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 / 1)

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见《阿英全集》第6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埃德蒙·R.利奇:《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杨春宇、周歆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艾莉斯·马利雍·杨:《像女孩那样丢球:论女性身体经验》,何定照译,台北:商周出版,2006。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从社会史到社会的历史》,见《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林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王章辉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艾田蒲:《中国之欧洲——从罗马帝国到莱布尼茨》上卷,许钧、钱林森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批判的导论》,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安东尼·伍迪维斯:《社会理论中的视觉》,魏典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B.B.维诺格拉多夫:《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彭楚南译,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6期。

巴森:《从黎明到衰颓:五百年来的西方文化生活》,郑明萱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6。

白涤洲:《介绍国语运动的急先锋——卢戆章》,载《国语周刊》第10、11、12期,1931年11月7日、11月14日、11月21日。

白莎:《官话、白话和国语——20世纪中国“国语”概念的出现》,见朗宓榭、费南山主编:《呈现意义:晚清中国新学领域》上册,李永胜、李增田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保罗·普吕瑟:《宗教的动力心理学》,宋文里译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

鲍明炜:《略论汉族共通语的形成和发展》,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6期。

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钱玄同日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著:《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远距民族主义》,见《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甘会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周玉鹏、胡秋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彼得·伯克:《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李霄翔、李鲁、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彼得·盖伊:《启蒙运动》下册,梁永安译,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

滨下武志:《朝贡和条约——谈判时代的海洋性亚洲和条约口岸网络,1800~1900》,见乔万尼·阿里吉、滨下武志、马克·塞尔登主编:《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马援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柄谷行人:《世界史的构造》,赵京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伯潜:《汉字的进化》,载《东方杂志》第21卷第4号,1924年2月25日。

博纳德·斯波斯基:《语言政策——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论题》,张治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博山:《全国初等小学均宜改用通俗文以统一国语议》,载《东方杂志》第8卷第3号,1911年5月23日。

卜正民、施恩德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陈城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补青:《论简易识字学塾》,载《直隶教育杂志》戊申年第15期,1908年10月25日。

蔡尔康:《书传音快字后》,见《万国公报》第99册,1897年4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蔡锡勇:《传音快字》,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

蔡元培:《新年梦》,见《俄事警闻》,1904年2月25日,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8年影印本。

曹伯韩:《方言的使用和研究》,见《通俗文化与语文》,重庆:读书出版社,1945。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1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2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曹达:《魏建功年谱》,载《文教资料》1996年第5期。

曹德和:《恢复“国语”名称的建议为何不被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中的探讨和思考》,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10期。

曹聚仁:《笔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曹述敬:《黎锦熙先生著作目录系年》,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曹述敬:《钱玄同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6。

岑麒祥编著:《语言学史概要》,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岑麒祥:《中国语在语言学上之地位》,载《统一评论》创刊号,1937。

岑仲勉:《考据举例》,见《两周文史论丛(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

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林曼红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长濑诚:《中国文学与用语》,朱自清译,见《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2。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陈达:《浪迹十年之行旅记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

陈独秀:《答胡适之》,见《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陈独秀(三爱):《国语教育》,见《安徽俗话报》第3期,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一日(1904年5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陈独秀:《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附言,载《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陈光垚:《老新党王小航先生》,见徐一士:《一士谈荟》,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陈光垚:《中国民众文艺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陈辉:《从泰西、海东文献看明清官话之嬗变——以语音为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陈辉:《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解析与认知》,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陈澧:《广州音说》,见《陈澧集》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陈力卫、曹南屏:《历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和越界——陈力卫教授访谈》,载《学术月刊》2012年第9期。

陈梦家:《关于汉字的前途——1957年3月22日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讲演》,见《梦甲室存文》,北京:中华书局,2006。

陈梦家:《书语》,载《国文月刊》第1卷第6期,1941年2月。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

