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大火烧出来的“黄金屋”与大竞技场[1](1 / 1)

史林探径 杨共乐 873 字 4个月前

公元64年7月,罗马发生大火。据塔西佗的《编年史》记载:“火灾开始于大竞技场同帕拉丁山和凯利乌斯山相连接的地区,由那些堆满易燃商品的店铺引起。火势一起就异常猛烈。在烈风的推助下,烈火迅速延烧至大竞技场:因为那里没有被界墙隔离的房屋,没有被石垣围起来的神殿,又没有任何其他障碍物可以阻挡火势的蔓延。大火首先猛烈地吞噬着平坦的地区,继而烧到山上,随后又从山上烧到下面来,任何预防措施都赶不上延烧的速度。旧罗马城狭窄而又曲折的巷子、极不规则的街道皆助长了大火的快速蔓延。”大火在罗马连续燃烧了9天,全城14个区只有4个区幸免于难,3个区被彻底烧毁,其余7个区成了废墟。城市居民损失惨重。这次灾难比罗马过去所发生的任何一次火灾都更具毁灭性!

暴君尼禄利用罗马大火后留下的废墟,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华宫殿,命名为“黄金屋”。这座宫殿的出奇之处,并不在于那些司空见惯的高楼大厦,金雕玉砌,而在于野趣湖光,林木幽邃,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之美。塞维鲁斯和凯勒尔是这项工程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们精心设计,匠心别具,想以艺术之力量,强自然之不能。古代作家苏埃托尼乌斯曾详细地描述了“黄金屋”的壮观场面。他在《尼禄传》中这样写道:“殿的前厅是那样高大,里面可容一尊120罗尺高的尼禄巨像。殿的面积是如此之大,仅三排柱廊就有1罗里长。还有一个像海一样的池塘,周围的建筑物宛如一座座城市。旁边是乡村,装点着耕地、葡萄园、牧场和林苑。内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家畜和野兽。宫殿的其余部分全部涂金,并用宝石、珍珠贝壳装饰。餐厅装有旋转的象牙天花板,以便撒花,并设有孔隙,以便从上部洒香水。正厅呈圆形,像天空,昼夜不停地旋转。在浴池中,他让海水和黄绿色水长流不息。尼禄以这样的方式建成了宫殿,举行落成典礼时赞叹说:‘我终于有了像人一样的住所。’”

尼禄的奢侈和霸道不久就引起了民众的不满,罗马人民经常用一些打油诗来发泄他们对尼禄的愤懑,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整个罗马正在完全被宫殿吞并;赶快迁到维爱伊去,公民们!趁维爱伊还没有被划归宫殿”,由此反映了罗马民众对尼禄化公为私、贪图私利的强烈愤慨。

“黄金屋”的建造豪夺了罗马的大片土地,耗尽了罗马多年储存的国库,加速了尼禄自身的灭亡。68年,尼禄被推翻,弗拉维掌控政权,建立弗拉维王朝。弗拉维顺应民心,努力恢复罗马的安定与和平。其重要措施之一是把“黄金屋”废弃改造,在其部分建筑物之上建造了一座大竞技场。竞技场呈椭圆形,其环状基础用实心混凝土筑成,底座厚12米,宽50米,大直径为188米,约用了3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材料。场内可容纳8万观众。舞台除可表演角斗、斗兽外,还可灌水表演水战。外部分为三层,环以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的列柱。当时人称之为“哥罗赛姆”,意为庞然大物。传统认为,建造这一大竞技场共动用了4万奴隶,花了8年左右的时间。

大竞技场是罗马强大的象征。“只要古罗马大竞技场依然矗立,罗马就岿然不动。一旦大竞技场倒塌,罗马就不复存在;一旦罗马倒塌,世界也就行将结束。”这是中世纪学者比德(Bede,约673—735年)在其《颂书》里记录的一位基督教教徒的话,也是罗马人的普遍看法。大竞技场是罗马人的骄傲,它给罗马平民带来了分享胜利成果的喜悦,同时也给罗马征服者带来了无上的荣光。

野蛮的孟斐斯人(埃及人),不要再吹嘘

你们金字塔的奇迹;

亚述人(巴比伦人),此刻不要再盛赞

塞米拉米斯的花园!

……

往昔的所有奇迹

皆得让位于恺撒的大竞技场。

名誉之神将叙说这一杰作而替代其他的所有奇迹。

罗马人的成就感经马尔提阿利斯之诗而跃然纸上。

“黄金屋”和大竞技场同是1世纪60—70年代罗马的作品,它们建立在同一地区,但反映的立场却截然不同:一是为己造殿,供私人享用,彰显元首威严;一是为民所有,服务公民,展现公民主权。虽同属建筑,但其包含的政治理念也迥然有别。前为亡国之君所行,后为开国之君所为,其效果自不待言。正因如此,后来的罗马人对弗拉维大竞技场皆褒奖有加,而对尼禄的“黄金屋”却很少提及。或许每个民族也像每个人一样,都需要一点自己的面子。

图11 弗拉维大竞技场

[1] 与陈凤姑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