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边缘士人:赵烈文与王韬的传播经历02(1 / 1)

信息就是权力,谁掌握了信息的发布权,谁就拥有了操纵公众行动的权力。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依托香港发达的国际通信网络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成功地建构了一个以他为代表的口岸知识分子群体所领导的“信息中心”,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中心—边缘的权势网络。这个权势网络的本质就是信息发布网络,它虽然地处中国的华南边陲,却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信息发源地。麦克卢汉(McLuhan)说,“任何传送信息的新媒介,都会改变权力结构”。王韬的《循循日报》作为一个新媒介,也在悄悄地改变清朝的权力结构。让都城北京的权势相对削弱,而以香港、上海、广州为代表的通商口岸,则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新的权势中心点。王韬的新生命就依托在口岸城市的新媒介上。他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也取决于他对媒介功能的发挥。

虽然王韬的《循环日报》的历史只有10年(1874—1884年),但是这10年已经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传播史上的开拓者地位。1884年,功成名就的王韬回到了他当初仓促逃离的地方——上海。此时的清廷已经换了人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也不再追究他私通太平军的犯罪前科。毕竟,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王韬的这桩公案已成为历史的浮云,早已随风而逝。清廷所热衷的是大搞洋务运动,富国强兵。作为资深媒体人,王韬回到上海之后,担任上海格致书院的院长,同时兼任上海最有影响力的中文报纸《申报》的编辑部主任。此时的王韬,因其声名远播,游历东西洋,而成为上海滩的“大闻人”。

到了19世纪90年代,他还担任具有改革倾向的教会报纸《万国公报》的撰稿人。1897年,欧洲列强和日本又开始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这一年王韬去世了。但是,王韬留下的传播遗产却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肯定。林语堂说,王韬是“中国记者之父”。白瑞华则认为,王韬对中国报纸的贡献可以与梁启超后来对杂志的贡献相媲美。[180]王韬如果泉下有知,对于如此高的历史评价,也应是当之无愧的。

[1] Arthur R.Gallimore,“Journalism and the Christian Movement in China,”The Chinese Recorder,Oct.1,1938,p.520.

[2] [美]埃德温·埃默里、[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关系》,121~122页,苏金琥、张黎、阮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3] W.M.Ashomre,“An Itinerary of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ina,1807-1897,”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Dec.1,1897,pp.570-571.

[4] 关于广州十三行制度,通行的说法是,开始于1720年。详见[美]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1784—1844)》,16页,陈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 1英里约等于1.609千米。

[6] H.W.S.Cleveland,Voyages of a Merchant Navigator of the Days that Are Past,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886,pp.46-47.另见[美]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1784—1844)》,20页,陈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 “Obituary Notice of the Reverend Doctor Morrison,With a Brief View of His Life and Labors,”The Chinese Repository,Aug.1,1834,p.180.

[8] Robert Morrison and Eluah C.Bridgman,“Dr.Morrison in Canton,”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May 1,1876,p.174.

[9] “Obituary Notice of the Reverend Doctor Morrison,With a Brief View of His Life and Labors,”The Chinese Repository,Aug.1,1834,pp.177-179.关于马礼逊早期之历史,参见[英]汤森:《马礼逊——在华传教士的先驱》,27~60页,王振华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英]马礼逊夫人:《马礼逊回忆录》,1~55页,顾长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 “Obituary Notice of the Reverend Doctor Morrison,With a Brief View of His Life and Labors,”The Chinese Repository,Aug.1,1834,p.179.

[11]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1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 “Obituary Notice of the Reverend Doctor Morrison,With a Brief View of His Life and Labors,”The Chinese Repository,Aug.1,1834,p.180.

[13] Samuel E.Meech,“One Hundred Years of Missions,”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Feb.1,1896,p.83.

[14] “Obituary Notice of the Reverend Doctor Morrison,With a Brief View of His Life and Labors,”The Chinese Repository,Aug.1,1834,p.180.

[15]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1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6] “Obituary Notice of The Reverend Doctor Morrison,With a Brief View of His Life and Labors,”The Chinese Repository,Aug.1,1834,p.181.

[17]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15.

[18] “Obituary Notice of the Reverend Doctor Morrison,With a Brief View of His Life and Labors,”The Chinese Repository,Aug.1,1834,p.181.

[19] James W.Inglis,“Forgotten Pages in Mission History,”The Chinese Recorder,Mar.1,1923,p.155.关于马礼逊在1810年后的翻译成就,详见Robert Morrison and Eluah C.Bridgman,“Dr.Morrison in Canton,”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May 1,1876,p.175。

[20]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1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1] 《清仁宗嘉庆实录》二四二卷,3594~3595页。另见南炳文、白新良主编:《清史纪事本末》第6卷,林延清撰,2035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2]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10.