陈培琛:《中国文字议》,载《庸言》第1卷第20号,1913年9月16日;第1卷第22号,1913年10月16日。

陈培丰:《殖民地台湾国语“同化”教育的诞生——伊泽修二关于教化、文明与国体的思考》,载《新史学》第12卷第1期,2001年3月。

陈平:《语言民族主义:欧洲与中国》,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陈虬:《论学堂报馆须相辅而行》,见刘时觉编:《温州近代医书集成》(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陈虬:《新字瓯文七音铎》,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

陈瑞洲、谢莺兴编:《方师铎先生学行年表初稿》,台中:东海大学,2000。

陈望道:《一种方言的语尾变化》,见《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陈望道:《中国拼音文字的演进》,上海:中国语文教育学会,1939。

陈仪:《福建省政府主席手令》,1938年2月22日,福建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档案,档案号:1-1-426。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1999。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陈原:《陈原语言学论著》第3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语言社会学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陈子善、张铁荣编:《周作人集外文》上集,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程巍:《语言等级与清末民初的“汉字革命”》,见刘禾主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彳亍(疑为桓力行):《我们要推行国府制定的新文字——“国语罗马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8。

仇志群:《台湾推行国语的历史和现状》,载《台湾研究》1994年第4期。

慈心:《标准语问题》,载《教育杂志》第13卷第6号,1921年6月20日。

崔明海:《光复初期台湾国语运动的开展及其社会影响》,载《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2期。

崔明海:《“国语”如何统一——近代国语运动中的国语和方言观》,载《江淮论坛》2009年第1期。

崔明海:《语言观念的变迁:北京语音如何成为近代国语标准音》,载《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崔明海:《制定“国音”尝试: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载《历史档案》2012年第4期。

村田雄二郎:《汉字简化浅论——另一个简体字》,见汪晖、王中忱主编:《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大木康:《庶民文化》,见森正夫、野口铁郎、滨岛敦俊等编:《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周绍泉、栾成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戴克敦:《论识字》,载《教育杂志》第1年第2期,1909年3月16日。

戴震:《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戴震:《经考附录》,见《戴震全书》第2册,合肥:黄山书社,1994。

德范克教授的朋友们:《追念John De Francis教授》,吴文超译,载《语文建设通讯》第92期,2009年4月。

德效骞:《论中国语言之足用及中国无哲学系统之故》,张荫麟译,载《学衡》第69期,1929年5月;载《辽宁教育月刊》第1卷第4期,1929。

丁安仪、郭英剑、赵云龙:《应该怎样称呼现代中国的官方语言?——从英汉对比看“汉语”、“普通话”、“国语”与“华语”等概念的使用》,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丁邦新:《〈李方桂全集〉总序》,见李方桂:《汉藏语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丁邦新:《中国语言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丁格尔:《丁格尔步行中国游记》,载《东方杂志》第9卷第6号,1912年12月1日。

丁韪良:《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恽文捷、郝田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丁晓先:《小学校教授白话文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24日。

丁晓先:《小学校教授白话文之研究》,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4日。

丁义华:《联合中国的法子》,载《大公报》,1910年5月26日。

洞若:《书报介绍:中国话写法拉丁化》,载《生活教育》第2卷第17期,1935年11月1日。

杜道生:《文字训诂与方言土语》,载《志学》第19、20期合刊,1945。

杜维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见《对话与创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杜亚泉:《论国音字母》,载《东方杂志》第13卷第5号,1916年5月10日。

杜亚泉:《论切音字母》,载《东方杂志》第9卷第5号,1912年11月1日。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E.萧:《中国语书法之拉丁化》,焦风译,载《国际每日文选》第12期,1933。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樊縯:《识字教育的基本问题》,载《乡村改造》第2卷第22期,1933年11月1日。

范发迪:《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袁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范祥善:《怎样教授国语》,载《教育杂志》第12卷第4期,1920年4月20日。

范雪:《电影“国语”与三十年代有声片》,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5期。

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

方维规:《语言与思辨——西方思想家和汉学家对汉语结构的早期思考》,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4期。

