才怎么培养?是几门通史课知识的累积,还是有更好的途径?根据这些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历史学人才创新的源泉主要在于基础的扎实。这些基础主要包括:一是文字文献的基础,二是历史思维的形成,三是写作能力的提高。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文字文献大量保存下来,要破解这个客观过程,首先必须理解文字、文献所包含或承载的信息。所以,加强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所设立的古文实习室和古文过关考试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历史思维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三者的统一。形象思维是历史思维的基础,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历史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三种思维的培养,我们正在探究之中。
历史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尽力把客观的真相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成为普遍的精神财富、民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准确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所推行的“白寿彝史学论著奖·本科生奖”就是想以奖励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在选题、取材、分析、判断和行文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年的实践表明,这一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探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因为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凡是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把学生培养与学术研究对立起来的思想都是值得商榷的。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真正把学生培养好,科学地探寻出学生的培养之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许多路要走。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