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团队的时候,许多管理者都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管理并非万能的,内部成员并非总是按照规定做事。当内部管理有所松懈的时候,执行者们经常会表现出一些不受约束的消极表现,即便是加强了管理,有时候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现代的管理方式中,自我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团队中,员工在接受管理者的管理和引导时,更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而这种自我管理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就是自觉和自律。大脑符合用进废退的道理,某个区域使用越频繁就会变得越强大,如果人们总是不断督促自己要认真执行任务,那么人们的责任感会越来越强,工作效率会越来越高;如果人们经常拖延,或者对上司指派的任务不以为然,那么也会变得越来越低效。自律意识比较强的人,通常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事前的计划和规定做事,不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律成了执行者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因为达成目标及保持动机水平的一个要求就是自律,而从执行的角度来说,自律就是要求系统地、持续地朝着目标努力,直到完成目标的态度。
真正意义上的自律,必须给自己划分一个明确而严格的界限,即在规定时间内做规定的事。不过很多时候执行者缺乏这样的意识,无法做到按照规定做事,而作为团队或者企业维持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自律意识的缺乏会导致整个团队的执行出现问题。执行者对于团队内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指令置若罔闻,会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得三心二意,甚至故意违背相关规定。这个时候就需要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就需要管理者想方设法培养和提升执行者的自律能力。
为了培养自律的能力,团队管理者首先需要想办法强化制度管理。这里所说的制度管理,不仅要告诉团队成员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明确由此带来的影响——没有按照规定做事将会面临什么惩罚,按照规定执行将会获得何种奖励。
比如,公司通常会规定上下班的时间,对于出勤率高的人,公司会在每个月给予一笔奖金来奖励他们,而对于那些经常迟到早退,或者无故缺席工作的员工,则要扣除部分奖金,甚至取消奖金发放。通过完善的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整个公司的人更容易遵守规定,即便有时候产生一些懈怠心理,也会进行自我控制。
其次,自律源于自我认知,想要培养团队成员的自律意识,就要引导执行者对自己产生全方位的认知。比如,管理者可以鼓励执行者了解自己的角色,这种了解包括:我是谁?我在团队中主要担任什么职务?我要在工作中完成什么目标?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团队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期待?只有主动去了解这些,执行者才能够找到更为明确的方向,才能够明确工作的一些界限。
管理者还可以给执行者设定具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让他们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而且必须给每一个项目都制订目标和具体规划。规划和明确小目标,可以保障执行者在每一个阶段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每个目标都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按时完成,而相应的执行者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动,避免出现失职行为。
仅仅认识自我还是不够的,管理者需要让执行者借助外力来约束自己,这种约束可以是一种正面的传染和引导。比如,管理者可以帮助执行者开发角色模型,为他们寻找一个绝佳的模板和模仿对象,使执行者可以按照模仿对象的行事态度、方法去执行任务。而一般来说,这些模板可以是有经验的老员工,或者是表现出众的管理者。当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和模仿对象时,执行者会表现得更好。
在进行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之后,还要强化自己的工作态度。通常培养这种态度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执行”的概念,管理者应该重点培养执行者“认真服从”的执行意识,平时可以让执行者写出那些阻碍个人达到目标的理由,然后诚实地问自己:“这是一个正当的理由,还是一个随便找来的借口?”除此之外,管理者对于那些不按要求做事或者借故推辞的行为要给予惩罚,从而约束执行者的行为。
除此之外,管理者需要鼓励执行者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和刺激,这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确保执行者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重要保障。有时候执行者会觉得工作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这样就可能出现懈怠、拖延、违反规定和拒不执行命令的情况,如果执行者能够主动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乐趣,就愿意继续保持工作的热情和专注度。
在引导执行者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时候,有一点非常重要,自律并不在于将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真正的自律包含对工作与生活的区分与平衡。管理者必须经常给下属执行者传达这样的理念:工作与生活应该隔离开来,工作的时候就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不要让生活中各种烦琐的事掺和进来。同样地,如果下班回家,那么就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入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中。严格区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往往有助于提升自律能力,确保工作不会受到外在压力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