方以智:《通雅》(《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

方毅编:《国音沿革》,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方祖燊:《国语运动简史》,见《方祖燊全集》第6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芳:《读书问答·〈民众教育〉》,载《进修》第3卷第13、14期合刊,1934。

菲利普·佩迪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于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恭忠、李里峰、李霞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丰子恺:《劳者自歌(十二则)》,见《缘缘堂随笔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佛罗利安·库尔马斯:《文字、语言和认同性问题》,宋玲玲译,见王霄冰、迪木拉提·奥迈尔主编:《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弗雷德里克·巴斯主编:《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李丽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与《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合刊本),钱佼汝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福建省会暨永安县国语运动周筹备委员会:《呈请准予通令所属推行国语运动禁用方言由》,1944年4月26日,福建省档案馆藏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档案,档案号:2-11-12885。

福建省政府:《公务员及教职员应负普及国语责任,以后讲演及谈话,应均用国语以为民众表率》,1938年2月24日,福建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档案,档案号:1-1-426。

《福建省政府训令》(府秘甲报永字第02033号),1940年6月29日,福建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档案,档案号:24-2-192。

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傅崇矩编:《成都通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

傅婧、刘璐:《民族与语言——少数民族语文讲话之一》,载《中国语文》1952年第2期。

傅均:《改革汉字底意见》,见陈其一编:《中国新文字问题讨论集》第1辑,开封:河南省教育厅编辑处,1929。

傅兰雅:《佐治刍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傅懋勣:《傅懋勣先生民族语文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傅斯年:《汉语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谈》,载《新潮》第1卷第3号,1919年3月1日。

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载《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2月15日。

傅斯年:《怎么做白话文》,载《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1日。

傅振伦:《蒲梢沧桑——九十忆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第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

高本汉:《中国语言学研究》,贺昌群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1948。

高名凯:《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高名凯:《中国语的特性》,载《国文月刊》第41期,1946。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

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1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高旭:《惜字辨》,见高旭、高爕、高增原编,高铦、谷文娟整理:《〈觉民〉月刊整理重排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高友工:《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见陈国球、王德威编:《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高毓溥:《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之合流》,载《语文》第2卷第1期,1937年7月1日。

高元:《高元国音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格力高利·布鲁:《“中国”与近代西方社会思想》,见卜正民、格力高利·布鲁主编:《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古伟瀛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葛兆光:《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

葛兆光:《互为背景与资源——以近代中日韩佛教史为中心》,见《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葛兆光:《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见《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耿振生主编:《近代官话语音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孙军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谷山人:《易字通音以伸教化说》,载《中西教会报》第16期,1892年5月。

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胡鸿保、周燕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顾颉刚:《宝树园文存》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

顾颉刚:《宝树园文存》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

顾颉刚:《顾颉刚民俗论文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顾颉刚:《愚修录》,见《顾颉刚读书笔记》第9卷上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顾奎:《论今日亟宜多创浅易之白话日报》,载《时报》,1906年10月10日。

顾启:《〈魏建功年谱〉早期部分订补》,载《文教资料》2001年第6期。

顾实:《评国音字典例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1月24日。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

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的转型与困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广东省教育厅训令》(第366号),1930年3月20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档案号:5-2-47。

《广东省政府教育厅训令》(雨社卅六字第四○○四八号),1947年1月,广东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档案号:5-2-23。

《广东省政府教育厅训令》(云教社字第48312号),1944年6月23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民国广东省政府档案,档案号:5-2-23。

《广东省政府训令》(教字第28150号),1947年3月21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档案号:5-2-23。

郭后觉:《闽粤语和国语对照集》,上海:儿童书局,1938。

郭沫若、马叙伦、沈雁冰:《郭沫若、马叙伦、沈雁冰八月二十八日复毛主席信》,见《吴玉章文集》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郭绍虞:《中国语词之弹性作用》,见《语文通论》,上海:开明书店,1941。

