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潘悟云、邵敬敏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语言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裴特生:《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校订本),钱晋华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彭春凌:《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章太炎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论争(1906—1911)》,载《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彭翼仲:《语言合文字不同的病根》,载《京话日报》第221号,1905年4月1日。
彭泽陶:《中国语文嬗变论》,出版地不详,1944。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下册,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平田昌司:《文化制度和汉语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蒲丰彦:《寻觅下层民众的书面语言——清末至民国》,鞠霞译,见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现代中国区域研究项目编:《当代日本中国研究》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齐同:《大众文谈》,载《现实》第4期,1939年9月15日。
齐万:《怎样教文盲的新文字》,载《生活教育》第3卷第7期,1936年6月1日。
钱大昕:《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钱基博等:《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钱穆:《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见《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钱穆:《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见《中国文学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钱玄同、陈独秀:《通信》,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1日。
钱玄同:《对于许锡五君的“国语字母钢笔书写法”说的话》,载《晨报副刊》,1923年10月2日。
钱玄同:《对于朱我农君两信的意见》,载《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10月15日。
钱玄同:《革新文学及改良文字》附言,载《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8月15日。
钱玄同:《各省名称的罗马字写法》,载《国语周刊》第8期,1931年10月24日。
钱玄同:《国语罗马字》,载《语丝》第59期,1925年12月28日。
钱玄同:《〈国语周刊〉发刊辞》,载《国语周刊》第1期,1925年6月14日。
钱玄同:《汉字革命》,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7期,1923年8月20日。
钱玄同:《记数人会(1)》,载《国语周刊》第21期,1925年11月1日。
钱玄同:《〈教育今语杂志〉章程》,见汤志钧编:《陶成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钱玄同、黎锦熙:《钱玄同黎锦熙致蒋梦麟书》,载《语丝》第4卷第52期,1930年1月7日。
钱玄同:《刘复〈四声实验录提要〉附记》,载《晨报副刊》,1922年4月27日。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3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5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6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钱玄同:《为什么要提倡“国语罗马字”?》,载《新生》第1卷第2期,1926年12月24日。
钱玄同:《写白话与用国音》附言,载《新青年》第6卷第6号,1919年11月1日。
钱玄同:《新著国语发音学序》,见汪怡:《新著国语发音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钱玄同:《以公历一六四八年岁在戊子为国语纪元议(与黎锦熙、罗常培书)》,载《国语周刊》第77期,1933年3月18日。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载《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钱玄同:《中国文字与Esperanto》附言,载《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8年11月15日。
钱玄同:《注音字母与现代国音》,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1期,1922年2月20日。
钱绎:《方言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91。
乔治·斯坦纳:《K》,见《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李小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秦德祥、钟敏、柳飞等记录整理:《赵元任 程曦吟诵遗音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秦凤翔:《比较实验国语正音法》,上海:中华书局,1922。
秋阳:《对于中央教育会之意见》,载《申报》,1911年7月20日。
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见《时务报》第61册,1898年5月20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与《强学报》合刊)。
裘锡圭、沈培:《二十世纪的汉语文字学》,见刘坚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屈勒味林(通译屈维廉):《英国史》上册,钱端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R.H.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许德宝、冯建明、胡明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热河道道尹公署训令》第588号,1921年3月31日,辽宁省档案馆藏热河都统公署档案,档案号:JC23-1-30820。
《热河都统公署训令》第471号,1920年5月,辽宁省档案馆藏热河都统公署档案,档案号:JC23-1-7837。
任鸿隽:《新文学问题之讨论》,载《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8月15日。
任重编:《文言、白话、大众话论战集》,上海:民众读物出版社,1934。
阮桂君:《民国时期国语的传播》,载《长江学术》2007 年第 3 期。
阮桂雅:《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教学课本和教育学》,王菊译,见《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8辑,北京:中华书局,2003。
萨孟武:《学生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桑兵:《文与言的分与合——重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载《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章太炎全集》第7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邵荣芬:《切韵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