[23]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11.

[24] Robert Morrison and Eluah C.Bridgman,“Dr.Morrison in Canton,”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May 1,1876,p.175.

[25] 马礼逊详细记载了蔡亚科归信基督的过程。他说:“在我来到中国的第一年,即1807年,有一天21岁的蔡亚科来到我的房间,听我讲述基督的故事。但是,他说他无法明白我的话。3年后,我的汉语说写能力更好了,蔡可以更好地理解我的意思了。他和他的兄弟一起帮助我印刷圣经。他是他父亲第二房太太生的。他在16岁时,父亲去世了。蔡的脾气不好,喜欢与他的兄弟争吵,但他对基督的信仰是坚定的。”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14.

[26]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34.另说梁阿发是在1819年受洗,参见Robert Morrison and Eluah C.Bridgman,“Dr.Morrison in Canton,”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May 1,1876,p.176。

[27]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11.

[28]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29.

[29]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34.

[30]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34.另见[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1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1]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32.

[32] William Milne,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Malacca,the Anglo-Chinese Press,1820,p.154.

[33] William Milne,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Malacca,the Anglo-Chinese Press,1820,p.156.

[34]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2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5] William Milne,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Malacca,the Anglo-Chinese Press,1820,p.157.

[36] William Milne,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Malacca,the Anglo-Chinese Press,1820,p.155.

[37]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34.

[38]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35.

[39]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36.

[40]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18~1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1]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p.436-437.

[42]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2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3] William Milne,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Malacca,the Anglo-Chinese Press,1820,pp.349-350.

[44]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2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5] Richard Lovett,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1795-18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9,p.449.

[46] Robert Morrison and Eluah C.Bridgman,“Dr.Morrison in Canton,”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May 1,1876,pp.177-178.

[47] 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刊,是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出版的《蜜蜂华报》(Abelha da China),也是澳门第一份外国人创办的报纸。1827年,英国商人马地臣(James Matheson,1796—1878年)创办了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The Canton Register)。在中国出版的最早的英文杂志是《广州杂志》(Canton Miscellany),创办于1831年。以上论述,详见李秀清:《中法西绎:〈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46~48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48] 李秀清:《中法西绎:〈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50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49] W.M.Ashomre,“An Itinerary of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ina,1807-1897,”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Dec.1,1897,p.569.

[50]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14~15页,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51] “Proceedings Rel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The Chinese Repository,Dec.1,1836,pp.373-374.

[52]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导言1页,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53]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7、9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4] 洪秀全是否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基督徒”,历来是有争议的,详情后有论述。

[55] 关于罗孝全在广州的传教活动,相关研究详见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155~168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56] 关于广州的端午节习俗,详见叶春生、黄晓茵:《岭南民间墟市节庆》,66~68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57] 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1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8] 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7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9] 《道光夷务》卷二十一,21~22页。

[60] [美]韩德:《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59页,项立岭、林勇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61]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171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2] 有关广州十三行的描述,详见[美]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1784—1844)》,20页,陈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3] 《林则徐集 日记》,35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64]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17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5] “Death of Sue Aman,A Chinese Shot by an American in Canton,”The Chinese Repository,Oct.1,1845,p.487.

[66] [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136页,姚曾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7] 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10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8] William J.Donahue,“The Caleb Cushing Mission,”Modern Asian Studies,1982(2),p.208.

[69] [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137页,姚曾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0] [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137页,姚曾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1]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5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72] George B.Stevens ed.,The Life,Letters and Journals of the Rev.and Hon.Peter Parker,Boston and Chicago,1896,pp.328-329.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116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73]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天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8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74]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天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8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75]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天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4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76] 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1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7] [英]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27~28页,王维周译,上海,中华书局,1961。