郭惜龄:《写白话与用国音》,载《新青年》第6卷第6号,1919年11月1日。

郭豫才:《说文方言迻录后记》,载《河南博物馆馆刊》1936年第4期、第5期。

国人:《国音国语的讨论》,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6月15日、6月17日。

韩礼德:《语言与社会》,苗兴伟、董素蓉、赵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韩礼德:《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语言与意义的社会诠释》,苗兴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瀚:《小学国文读本须添国语说》,载《申报》,1909年8月23日。

何大安:《从中国学术传统论汉语方言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4分,1992。

何格恩:《说文里所见的方言》,载《岭南学报》第3卷第2期,1934。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

何容(老谈):《国语统一和方言》,载《国语周刊》第52期,1932年9月17日。

何容:《什么叫做“官僚的所谓国语”?》,载《国语周刊》第48期,1932年8月20日。

何容:《再论“官僚的所谓国语”》,载《国语周刊》第61期,1932年11月19日。

何伟亚:《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刘天路、邓红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何仲英:《为国音国语问题和陆费逵君商榷》,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4月1日。

何仲英:《中国方言学概论》,载《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1924年1月25日。

贺登崧:《汉语方言地理学》,石汝杰、岩田礼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洪瑞钊:《中国的语言学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10月29日。

胡明扬:《上海话一百年来的若干变化》,见《语言学论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胡明杨:《北京话“女国音”调查(1987)》,载《语文建设》1988年第1期。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胡绳:《文学创作上的用语——大众语:方言:拉丁化》,载《清华周刊》第42卷第9、10期合刊,1934。

胡绳:《新文字的理论和实践》,上海:大众文化社,1936。

胡适:《国语运动与文学》,载《晨报副刊》,1922年1月9日。

胡适:《卷头语》,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7期,1923年8月20日。

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胡适:《论短篇小说》,载《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载《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10月15日。

胡适:《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附言,载《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胡天月:《中国文字与ESPERANTO》,载《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8年11月15日。

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见《胡先骕文存》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胡以鲁:《国语学草创》,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胡以鲁:《原乱(民族心理观)》,载《庸言》第2卷第5号,1914年5月5日。

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2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胡愈之:《胡愈之文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胡愈之:《新文字运动的危机》,载《生活日报周刊》第1卷第9期,1936年8月。

胡政之:《〈塞上行〉序》,见《胡政之文集》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胡珠主编:《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胡梓方:《竞业旬报发刊辞》,载《寰球中国学生报》第3期,1906年10月。

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华超:《什么叫做言语学?》,载《教育杂志》第13卷第6期,1921年6月20日。

华通斋:《改良文字会之缘起》,载《直隶教育杂志》丁未年第8期,1907年6月25日。

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黄侃致杨树达,见杨逢彬整理:《积微居友朋书札》,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黄克武:《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

黄通口述,陆宝千采访,郑丽榕记录,沈怀玉、魏秀梅整理:《黄通口述自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黄晓蕾:《注音字母:民国时期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见周庆生主编:《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增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黄药眠口述,蔡彻撰写:《黄药眠口述自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黄英哲:《魏建功与光复后台湾国语运动(1946—1948)》,见刘柏林、胡令远编:《中日学者中国学论文集——中岛敏夫教授汉学研究五十年志念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黄泽人:《国语到底怎么样进行》,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6月29日。

黄遵宪:《日本国志》,见《黄遵宪全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

霍大同:《无意识像汉字那样构成的——无意识的剖理》,见霍大同主编:《精神分析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霍利·汉密尔顿-布利克利:《语言哲学与〈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见A.布雷特、詹姆斯·塔利、H.H.布利克利主编:《重思〈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胡传胜、邵怡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洪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季纯:《谈方言演剧》,见孙晓忠、高明编:《延安乡村建设资料》第4册,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伽达默尔:《语言的表达力》,见《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徐家祯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江谦:《小学教育改良刍议》,载《申报》,1910年10月29日、10月31日、11月1日。

蒋凤五:《国音电报成功记》,载《东方杂志》第23卷第2号,1926年1月25日。

蒋介石:《吴敬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见曾景忠编注:《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北京:团结出版社,2010。