申小龙:《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20世纪中国语言学思辨录》,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沈步洲:《言语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沈敦和:《统一方言说略》,载《寰球中国学生报》第1期,1906年6月。
沈恩孚:《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开会辞(二)》,载《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会刊》第2期,1926年3月。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
沈国威:《日语难吗?——以近代初识日语的中国人为说》,见《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第43辑,2010年4月。
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
沈兼士:《征集方言之方法》,载《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6月25日。
沈韶和:《新编简字特别课本》,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沈学:《节录致卢戆章先生第三函》,见《万国公报》第98册,1897年3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沈学:《沈子新字书自叙》,见《知新报》第66期,1898年9月26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
沈学:《盛世元音》,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
沈颐:《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载《教育杂志》第1年第1期,1909。
沈毓桂(古吴居士):《西士论中国语言文字》,见《万国公报》第15年第708卷,1882年9月30日;亦见《万国公报》第52册,1893年5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施効人:《方言写作与国语统一(上)》,载《现代教学丛刊》第4期,1948。
施翊之:《中国语言不宜拼音吗》,载《时代日报》,1947年5月28日。
石灵:《怎样研究和记录方言》,载《生活教育》第3卷第9期,1936年7月1日。
石室:《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意义》,载《时代日报·新语文》,1947年6月11日,第6版。
史蒂芬·平克:《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欧阳明亮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史亮:《戏剧下乡之方言问题》,载《抗敌戏剧》第2卷第3、4合期,1939。
市川勘、小松岚:《百年华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舒风:《跟俞敏同志谈谈》,载《时代日报·新语文》,1947年8月13日。
斯特拉斯曼:《经济学故事与讲故事者的权力》,见麦克洛斯基等:《社会科学的措辞》,许宝强、刘健芝、罗永生等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四川大学史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
《四川省会警察局为非常时期各旅馆有关及应遵办事项布告》,成都市档案馆藏民国时期成都市政府档案,档案号:93-2-2759。
宋教仁:《宋教仁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宋育仁:《采风记》,光绪丁酉年(1874)夏成都刻本。
苏易:《书同邑卢君切音字书后》,见《万国公报》第84册,1896年1月,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影印本。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孙伏园:《国语统一以后》,载《国语周刊》第27期,1925年12月13日。
孙浚源:《我对于国语运动的四个绝大希望》,载《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会刊》第2期,1926年3月。
孙藜:《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孙锵鸣:《孙锵鸣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孙延钊:《瑞安五黄先生系年合谱》,见《孙延钊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孙毓修:《图书馆》,载《教育杂志》第2年第9期,1910年10月12日。
孙中山:《建国方略》,见《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
Sy Wenwei:《选举国大代表,百分之八十人民的文字呢?》,载《时代日报·新语文》,1947年9月24日。
T.C.色拉泽尼泽:《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楚图南译述,载《中国语文》1952年第2期。
《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对于教育部招开远东区基本教育会议准备会提出关于中国普遍推行国语教育意见书》,1947年7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国语运动纲领》,日期不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谭嗣同:《仁学》,见《谭嗣同全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
潭渔隐:《汉文拼音自序》,载《时报》,1909年6月26日、6月29日、7月6日。
汤尔和(汤调鼎):《公教育说》,载《新世界学报》壬寅年第1期,1902年9月2日。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德刚:《国语·方言·拉丁化》,见《胡适杂忆》,北京:华文出版社,1990。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陶行知:《对于上海市普及初步教育之意见》,载《生活教育》第2卷第7期,1935年6月1日。
陶行知:《徽州推行平民教育办法》,见《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陶行知:《怎样写大众文》,载《生活教育》第2卷第19期,1935年12月1日。
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天池:《再论化除满汉畛域之办法》,载《时报》,1907年8月14日。
田廷俊:《拼音代字诀》,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拓牧:《中国文字拉丁化全程》,上海:生活书店,1939。
Usojev:《苏联各民族文字拉丁化与汉字书法拉丁化》,冈林译,见文逸编著:《语文论战的现阶段》,上海:天马书店,1934。
瓦尔特·米尼奥罗:《文艺复兴的隐暗面:识字教育、地域性与殖民化》,魏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汪承烈修,邓方达纂:(民国)《宣汉县志》卷16“礼俗”,1931年石印本。
汪德迈:《中国思想的两种理性:占卜与表意》,金丝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汪国镇编著:《文字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2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汪精卫:《民族的国民》,见《民报》第1号,1905年10月20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
