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仅仅是一座闻名遐迩的世界古都,也不只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段辉煌,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文明的标志,一种传统的渊源。在创造这种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西塞罗和维吉尔无疑起到了旗手的作用。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智慧,在吸收希腊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高扬自己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风貌,用自己的文字写下了拉丁民族的伟大诗篇,铸就了拉丁文学史上很难逾越的两座丰碑。
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是一位文学巨匠,罗马最著名的文学大师,他自觉地学习希腊文,从希腊的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西塞罗活了63岁,功勋卓著,成就斐然。他为我们留下了16部政治和哲学作品,58篇演说辞,800多封书信。他的文章文笔优雅,**四射,有如燎原之火,喷薄腾跃于整个田野,从不衰竭。同时代的恺撒曾赞美他:“是您给罗马带来了恩惠,罗马也因您而变得荣耀。您的功绩比那些最伟大的将军们合起来的功绩还要伟大、还要辉煌。因为增长人类的见识要比开拓罗马的疆域更显崇高、更有价值。”在他的身上,集聚着希腊前辈大师的众多优点,既有德谟斯提尼的力量、苏格拉底的智慧,又有柏拉图的博学和伊索克拉底的完美,当然,更有其出自自身的超人天赋。西塞罗不但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而且在发展拉丁文方面贡献卓著,他增加了拉丁语字汇,丰富了拉丁语的表述空间,凝练了许多富有弹性的哲学用语,使它一直成为西欧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标准的学术和文学术语。所以,罗马学者维勒伊乌斯·帕特尔库鲁斯说,只要“人类在大地上生息一日,光荣的西塞罗就一天也不会从他们的记忆中消逝”。
图10 西塞罗像
演说是西塞罗主要的成就之一。它起源于希腊,是年轻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重要手段。希腊人一向以善于演说为荣,但在西塞罗等人的努力下,罗马人的演说技巧远远超过了希腊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演讲的艺术性和感召力都发挥到了极致。与西塞罗同时代的希腊演说家阿波罗尼亚斯对此感慨万分,盛赞不已。他说:“西塞罗,我敬佩你,赞美你,但是我怜悯希腊。因为演说术和口才是希腊仅存的光荣,可现在这些光荣却由你转到了罗马。”在西塞罗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罗马人心胸的博大,又能体会到罗马人对知识的渴求。
诗歌是人类高尚精神的升华。在罗马,由于奥古斯都等人的提倡,诗歌一直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人们一般把学习和欣赏诗歌当作必要的人生修养,当作获取知识的方式,当作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维吉尔就是罗马诗坛上最耀眼的明星。
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年)是时代的大师,是罗马最负盛名的诗人。他歌唱田野,赞美牧场,颂扬领袖,以一部长达数十万字的民族和宗教史诗——《伊尼阿德》而名扬千秋。据载,《伊尼阿德》刚一传诵就获得巨大成功,被预言“比《伊利亚特》”更伟大的作品正在诞生。奥古斯都曾写信给维吉尔,恳求维吉尔“把初稿或其中任何部分”送给他看。他还亲自听了维吉尔给他的朗诵。维吉尔为整个时代树立了一座丰碑,一座可以和荷马比肩的丰碑。英国作家丁尼生曾写过《致维吉尔》一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你是逝去世纪之光,
像明星至今辉映幻渺幽晦的此岸;
你就是金枝,
在消失无踪的帝王、王国和黑影之间灿灿;
如今古罗马的广场已经沉寂,
君主的宫殿都已**然无存,
唯有你诗律的滚滚涛声,
永远发出罗马帝国的回音。
因为维吉尔唱出了古往今来人的嘴唇所能创造的最庄严的韵律,所以后人们都尊重他,都感谢他。中世纪的伟大诗人但丁曾这样写道:“你是我的导师,我的作品中给我赢得荣誉的美丽文风也来自你,你是唯一的源泉。”
岁月悠悠,光阴飞逝。两位大师虽然早已故去,但他们的英名却因其思想的不朽而永存。他们代表了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代表了他们所生活的那个世界,但他们又远远地超出了那个时代,超出了那个世界。这就是他们的价值,比泰山还重的价值。那些追求永生的人们或许能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一些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