《教育部公布读音统一会章程令》,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教育部公函,1939年1月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0。

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国音常用字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国民政府推行注音符号述略》,北平: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1931。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中华新韵》,上海:正中书局,1947。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国语推行委员会推进国语教育计划》(稿),日期不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会务报告》,1940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84。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推行国语教育计划(复中央设计局教育组)》,日期不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85。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国语推行重要法令》,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1942。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订定推行国语教育方案请讨论案》(文稿),日期不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301。

《教育部训令》(参字第1981号),1931年11月25日,辽宁省档案馆藏热河都统公署档案,档案号:JC23-1-29722。

《教育部训令》(参字第50122号),1945年10月4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档案号:5-2-64。

《教育部训令》(参字第50122号),1945年10月4日,陕西省档案馆藏国立西北大学综合卷,档案号:67-5-368。

《教育部咨文(民治一年咨第廿九号)》,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省长公署档案,档案号:JC10-1-22074。

杰弗里·帕克:《城邦——从古希腊到当代》,石衡潭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金克木:《文化三型·中国四学》,见《中国文化老了吗?》,北京:中华书局,2016。

金尼阁:《西儒耳目资》上册,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金岳霖:《金岳霖的回忆》,见刘培育主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景昌极:《中国语文法新探要略》,载《东方与西方》第1卷第1期,1947。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瞿秋白(笑峰):《笑峰乱谈》,载《北斗》第1卷第2期,1931。

娟:《作家的方言》,载《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1期,1931。

俊如:《国语跟国耻》,载《国语报》第2期,1926年6月11日。

卡尔·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黄煜文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1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2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上册,北平:文化学社,1931。

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柯娇燕:《书写大历史:阅读全球的第一堂课》,刘文明译,新北:广场出版,2012。

可轩:《国耻篇》,载《东方杂志》第1卷第10号,1904年12月1日。

克利福德·格尔茨:《何为第三世界革命?》,见《斯人斯世——格尔茨遗文集》,甘会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克利福德·格尔兹(即克利福德·格尔茨):《整合式革命:新兴国家里的原生感情与公民政治》,见《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郭于华、李彬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克洛德·海然热:《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张祖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最早上书倡议实行拼音文字的林辂存》,见《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成都:巴蜀书社,2004。

孔颖达:《周易正义》,见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第1册,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

况正兵、解旬灵整理:《林传甲日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14。

劳乃宣:《候补京堂劳乃宣奏进呈简字谱录折》,载《申报》,1908年8月30日。

劳乃宣:《简字谱录》,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劳乃宣:《论简字学堂办法事》,载《中外日报》,1906年4月27日。

劳乃宣致王国维,见马奔腾辑注:《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劳乃宣:《中国速记字谱序》,见《桐乡劳先生(乃宣)遗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劳乃宣:《奏请于简易识字学塾内附设简字一科并变通地方自治选民资格折》,载《申报》,1910年1月28日。

乐嗣炳:《“豆芽字母”和“通字”(下)》,载《语文建设》1962年第10期。

乐嗣炳:《国语概论》,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时间不详。

乐嗣炳:《国语学大纲》,上海:大众书局,1935。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雷孜智:《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尹文涓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黎锦晖:《国语在东南各省的发展》,载《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日。

黎锦熙编:《国语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黎锦熙:《从汉语的发展过程说到汉语规范化》,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9期。

黎锦熙:《发刊辞》,载《国语周刊》第1期,1931年9月5日。

黎锦熙:《国语“不”统一主义》,载《国语周刊》第127期,1934年3月3日;第128期,1934年3月10日。

黎锦熙:《国语“不”统一主义》,载《文化与教育》第5期,1933年12月31日;第6期,1934年1月10日;第7期,1934年1月12日。

黎锦熙:《国语的标准语与“话法”》,载《教育杂志》第13卷第6号,1921年6月20日。

黎锦熙:《国语三大纲及国音之五大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0月14日。

黎锦熙:《国语新文字论》,载北平师范大学《文史丛刊》第1期(抽印本),1949。

黎锦熙:《国语学大概》,载《晨报副刊》,1922年12月31日。

黎锦熙:《国语学讲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黎锦熙:《国语中“八十分之一”的小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2月19日、2月25日。