汪康年:《上政府说帖》,见《汪康年文集》下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汪荣宝:《法言义疏》,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91。
王鏊:《震泽长语》,见王鏊、王禹声:《震泽先生别集》,北京:中华书局,2014。
王炳耀:《拼音字谱》,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影印本。
王东杰:《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王东杰:《“价值”优先下的“事实”重建:清季民初新史家寻找中国历史“进化”的努力》,载《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王东杰:《口头表达与现代政治:清季民初社会变革中的“言语文化”》,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12期。
王东杰:《中国近代文化的“声音转向”与知识革命》,见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丛书编委会主编:《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第1辑《感官媒介与认知方式的转变: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王尔敏:《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王尔敏:《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之自觉及国语运动》,见《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主编:《傅斯年遗札》第1卷.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1。
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主编:《傅斯年遗札》第2卷.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1。
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主编:《傅斯年遗札》第3卷.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1。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兼论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2。
王汎森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王风:《晚清拼音化与白话文运动催发的国语思潮》,见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1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见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王古鲁:《言语学通论》,上海:世界书局,1930。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见《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王国维致沈兼士,见《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
王建忠:《蔡锡勇的〈连环帐谱〉》,载《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王景春:《国音电报新法》,载《东方杂志》第27卷第8号,1930年4月20日。
王敬时:《评教育杂志“国语号”》,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7月5日。
王均:《介绍〈广东人学习国语法〉》,见《王均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王柯:《民族主义与近代中日关系:“民族国家”、“边疆”与历史认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5。
王理嘉:《从官话到国语和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发展》,载《语文建设》1996年第6期。
王力:《江浙人学习国语法》,上海:正中书局,1947。
王力:《论汉族标准语》,载《中国语文》1954年第6期。
王力:《漫谈方言文学》,载《岭南大学校报》第38期,1948年10月10日。
王力:《王力文集》第20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王力:《中国文法欧化的可能性》,载《独立评论》第198号,1936年4月26日。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铭铭:《“在历史的垃圾箱中”》,见《漂泊的洞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王念孙:《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3。
王璞:《注音字母国语讲义(师范用)》,北京:注音字母书报社,1919。
王仁堪:《戒饬士子论》,见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吴晓峰、王勇评注:《晚清循吏王仁堪文献评注》,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6。
王世儒编:《蔡元培日记》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韬:《弢园文新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王宪明:《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献唐致傅斯年,转引自张书学、李勇慧:《新发现的傅斯年书札辑录》,见《近代史资料》总第91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王小林:《从汉才到和魂:日本国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
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王照:《小航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
王中忱、刘晓峰主编:《东亚人文》第1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王中江:《中日文化关系的一个侧面——从严译术语到日译术语的转换及其缘由》,载《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威廉·汤姆逊:《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黄振华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维克多·克莱普勒:《第三帝国的语言: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印芝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卫斐列:《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顾钧、江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魏建功:《“到底怎么样?”》附记,载《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卷第3期,1925。
魏建功:《魏建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魏建功(张洵如):《“国语运动在台湾的意义”申解》(“国语问题小丛书”第一种),台北现代周刊社印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301。
温端正:《陈虬和他的〈新字瓯文〉——纪念陈虬逝世六十周年》,载《语文建设》1963年第Z1期。
