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初。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它自始就处在国际学术的影响之下。西方语言和语言学的影子一直在中国语言学中若隐若现——或是参照的基准,或是比较的对象。在民国时期,引起中国语言学家浓厚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在人类语言进化史上,汉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这个问题本由19世纪西方的一些语言学家提出,他们大多也给出了答案,但大多数答案并不令中国人满意,因此,中国语言学家不得不做出自己的回答。这场讨论并不只是语言学的“内部”事务,实与近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政治理想息息相关。众所周知,晚清以来,中国人一直受到进化论的困扰,其核心是:中国在人类文明的进化阶梯上究竟处于哪一阶级?这一问题的答案,被认为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乃至整个国家生命运势的最终走向,语言进化则是这个大议题中的一个分支。
因此,要准确地在一个更广阔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中确定这个议题的位置,需要我们跨出语言学的疆域。布尔迪厄曾说,“‘纯粹’语言学”研究所持的“语法学家的态度”,和实践中的“言说者的态度迥然不同,后者力图通过言辞用以行事的能力在世界中完成各种行为,并影响这个世界”。[1]我们应在此基础上注意到,在很多情形下,“语法学家”对语言的分析其实也是一种“言说”,同样是“行事”的工具。他们常常借助于此,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达成自己的目标。[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语言学界对汉语进化地位的讨论,既是中外语言学家之间的专业对话,又构成了他们各自与外部世界对话的一部分。从字面上看,汉语进化地位的问题至少指涉了三个层面:一是对汉语性质的认知;二是对人类语言整体图景的把握;三是对语言进化序列的勾勒,并在其中为汉语定位。第三个层次是问题的核心:由于不同的语言学家所持的进化标准不同,他们在前两个层次的问题上也持有不同答案。至于语言进化标准的选择,并不完全由学理决定,而是语言学理论和各种文化、政治考量互动的结果。
中国知识界有关汉语是不是一门进步的语言的争论,我在第五章已经有所提及。但那里的讨论主要围绕着白话文展开,除了少数几位外,大多数参与者并不被视为专业的语言学家。本章关注的则是20世纪上半叶一些“专业”的语言学文本背后的文化与政治立场[3],特别是:中国语言学家的语言学观点如何被各种文化与政治考量影响?他们又欲图通过语言学的学术话语营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又寄托了他们什么样的文化认同和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