黎锦熙:《汉字革命军前进的一条大路》,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7期,1923年8月20日。

黎锦熙:《京音入声字谱》,载《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1924年1月25日。

黎锦熙、黎锦晖、汪怡联署:《请组织“国语罗马字委员会”案》(钱玄同提案),载《晨报副刊》,1923年9月13日。

黎锦熙:《刘复〈国语问题中一个大争点〉书后》,载《晨报副刊》,1922年4月5日。

黎锦熙:《论“拉丁化的中国字母”》,载《青年文化》第3卷第5期,1936年4月。

黎锦熙:《论全国方言研究调查之重要及其工作》,载《甘肃教育》第4卷第19、20期合刊,1942。

黎锦熙:《拟请设立方言研究调查工作机构意见案》,1942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84。

黎锦熙:《钱玄同先生传》,见沈永宝编:《钱玄同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黎锦熙:《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载《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会刊》第2期,1926年3月。

黎明编:《国语文法》,上海:中华书局,1936。

黎元洪:《大总统演说词》,载《晨报副刊》,1922年12月22日。

黎泽渝:《黎锦熙先生年谱》,载《汉字文化》1995年第2期。

李葆嘉:《中国语言文化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李方桂:德范克《中国的民族主义及语言改革》书评,见《汉藏语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李方桂:《李方桂先生口述史》,王启龙、邓小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李培德:《禁与反禁——1930年代处于沪港夹缝中的粤语电影》,见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李奭学:《近代白话文·宗教启蒙·耶稣会传统——试窥贺清泰及其所译〈古新圣经〉的语言问题》,见《明清西学六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李奭学:《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明末耶稣会古典型证道故事考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李叔同:《李叔同和上海格致书院征答题》,见《李叔同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李思纯:《汉字与今后的中国文字》,见《李思纯文集·论文小说日记卷》,成都:巴蜀书社,2009。

李思纯:《语言学方法论》,载《改造》第4卷第7期,1922。

李提摩太:《新字述略》,见《万国公报》第114册,1898年7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李天纲编校:《万国公报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李孝定:《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李孝悌:《清末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0—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李训铎:《论简字学堂之弊》,载《时报》,1907年5月3日。

李渔:《闲情偶寄》,见《李渔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李宇明:《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见王铁琨、王奇、沙宗元编:《一生有光——周有光先生百年寿辰纪念文集》,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李运博:《中日近代词汇的交流——梁启超的作用与影响》,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李中昊编:《文字历史观与革命论》,北平:国语罗马字促进会,1931。

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王春华、祖国霞、魏万磊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力捷三:《闽腔快字》,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梁启超(任公):《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见《清议报》第95册,1901年10月22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

梁容若:《黎锦熙先生与国语运动》,载《文史精华》1996年第4期。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廖立勋:《实用国音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

廖平:《文字源流考》,见《廖平全集》第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廖平:《中华大字典序文》,载《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2期,1915年5月20日。

廖仲恺致胡适函,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

林焘:《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见《林焘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林焘:《从官话、国语到普通话》,载《语文建设》1998年第10期。

林·亨特:《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汪珍珠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林砺儒:《林砺儒先生的意见》,载《教育杂志》第25卷第5期,1935年10月。

林:《拼音文字问题解答(第一次)》,载《时代日报·新语文》,1947年6月11日。

林士铉:《〈满蒙汉合璧教科书〉与清末蒙古教育改革初探》,载《辅仁历史学报》第32期,2014年3月。

林士一:《国语罗马字呢,还是拉丁化新文字呢?——答黎锦熙先生的〈论“拉丁化的中国字母”〉》,载《青年文化》第3卷第5期,1936年4月。

林万里:《罗氏教育计画驳议》,载《时报》,1907年8月15日。

林语堂(林玉堂):《林玉堂启事》,载《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1月21日、1月22日。