温海波:《识字津梁:明清以来的杂字流传与民众读写》,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
温锡田:《国语广播讲义》,载《国语周刊》第194期,1935年6月15日。
温锡田:《中国之罗马字拼音流变述略》,载《国语周刊》第136期,1934年5月5日,第1版。
文廷式:《罗宵山人醉语》,见《文廷式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
文字改革出版社编:《1913年读音统一会资料汇编》,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文字改革出版社(实为倪海曙)编:《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闻心:《大众语运动的几个问题(上)》,载《新生周刊》第1卷第23期,1934年7月14日。
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载《教育杂志》第4卷第6号,1912年9月。
吴国坤:《语言、地域、地缘政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泰??电懋的都市喜剧》,见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吴锦娟:《民初读音统一会与注音字母》,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吴蒙:《学究新谈》,见董文成、李勤学主编:《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第14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吴汝纶:《吴汝纶全集》第3册,合肥:黄山书社,2002。
吴晓峰:《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吴亚伯:《驳方叔远君“我之注音字母观”》,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1日。
吴研因:《为陆起华君再评教学和同志诸君的研究》,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4日。
吴义雄:《〈中国丛报〉与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吴玉章、黎锦熙:《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汉语拼音字母的总结》,载《文字改革》1958年第1期。
吴玉章:《吴玉章文集》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吴稚晖:《答评国音字典例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1月28日。
吴稚晖等:《全国国语教育协会缘起》,日期不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4。
吴稚晖:《二百兆平民大问题最轻便的解决法》,载《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1924年1月25日。
吴稚晖先生全集编纂会编:《吴稚晖先生全集》第5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9。
吴稚晖:《注音字母》,载《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3月15日。
Wardhaugh,Ronald,“Language and Identity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见林精华、Ken Henshall、Xiao Hong主编:《民族认同和语言表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西蒙·冈恩:《历史学与文化理论》,韩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席上珍:《文字非学问说》,载《妇女时报》第12期,1914年1月10日。
虾名良亮:《以对宋平子新字的历史定位为中心——关于江南知识分子的日本趣味》,见高柳信夫编著:《中国“近代知识”的生成》,唐利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夏俊霞:《王照与官话合声字母的创行》,载《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夏晓虹:《诗界十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向楚等:《巴县县志》第2册,台北:学生书局,1967年影印本。
向在凇:《前川大文学院长向楚》,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成都文史资料》总第19辑,成都,四川成都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萧家霖(?):无题底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4。
萧乾:《梦之谷》,见《萧乾选集》第1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萧乾:《萧乾回忆录》,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谢远涵:《御史谢远涵奏请学部编定小学国语教科书片》,载《大公报》,1908年11月16日。
邢岛:《读音统一会公定国音字母之概说》,载《东方杂志》第10卷第8号,1914年2月1日。
邢岛:《改革文字意见书》,载《东方杂志》第9卷第7号,1913年1月2日。
邢公畹:《再版序言》,见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徐秉愉:《正位于内——传统社会的妇女》,见杜正胜主编:《吾土与吾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6。
徐梵澄:《孔学古微》,李文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徐瑞岳编著:《刘半农年谱》,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段注》,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90。
许维遹:《登州方言考略》,见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编:《语言与文学》,上海:中华书局,1937。
许倬云:《多样的现代性》,见《知识分子:历史与未来——许倬云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1。
薛祥绥:《中国言语文字说略》,载《国故》第4期,1919。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雅克·杜加斯特:《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欧洲文化生活》,黄艳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严桢:《语言科教授利用留声机略说》,载《中华教育界》第3卷第3期,1915年3月15日。
颜惠庆:《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吴建雍、李宝臣、叶凤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颜逸明:《颜逸明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杨邦超:《时评》,载《通问报》第241期,1907。
杨芬、钱玄同:《通信·方言文学》,载《国语周刊》第10期,1925。
杨慧:《“口语”乌托邦与国家想象——论瞿秋白的汉字批判与国语批判》,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杨联陞:德范克《中国的民族主义及语言改革》书评,见《汉学书评》,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杨曼青:《看画报之益》,见《旧京醒世画报》第12期,1909年12月13日,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
