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们的食品频频分化并不断发展的机会,中古以来,在日本被称为“sechi(节)”或是“节供(sekku)”。“节”是汉语,它被引进之前日本相关的古语尚不明了,也许就是冲绳或是九州南部的“折(ori)目(me)”,都意味着一年中的某种有分段意义的日子。而“供”即为饮食之意。按照古风,节日的食物首先要供奉神佛,这使得“供”的含义变窄了,其实直至今日,只要人在家中,没有不参加这一饮食的。自从出现了“五节供”这一不精确的用语,“sechi”一词也开始限定在过年的时候,于是其他正式饮食之日便没有了总称。但如今再恢复“节供”这一名称只能带来混乱,我先暂时称之为“正式饮食”,而除此之外的平日的饮食则称为“普通饮食”吧。也许以“晴(hare)”和“亵(ke)”来区分更好。在数量繁多的食品名目中,十有八九出自正式饮食的日子,虽然近年有些家庭对其区分不甚严格,在平日也制作并食用这些食品,但从前的普通饮食,都是既种类贫乏,也没有能引人注意的名称的。
谷物的食用分为粉食与粒食两种,并相互对立,这是藤原氏[4]提出的假说,我在此借用他的称呼。藤原氏认为这是普通饮食上的差别,并猜想其差别的基础来自民族构成的不同,至少现在的民间事实还无法充分支持这一假说。虽然有若干例外,平日的粉食,即使是在日本东北地区也并非普遍现象。我认为其理由一是制作上需要大量劳力,二是日本的风土并不适于谷粉的储藏。即使是这两种限制已经大为弛缓的今天,粉食也依然属于节日之食,“晴”与“亵”的差别,也大体与粉粒两种食用方法相对应。正式饮食的制作,要准备充足的人手,付出特别的劳力,因为人们认为这也是仪式的一部分。总之,粉食对日本人而言,并非是后来从外部学来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