林语堂(林玉堂):《研究方言应有的几个语言学观察点》,载《歌谣·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

林语堂:《提倡方言文学》,载《宇宙风》第4期,1935。

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铃木贞美:《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魏大海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凌远征:《新语文建设史话》,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本。

刘本龄:《华商国语研究会小启》,载《南洋群岛商业研究会杂志》第3期,1910。

刘大白:《白屋文话》,上海:世界书局,1929。

刘大白:《文字学概论》,上海:大江书铺,1933。

刘复:《国语问题中的一个大争点》,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6期,1922年7月。

刘复:《国语运动略史提要》,载《晨报副刊》,1925年6月1日。

刘复:《四声实验录提要》,载《晨报副刊》,1922年4月27日。

刘复:《语言的进化》,载《晨报副刊》,1926年12月13日。

刘复:《中国文法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39。

刘光蕡:《改设学堂私议》,见《刘光蕡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杨立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刘节:《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新途径》,载《说文月刊》第3卷第1期,1941年8月15日。

刘进才:《语言文学的现代建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再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

刘进:《谈民族共通语》,载《中国语文》1953年第12期。

刘孟扬:《中国音标字书》,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刘迺隆:《读“方言与新字”》,载《国文月刊》第26期,1944。

刘儒编著:《国语教学法讲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载《警钟日报》,1904年4月26日。

刘师培:《新方言后序一》,见《章太炎全集》第7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刘时觉主编:《温州近代医书集成》(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刘崧甫:《论简字为识字捷法宜由军队试行》,载《时报》,1907年9月25日、10月4日。

刘熙载:《说文叠韵》,见《刘熙载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刘晓南:《朱熹与宋代方音》,见《汉语历史方言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刘永华:《清代民众识字问题的再认识》,载《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2期。

刘泽先:《普通话和标准音》,载《中国语文》1954年第5期。

刘铮云:《乡地保甲与州县科派——清代的基层社会治理》,见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

柳凤运、陈原:《对话录:走过的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卢戆章:《北京切音教科书》,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卢戆章:《变通推原第二章》,见《万国公报》第81册,1895年10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卢戆章:《变通推原说》,见《万国公报》第78册,1895年7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卢戆章:《三续变通推原说》,见《万国公报》第82册,1895年11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卢戆章:《四续变通推原说》,见《万国公报》第85册,1896年2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

卢戆章:《中国切音字新说》,见《万国公报》第93册,1896年10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卢文弨:《声音发源图解序》,见《抱经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卢毅:《钱玄同与近代语言文字改革》,载《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鲁国尧:《台湾光复后的国语推行运动和〈国音标准汇编〉》,载《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

鲁迅:《鲁迅全集》(编年版)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鲁迅:《鲁迅全集》(编年版)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鲁迅:《鲁迅全集》(编年版)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鲁迅:《鲁迅全集》(编年版)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陆殿扬:《从语言学检讨汉字拉丁化》,载《教育通讯》(汉口)第23期,1938。

陆费逵:《国语国音和京语京音》,载《中华教育界》第10卷第9期,1921。

陆费逵:《论设字母学堂》,见《教育文存》第3卷,上海:中华书局,1922。

陆费逵:《论中央教育会》,载《教育杂志》第3年第8期,1911年10月1日。

陆费逵:《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载《教育杂志》第1年第1期,1909年2月15日。

陆费逵:《我对于国音国语的意见》,见《陆费逵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11。

陆费逵:《小学校国语教授问题》,见《陆费逵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陆基、钱玄同、黎锦熙、秦凤翔、马国英联署:《请教育部令全国学校使用新文字案》(黎锦晖提案),载《晨报副刊》,1923年9月13日。

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陆为震:《近年来我国交通之进展及其计划》,载《东方杂志》第27卷第12号,1930年6月25日。