杨琼、李文治:《形声通》,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杨融怀:《读青田刘君论简字为识字捷法宜由军队试行书后》,载《时报》,1907年11月18日。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杨兴梅:《身体之争: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历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杨秀清:《奉天讨胡檄》,见郑振铎编:《晚清文选》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杨益豫等纂:(同治)《新繁县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见清华国学院编:《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姚华:《翻切今纽六论》,见《弗堂类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姚寄人:《中国文字与Esperanto》,载《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8年11月15日。
姚锡光:《姚锡光江鄂日记(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2010。
姚小平:《17—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由观生:《论国语统一之关系及统一之法》,载《大公报》,1904年10月28日、10月29日、10月30日。
叶宝奎:《民初国音的回顾与反思》,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叶籁士:《拉丁化概论》,上海:天马书店,1935。
伊安·汉普歇尔-蒙克:《引论: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见《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宜兴:《庸言知旨》第1册,光绪十七年(1891)满汉合璧抄本。
以赛亚·伯林:《乌托邦观念在西方的衰落》,见《扭曲的人性之材》,岳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易顺豫:《江西易大令顺豫上瑞抚禀(续)》,载《时报》,1907年7月21日。
毅奋:《创制拉丁化方案的原则》,见香港新文字学会编:《鲁迅与语文运动》,香港:中国新文字学会。
尹崇山:《建昌县官立简易识字学塾十月初一日开学尹崇山邑尊莅学训词》,载《大公报》,1910年12月29日。
游汝杰:《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游戏主人:《笑林广记》,见廖东辑校:《笑林广记二种》,济南:齐鲁书社,1996。
於梅舫:《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于尔根·科卡:《民族国家的矛盾性与欧洲统一的前景》,见《社会史:理论与实践》,景德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于逢春:《国民统合之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内蒙古东部蒙旗教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于锦恩:《民国注音字母政策史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
于锦恩:《试论民国时期国共两党对汉语拼音的推行》,见张宪文主编:《民国研究》2008年冬季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见《桥跨黄金城》,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余平:《再论中文拉丁化运动》,载《清华周刊》第43卷第7、8期合刊,1935年7月26日。
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俞敏:《谈民族标准语问题》,载《中国语文》1953年第4期。
俞平伯:《〈吴歌甲集〉序》,见《杂拌儿》,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
俞雄选编:《张棡日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俞正燮:《癸巳存稿》,见《俞正燮全集》第2册,合肥:黄山书社,2005。
宇文所安:《把过去国有化:全球主义、国家和传统文化的命运》,见《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田晓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宇野哲人:《中国文明记》,张学锋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喻忠恩:《“两广事变”后的广东国语运动》,载《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袁道丰:《比国的语言战争与其国家的运命》,载《东方杂志》第27卷第11号,1930年6月10日。
袁红涛:《“白话”与“国语”:从国语运动认识文学革命》,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袁枚:《文渊阁大学士史文靖公神道碑》,见《小仓山房诗文集》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袁先欣:《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约翰·罗伯逊:《启蒙运动的再思考》,关依然译,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岳元声辑:《方言据》(“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云庐致章士钊,见章士钊:《章士钊全集》第5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曾广铨采译,章太炎笔述:《斯宾塞尔文集卷之一(续第一册)》,载《昌言报》第2册,1898年8月27日。
曾家庄:《论统一国语之方法》,载《大公报》,1910年12月31日。
詹玮:《吴稚晖与国语运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湛晓白:《拼写方言:民国时期汉字拉丁化运动与国语运动之离合》,载《学术月刊》2016年第11期。
张博宇编:《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
张大春:《小说稗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涤非:《答“土语拉丁化批判”的批判》,载《抗战导向》第7期,1938。
张公辉:《论中国语将成为国际语》,载《国讯》第374期,1944。
张公辉:《中国语的优点及其评价》,载《新中华》复刊第3卷第2期,1945;《清议》第1卷第2期,1947。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通往古代中国政治权威的途径》,郭净、陈星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载《再生》第1卷第4期,1932。
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见《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张隆溪:《简论〈文心雕龙〉述文之起源》,见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一,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张隆溪:《约翰·韦布的〈中国想像与复辟时代英国政治〉》,见《文学·历史·思想:中西比较研究》,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
张朋园:《劳著〈清代教育及大众识字能力〉》,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期,1980年7月。
