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支柱。它扎根于人类深厚的历史之中,渗透于各个民族自身的文化之中。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其自身固有的特色,独特的风貌。北京精神就是无数辈北京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留下的核心记忆,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精华,北京人共同创造的品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对北京精神的高度提炼和深刻总结,更是北京人自觉反省自身的重大成果,对于凝聚北京意识、北京品质意义重大,价值无限。
北京历史悠久,名人迭出。近代以来,北京更是现代教育的发祥地,传播爱国思想的中心。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民主与科学的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了新的奋斗的方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更迎来了全党思想的解放,吹响了强国富民的前奏曲、进军号。
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时代,用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北京青年,走在时代的前列,用自己的行动唤醒民众的自觉,用自己的行为证明自身的责任。北京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它开启了群众爱国运动的新时代;北京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最前沿,它掀起了抗日救亡爱国运动的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北平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内迁坚守,以保存文化、维系民族血脉为使命,刻苦学习,加紧准备,以自己的知识才华抗战,刚毅坚卓,学术救国。而留守北平的辅仁大学等,也大义凛然,临危不惧。上至校长、下至教员,都坚持与日伪斗争,支持倡导沦陷区的民族正义,书写中华民族不可屈服的浩然正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成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首都的宏伟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成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战场,北京更成了创新经济的排头兵。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探索,方正汉字排版技术的革新以及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高等学校的世界一流宣言,都从各个层面展示着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成就。北京人民的爱国情、强国志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它是北京的骄傲,更是北京的力量。
我们深信,能够自觉反省自身文化的北京,一定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加灿烂的文化,为国家乃至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