[78]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第6册,842~84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79] 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1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0] 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1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1] 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1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2]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第6册,844~84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83] 苏精:《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213页,新竹,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4] 苏精:《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210页,新竹,台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5]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86]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天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87] 梁发:《劝世良言》,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39号,22~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88] 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1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89]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海外新文献刊布和文献史事研究》,399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罗孝全来广州传教,也受到德国传教士郭士立的影响。郭士立在1840年就开始创建汉会,以此发展基督徒。详见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90] 参见夏春涛:《有关太平天国的西文资料选译》,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总86号,58~5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另见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海外新文献刊布和文献史事研究》,403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91]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海外新文献刊布和文献史事研究》,405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92] 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5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起义时间采用的是罗尔纲的说法,另一说是茅家琦等的观点,即1850年11月4日。详见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3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3]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94]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95]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96] 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2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7] 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53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8] 祁龙威:《“拜上帝”解》,见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学刊》第1辑,2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另见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19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9] 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19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0] 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17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毕德·克拉克认为,“圣神风”为杨秀清(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1]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04~20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2]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3] 罗孝全是在1860年8月底,从华南赶到上海的。9月22日在苏州拜见李秀成,10月13日抵达南京。11月12日,罗孝全拜见洪秀全。此次拜见很有戏剧性。按照天国体制,任何人朝见天王时都要行跪拜礼,但罗孝全拒绝下跪,毕竟洪秀全曾经是他的宗教学生。当日,文武百官鱼贯而入,站定在大殿两侧,整个大殿中只有洪秀全和他的儿子坐着。就在群臣向天王父子行跪拜礼时,站在天王旁边的洪仁玕大喊:“罗孝全敬拜上帝!”罗孝全一犹豫,不由自主地和众人一起下跪了,但他故意没有将面孔对着洪秀全。这个故事,详见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27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62年2月4日,罗孝全在《北华捷报》上发文为自己辩解(详见夏春涛:《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28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4] 《附件三:抚议》,见俞炳坤:《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1册,504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05]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辑,2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1851 and 1911:A Contrast,”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and Consular Gazette,Oct.21,1911,p.134.

[106]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90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07]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45~46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08]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02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09]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960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10] 刘大钧:《周易概论》,172~173页,济南,齐鲁书社,1986。

[111] 刘大钧:《周易概论》,172~173页,济南,齐鲁书社,1986。

[112]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632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13]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02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14] 邵伟华:《邵伟华周易预测学》,131页,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

[115]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02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16]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09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17]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25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18]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10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19]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11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0]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11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1]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36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2]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36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3]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138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4]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624~625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5] 唐浩明:《乱局清醒客》,见(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1册,前言1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6]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633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7]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657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8]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656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29]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659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0]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799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1] (清)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第1册,336~337页,陈义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2]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803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3]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803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4]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807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5] (清)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第1册,540页,陈义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6]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46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7]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6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8]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0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39]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0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0]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0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1]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0~1061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2]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1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3]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1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4]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4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5]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5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6]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7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7]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7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8]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2册,1068页,长沙,岳麓书社,2013。

[149] (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下册,1868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50] 刘厚生:《张謇传记》,55页,上海,上海书店,1985。

[151] 刘厚生:《张謇传记》,56页,上海,上海书店,1985。

[152] 王韬是在1867年12月15日,旧历十一月二十日从香港乘船去欧洲。王韬与赵烈文结拜为兄弟,是在1861年之前。详见[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50~65页,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以及(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15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53]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65页,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54] (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170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55] (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170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56] (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22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57]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22页,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58] 王尔敏:《王韬生活的另一面——风流至性》,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上册,231页,1995。

[159] (清)王韬:《王韬日记》,135~136页,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0] (清)王韬:《王韬日记》,126页,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1] (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11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38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62]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44~4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63] 《大清穆宗毅(同治)皇帝实录》第1卷,573页,台北,1964;[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46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64] (清)王韬:《王韬日记》,191页,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5] (清)王韬:《王韬日记》,195页,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6] (清)王韬:《王韬日记》,195页,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7]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18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本局日报通启》,载《循环日报》,1874-02-05。

[168] [美]白瑞华:《中国近代报刊史》,61~62页,苏世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169] 王韬还影响了孙中山对李鸿章的上书。1894年早些时候,孙中山来到上海,认识了王韬。王韬给李鸿章的幕僚写推荐信,引荐孙中山见李鸿章。详见[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5、143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70] (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164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71] (清)王韬:《王韬日记》,181页,方行、汤志钧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2] [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18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73]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7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74]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插图整理本)》,10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75] [美]白瑞华:《中国近代报刊史》,61页,苏世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176] (清)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记》,139~140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王韬关于报刊作用的文章,可参见《代上丁中丞书》(1870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1864年),见(清)王韬:《弢园尺牍》,卷七,3页;卷八,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177] 萧永宏:《王韬与〈循环日报〉:王韬主持〈循环日报〉笔政史事考辨》,29页,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178] 1844年5月25日,塞缪尔·F.B.莫尔斯(Samuel F.B.Morse)坐在华盛顿最高法院的老议事厅的一张桌子旁边,按动电键,用电码发出一份电讯。他在巴尔的摩的助手将滴滴答答的声音翻译成电文,其内容是:“上帝创造了什么?”当日下午的晚些时候,莫尔斯发出了第一份刊登在报纸上的电讯稿,这家报纸是《巴尔的摩爱国者报》。其电文内容是:“一时,众议院刚刚就俄勒冈问题召集全体委员会。这项提议被否决,79票赞成,86票反对。”这是19世纪最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条新闻报道,其意义之所以重大,并非由于新闻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这一事实预示了“通讯联络网络的诞生”。[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193页,展江、殷文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79] [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199~200页,展江、殷文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80]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53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