张尚莲:《英格兰民族语言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张慎仪:《续方言新校补 方言别录 蜀方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张士一:《国语教育上的两大改革》,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0月25日。
张士一:《国语统一问题》,载《新教育》第3卷第4期,1920。
张士一:《国语问题和研究态度》,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3月4日、3月5日。
张士一:《三论“究竟怎样去统一国语”》,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5月14日。
张士一:《再答陆基君问》,载《时事新报》,1921年1月4日,第4张第1版。
张世禄编:《语言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4。
张世禄:《世界语和中国语》,载《语文》第2卷第2期,1937。
张世禄:《言语学简述》,载《新中华》第2卷第19期,1934。
张世禄:《因文法问题谈到文言白话的分界》,见汪馥泉编:《中国文法革新讨论集》,上海:学术社,1940。
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张世禄:《中国语言与文学》,载《学识》第1卷第1期,1947。
张世禄:《中国语音的演变与音韵学的发展》,载《新科学》第2卷第4期,1940。
张廷休:《边疆教育与民族问题》,见汪洪亮、王晓安、任羽中等编:《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文选》,合肥:黄山书社,2010。
张维思:《语音历史观解蔽》,载《齐大国学季刊》新第1卷第2期,1941。
张奚若:《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12期。
张宜:《历史的旁白——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口述实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张雁编著:《中国新文字概论》,沈阳:东北书店,1949。
张月镰:《汉文改革之讨论》,载《新青年》第5卷第5号,1918年11月15日。
张之江:《实行国语统一借以团结民族精神巩固国家基础案》,见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第1册,1928。
张仲民:《世界语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想象——以刘师培为中心》,载《学术月刊》2016年第4期。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见《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
章太炎:《博征海内方言告白》,见《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
章太炎:《规新世纪(哲学及语言文字二事)》,见《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10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
章太炎:《訄书(初刻本 重订本)》,上海:中西书局,2012。
章太炎撰,庞俊、郭诚永疏证:《国故论衡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
章振华:《读“新方言”札记》,载《语文》第1卷第2期,1937。
赵炳麟著,余瑾、刘深校注:《赵柏岩诗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14。
赵杰:《满族话与北京话》,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赵金铭执笔:《胡以鲁》,见《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编写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2分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
赵黎明:《五四歌谣方言研究与“国语文学”的民族性诉求——以北大“歌谣研究会”及其〈歌谣〉周刊的活动为例》,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12期。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赵元任:《北京口语语法》,李荣编译,北京:开明书店,1952。
赵元任:《国语罗马字的研究》,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7期,1923年8月20日。
赵元任:《国语语调》,载《国语周刊》第214期,1935年11月2日。
赵元任、黎锦熙:《讨论国音字母的两封信》,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7期,1922年8月。
赵元任:《新文字运动底讨论》,载《国语月刊》第2卷第1期,1924年2月。
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赵峥:《清末民国时期西康藏区语言文字政策的演变》,载《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蛰庵:《欧洲各国国语势力消长考》,载《青年进步》第9册,1918年1月。
振德:《交大来的消息》,载《智慧》第19期,1947。
正厂:《评“再论究竟怎样去统一国语”》,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4月4日。
郑伯奇:《大众语和普通话》,载《新语林》第5期,1934年10月5日。
郑东湖:《切音字说明书》,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郑培凯:《国语的困境》,见《树倒猢狲散之后》,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
郑樵:《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
郑亚捷:《国语运动视野中的“边疆特殊语文”》,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4期。
直隶提学司:《本司剀切晓谕各属村镇人民立宪期近仰多立小学及识字学塾以养成立宪国民资格告示文》,载《直隶教育杂志》庚戌年第19期,1911年1月1日。
郅友昌、赵国栋:《苏联语言学史上的马尔及其语言新学说》,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6卷第3期,2003年5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7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中国字的拉丁化运动应注意之点》,1938年3月9日,广东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档案号:5-2-47;陕西省档案馆藏民国时期陕西省政府档案,档案号:84-2-408;武汉市档案馆藏民国时期武汉市政府档案,档案号:18-10-151。
《中国语文》编辑部:《“国语”和方言问题》,载《中国语文》1955年第4期。
《中国语文》编辑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问题解答(一)》,载《中国语文》1954年第6期。
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公函(京字第1059号),1920年6月,北京市档案馆藏北洋时期京师学务局档案,档案号:J4-2-00216。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上卷,蔡咏春、文庸、段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
周馥:《江督周奏推广简字半日学堂片》,载《大公报》,1906年7月13日。
周馥:《江南办理学务情形折》,见《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第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周克堃等纂:(光绪)《广安州新志》,1927年据清宣统三年(1911)刻本重印本。
