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相互监督,互相负责(1 / 1)

前面一节谈到了监督制度的问题,在团队管理中,管理者通常都扮演着管理和监督的角色,他们会对团队内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确保执行者不会出错。不过任何一个管理者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且任何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都带着一定的强制性和压迫性,这样会给执行者带来压迫感,并影响执行者自由发挥。

许多公司的管理者都希望能够掌控全局,所以他们常常迫切地希望了解员工工作的一举一动,而掌握员工动向的最常见方法就是打卡制度和安装摄像头,打卡制度可以准确地了解员工每天的上下班时间,并以此来完善制度上的管理。而安装摄像头则是一种直接的监视行为。

如果进行观察和统计,就会发现如今大部分的办公室中都安装有摄像头,这些摄像头的作用可不完全是保护公司资产不被人侵占,更多时候管理者希望通过摄像头来监控员工上班的过程和状态。

但事实上,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员工的反感,许多员工都认为办公室安装摄像头会侵犯自己的隐私,尽管管理者一再声称这些摄像头只是用于工作监督,但在工作过程中,员工也拥有保护隐私的需求和权利。因此公司的监督行为往往会引发一些争议和反对,而更重要的是,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置身于一个被人监控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因此,他们往往很难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有关监视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员工都曾抱怨这样的管理行为让人难以忍受,毕竟每一个员工都希望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受到尊重,都希望自己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当然,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往往也面临一些困局,作为掌控者,他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希望自己可以引导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可是过度监督只会破坏内部的和谐氛围。

在有关提升执行力的话题上,许多管理者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往往偏执地认为执行者都缺乏自主行动的意识,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管理者的监督,那么大多数执行者都会变成自由行动的人。他们将自己当成推动执行的驱动者,因此也就更愿意强化自己的控制和监督。事实上,好的执行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自觉性,那些优秀的执行者也往往拥有主观行动意识,即便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管理者的监督,他们也不会完全沦为行动散漫的“自由人”,也会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采取积极的行动。

在一个团队中,监督和控制必不可少,但是也不能太过分;同样地,员工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他们很难做到完全自觉,因此人们应当想办法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主要建立在员工彼此监督的基础上。员工之间彼此进行监督和提醒,这本来就是一个优秀团队应该有的特质,而团队管理者应当强化这一特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制度化。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许多团队如今都会推进分工与流程化体系,每一个流程中的员工虽然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但是彼此之间的工作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只要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他环节往往也会受到影响。正因为将整个团队捆绑成一个整体,员工之间会存在相互负责、相互监督的情况,因为谁都不希望因为其他人的失误而影响自己的工作环节。

这种让员工相互监督的制度并不是要求在执行者内部安插眼线,也不是为了挑拨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是为了带动和引导所有人主动追求目标。

首先,管理者要完善内部的责任制,尤其是岗位责任制,通过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分配,从而有效体现出相互制约的特质,并顺利达到内控的目的。

其次,管理者每天都要轮流安排一两名员工监督其他人的工作,尤其是监督员工上下班打卡的情况,这种轮流安排的方式可以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参与到团队监督管理体系当中来。

再次,团队管理者需要打造批评的制度,团队内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动一次相互批评和指正的活动,一旦有部门或者员工犯了错误,或者没能够按照指令完成任务,其他一些部门或者员工监督机构就可以在活动上提出批评。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团队管理者应该在内部设立举报箱,任何人都有权对一些不合理的执行行为进行举报,只要有人违反了团队的规定,有人触犯了团队的公共利益,那么其他人就可以进行举报。

对于员工来说,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要将自己当作团队的一分子,而这种角色定位就要求他们承担起相应的监督责任,或者说要懂得分担管理者身上的管理重担。从长远来看,当员工内部形成相互负责、相互监督的习惯后,大家会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氛围中共同为团队目标而努力,这样一来,整个工作就会变得更加整体化和体系化,执行水平也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