陆衣言编:《黎锦熙的国语讲坛》,上海:中华书局,1923。

陆以湉:《冷庐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97。

陆胤:《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陆志韦:《汉语语法论序》,见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1948。

陆志韦:《目前所需要的文字改革》,载《观察》第4卷第9期,1948年4月24日。

路康乐:《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王琴、刘润堂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吕叔湘:《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汉字改革一夕谈》,见《吕叔湘文集》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吕叔湘、王海棻编:《〈马氏文通〉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吕叔湘:《文言和白话》,见《吕叔湘文集》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吕思勉:《论文史》,见《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吕思勉:《文字学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罗伯特·迪克森:《语言兴衰论》,朱晓农、严至诚、焦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罗伯特·沃迪:《修辞术的诞生:高尔吉亚、柏拉图及其传人》,何博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罗常培:《国音字母演进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罗常培(罗莘田):《语言学在云南》,载《边政公论》第2卷第9、10合期,1943。

罗常培:《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3分,1930。

罗常培:《中国方音研究小史》,载《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1934年4月1日。

罗常培:《中国音韵学的外来影响》,载《东方杂志》第32卷第14号,1935年7月16日。

罗家伦:《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见《逝者如斯集》,北京:中华书局,2014。

罗威廉:《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陈乃宣、李兴华、胡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罗伊·麦德维杰夫:《斯大林与语言学——苏联学术史的一个片段》,刘显忠编译,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1期。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见《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罗志田:《整理国故与文学史研究——跋胡适的一封信》,见《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M.B.戈尔巴涅夫斯基:《世初有道:揭开前苏联尘封50年的往事》,杜桂枝、杨秀杰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马超俊、傅秉常口述,刘凤翰等整理:《马超俊、傅秉常口述自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马建忠:《〈马氏文通〉后序》,见吕叔湘、王海荣编:《〈马氏文通〉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马森:《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杨德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马学磊:《语言中的政治: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马忠文:《维新志士王照的“自首”问题》,见《晚清史事与人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麦孟华(伤心人):《论中国国民创生于今日》,见《清议报》第67册,1900年12月22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毛秋白:《论方言》,载《青年界》第2卷第5期,193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茅盾(止敬):《问题中的大众文艺》,见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梅光迪:《致胡适信四十六通》,见《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梅维恒:《佛教与东亚白话文的兴起:国语的产生》,王继红、顾满林译,见朱庆之编:《佛教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蒙启谟:《读音统一会会员蒙启谟等提议》,载《中华教育界》第2卷第5期,1913年5月15日。

孟森:《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大事记》,载《东方杂志》第5年第8号,1908年9月。

孟森:《宪政篇》,载《东方杂志》第6年第1号,1909年2月15日。

梦幻:《论破坏共和之五大害》,载《大公报》,1912年4月22日。

米·瓦·阿列克谢耶夫:《1907年中国纪行》,阎国栋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缪钺:《缪钺全集》第1卷上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缪钺:《缪钺全集》第1卷下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缪钺:《缪钺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第2版),王重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耐烦:《论拉丁化新文字》,载《时代日报·新语文》副刊,1947年6月11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倪海曙编:《中国语文的新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

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概论》,上海:时代出版社,1949。

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编年纪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1979。

倪海曙:《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纪事》,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倪海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切音字运动)编年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倪海曙:《中国拉丁化运动简表》,上海:中国拉丁化书店,1941。

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

倪贻德:《记几个美术青年》,见《倪贻德艺术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聂绀弩:《世界主要语言中没有中国语言》,见《聂绀弩杂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聂绀弩:《语言·文字·思想》,上海:大风书店,1937。

聂鸿音:《从文字发展史看汉字的现状与前途》,载《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聂丽·米兹、德米特里·安洽:《中国人在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篇章(1870~1938年)》,胡昊、刘俊燕、董国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欧理德:《哈华德大书院监院欧理德复函》,见森有礼编:《文学兴国策》,林乐知、任廷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8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9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帕尔塔·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一种衍生的话语?》,范慕尤、杨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