周亮工:《广金石韵府序》,见《赖古堂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周铭三:《国语的意义和他的势力》,载《新教育》第3卷第5期,1921。
周铭三:《国语问题的问答(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29日。
周铭三:《国语问题的问答(二)》,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30日。
周有光:《汉语拼音 文化津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周有光:《汉字改革运动概论》,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
周有光口述:《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周有光:《语言生活的五个里程碑》,见《新语文的建设》,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周兆沅:《广方言自叙》,载《国学丛编》(北平中国大学)第1卷第3期,1931。
周振鹤编:《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周志文:《说国语》,载《万象》第11卷第11期,2009年11月。
周质平:《晚清改革中的语言乌托邦:从提倡世界语到废灭汉字》,载《二十一世纪》2013年6月号。
周祖谟:《根据斯大林的学说论汉语标准语和方言问题》,载《中国语文》1954年第6期。
周祖谟:《说方音研究》,载《国语周刊》第194期,1935年6月15日。
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载《歌谣周刊》第31号,1923年11月4日。
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载《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10日。
周作人:《十堂笔谈》,见《立春以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朱光潜:《诗论》,见《朱光潜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朱荩臣:《国语发音学概论》,福州:实进社,1922。
朱经农(朱经):《新文学问题之讨论》,载《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8月15日。
朱麟公编:《国语问题讨论集》,上海:中国书局,1921。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8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9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朱维铮:《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见《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朱文熊:《江苏新字母》,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朱希祖:《癸丑日记》,见刘家平、苏晓君主编:《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第8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朱晓江:《语言与思想:胡适“白话文”主张的提出、受抑及转向》,载《学术月刊》2016年第12期。
朱晓农:《亲密与高调——对小称调、女国音、美眉等语言现象的生物学解释》,载《当代语言学》2004年第3期。
朱元曙、朱利川整理:《朱希祖日记》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2。
朱执信:《广东土话文》,载《建设》第2卷第3号,1920年4月。
朱自清:《论国语教育》,见《朱自清全集》第3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祝鸿熹:《章炳麟——现代汉语言文字学的开山大师》,见《祝鸿熹汉语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
庄泽宣:《解决中国言文问题的几条途径》,载《晨报副刊》,1923年8月22日。
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影印本涣漫难辨):《对于今岁教育界及实业界之希望》,载《申报》,1911年2月2日。
《安徽省筹备国语统一会推广国语办法草案》,日期不明,辽宁省档案馆藏热河都统公署档案,档案号:JC23-1-30820。
《八月初七日内阁官报公布学部具奏本年上届筹备事宜遵章接续奏报缘由折》,见《两广官报》第20期,宣统三年(1911)八月,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白话演说学堂教课法》,载《南洋日日官报》,1906年1月12日。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成立纪事》,载《晨报副刊》,1924年2月12日。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宣言书》,载《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3月17日。
《本部三千号征文广告》,载《大公报》,1910年11月6日。
编者:《答覆几个问题》,载《时代日报·新语文》,1947年9月24日、10月12日。
《禀呈天籁识字办法》,载《大公报》,1909年6月30日。
《参谋本部组织方言研究会》,载《兵事杂志》第6册,1914年9月。
《沧州高等小学堂内教授官话字母现已毕业请批示立案禀并批》,载《直隶教育杂志》第1年第13期,1905年9月29日。
《方言土话研究栏》,载《北调》第1卷第4期,1935。
《改良教育浅说》,载《申报》,1909年12月13日。
《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第一次报告·统一国语方法案》,载《申报》,1911年8月17日。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常会并欢迎新会员纪事》,载《晨报副刊》,1924年3月8日。
《国文研究所启事》,载《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12月13日。
《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载《中国语文》1956年第1期。
《国音乡调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国语教育讲演稿》,1935年2月13日,北京市档案馆藏民国时期北平市政府社会局档案,档案号:J2-3-00302。
《国语推行委员会常委会议记录》,日期不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国语新字运动会成立宣言》,1939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国语运动周开幕》,载《中央日报》,1944年3月20日。
《吉林外国语学堂请添设蒙文一科并请奏改方言学堂的禀文及吉林省批文》,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方言学堂档案,档案号:J036-01-0046。
《吉林外国语学堂为添设蒙文一科并请改名为吉林方言学堂的禀由》,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方言学堂档案,档案号:J001-33-5140。
《纪江宁省垣将办拼音官话学堂事》,载《南洋日日官报》,1905年9月6日。
《纪拼音官话之作用》,载《南洋日日官报》,1905年9月9日。
《简字半日学堂毕业纪盛》,载《时报》,1906年1月12日。
《江督议裁简字学堂》,载《中外日报》,1907年5月26日。
《江南裁撤简字学堂》,载《中外日报》,1907年10月8日。
《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调查全国语言区域状况表》,辽宁省档案馆藏热河都统公署档案,档案号:JC23-1-29722。
《教育普及自划一语言始》,载《直隶教育杂志》己酉年第14期,1909年9月28日。
《敬告宣讲所主讲的诸公》,载《大公报》,1905年8月16日。
《开通民智的三要策》,载《大公报》,1904年3月26日。
《口号旗号的文字(三)》,载《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会刊》第2期,1926年3月。
《拉丁化中国字运动新纲领草案》,载《现实》1939年第4期,1939年9月15日。
《论汉字不可废》,载《亚东时报》第19号,1900年2月28日。
《论教育普及宜注重初等小学及变通语言文字》,载《东方杂志》第2年第3号,1905年4月29日。
《论统一国语之方法》,载《大公报》,1910年11月30日。
《论言文合一与普及教育之关系》,载《时报》,1906年3月10日。
《论宜增造华文》,载《大公报》,1905年9月16日。
《论语言之必宜统一》,载《盛京时报》,1910年5月22日。
《论造就国民为富国之本》,载《大公报》,1903年10月9日。
《论中国语言变易之究竟》,载《外交报》壬寅年第1号,1902年3月4日。
《某氏通字平议》,载《中外日报》,1908年9月29日、9月30日。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请定国语标准推行注音字母提案》,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上海市识字教育运动》,载《生活教育》第2卷第7期,1935年6月1日。
《识字学堂之紧要》,载《丽泽随笔》第1卷第1期,1910年5月9日。
《十三种方言》,载《火光》新年特刊,1933年1月。
《时评》之二,载《申报》,1910年8月4日。
《示谕普及学堂》,载《大公报》,1903年10月22日。
《署理四川提学使司呈详遵批传验蒲助孜暨详议简字拼音是否适用一案详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赵尔巽档案,提取号:87(缩微胶片),案卷号:470。
《述简字学堂办法》,载《中外日报》,1906年3月22日。
《台胞语文真相及国语推行之方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台湾省国语运动纲领》,载《国语通讯》第2期,1947。
《台湾省语文教育的现状和当前的需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83。
《统一语言说》《统一语言说(续)》,载《中外日报》,1906年9月23日、9月24日。
《推广新字母》,载《警钟日报》,1905年1月28日。
《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载《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6日。
《吴使请设国语专科》,载《申报》,1911年4月10日。
《乡试笑柄汇志》,载《大公报》,1903年10月19日。
《新定学务纲要》,载《东方杂志》第1年第4号,1904年6月。
《学部分年筹备事宜清单》,载《申报》,1909年5月3日。
《学部改订筹备教育之纲要》,载《申报》,1911年2月13日。
《延聘国语教习》,载《申报》,1907年3月24日。
《夜馆广告》,载《大公报》,1904年2月25日。
《一看就懂》广告,载《大公报》,1905年2月20日。
《议设国语研究会》,载《中外日报》,1907年5月19日。
《永泰县之强迫教育》(照片),载《生活教育》第2卷第22期,1936年1月16日。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载《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
《正音新法呈部鉴核》,载《申报》,1907年6月11日。
《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前途展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3。
《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征求会员书》,载《官话注音字母报》第25期,1917。
《中央教育会纪事》,载《大公报》,1911年8月7日、8月8日、8月14日。
失题函件,无具体时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档案号:5-12295。
无题图画,载《官话注音字母报》第16期,1916年12月15日。
中华书局“中华国音留声机片”广告,载《国语月刊》第1卷第1期,1922年2月20日。
Ager,Dennis,Ideology and Image:Britain and Languag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3.
Anderson,Benedict,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Thetford Press Limited,1986.
Arel,Dominique,“Language Categories in Censuses:Backward- or Forward-Looking?”,in Kertzer,David I.and Arel,Dominique eds.,Census and Identity:The Politics of Race,Ethnicity,and Language in National Census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Bailey,Paul,Reform the People: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Popular Education in Early 20th Century China,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0.
Bell,David A.,“Lingua,Populi,Lingua Dei:Language,Religion,and the Origins of French Revolutionary Nationalism”,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00,No.5,1995.
Burke,Peter,“Introduction”,in Burke,Peter and Porter,Roy eds.,Language and Jargons:Contributions to a Social History of Language,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Burke,Peter,“Introduction”,in Burke,Peter and Porter,Roy eds.,The Social History of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Catto,Jeremy,“Written English:The Making of the Language 1370-1400”,Past and Present,No.179,2003.
Chassy,Philippe,“How Language Shapes Social Perception”,in Evans,David ed.,Language and Identity:Discourse in the World,London,Bloomsbury Academic,2015.
Cheng,W.K.,“Enlightenment and Unity:Language Reformism in Late Qing China”,Modern Asian Studies,Vol.35,No.2,2001.
Chen,Ping,“China”,in Simpson,Andrew ed.,Langu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Asi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Chen,Ping,“Languages in a Modernizing China”,in Louie,Kam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Cul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Christiansen,Morten H.and Kirby,Simon,“Language Evolution:The Hardest Problem in Science?”,in Christiansen,Morten H.and Kirby,Simon eds.,Language Evolu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