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评价某件事或者他人的某一个行动时,容易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视觉盲区”,所谓的“视觉盲区”是指人们只关注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现象。有时候只看到了对方身上的好,而没有去发现那些不好的地方;有时候人们只看到那些不好的地方,却忽略了那些有价值的闪光点。
一些脾气不太好的人就容易出现“视觉盲区”,他们对于自己或者身边人所犯的一些错误,或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足耿耿于怀,并且会毫不留情地深入追究和批评。对他们来说,这些错误和缺陷无异于眼中钉、肉中刺,会让他们浑身不舒服。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找出那些不合理的、不合格的东西,然后尽快纠正过来。
也许他们对于别人的批评是对的,但是他们的偏执和狭隘,可能会导致自己成为“发现错误的专家”,而“孜孜不倦”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上。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现象,当人们在批评他人时,更容易形成惯性,或者说批评者在发脾气的时候更有可能造成情绪的延续和升级,这就是为什么当某个人骂人的时候,声音常常会越来越高,愤怒值往往也会越来越高。这就是人们更容易专注在那些负面的东西上的原因,那些不好的东西的确更容易抓住人们的眼球,并导致人们成为“问题专家”。
一旦他们给自己进行这种角色定位,就可能会由于过度挑刺而导致很多批评内容牵强附会,因为过分批评他人的人会忽略许多重要的细节和资讯,忽略他人提供的一些选择和感觉,而且一些问题不大,或者没有太多关联的事情也会被牵涉进来,这样会导致说服力下降。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别人在哪里做错了,而是自己太容易受到这些错误的驱使。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当别人做错了某件事,或者表现出某些缺点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给出批评,哪怕这个人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展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优势,但是批评者仍旧会将目光停留在那些错事和缺点上。
有的人在他人完成某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对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批评,单纯地将这种行为理解为严谨和追求完美主义并不合理,因为这些批评者往往会抓住问题不放,然后借机扩大攻击范围,将一个小问题放大成对方的能力或性格问题,并且会对对方身上其他的一些错误和缺陷进行攻击,哪怕这些缺点与之前讨论的事情并没有任何关联。许多人都声称自己遭到了朋友、领导以及同事提出的类似的批评,而这往往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习惯了充当问题专家的角色,总是喜欢在一些错误上纠缠不休,甚至继续挑刺,以扩大“战果”。但事实上只要找出了问题,双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沟通(无论是争吵还是批评,都需要将事情摆在台面上说清楚),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没有必要纠缠不休。
寻找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是人们在发脾气时应该去做的事情,但是在试图批评犯错者的时候,人们应该避免被那些错误所驱使。有时候批评者应该想一想对方还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对方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很多人并不擅长夸奖别人,并不擅长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他们更多地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上,会关注他人所做的那些不合理的事情,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们有一副坏脾气。如果他们愿意做出一点儿改变,既批评别人做的那些不合理的事情,也懂得赞美别人做得好的方面,那么无疑会让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而且批评者也会在评估对方的行为时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甲乙两个朋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甲认为乙的做法很糟糕,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乙虽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面对甲喋喋不休、咄咄逼人的指责,乙表现出了很强的抗拒心理,他气愤地转过身,并下定决心“只要对方再多说一句,自己就直接离开”。双方沉默了一会儿,甲突然说道:“你这次其实也不完全做错了,有些地方就做得很好。”乙听完之后,火气顿时消除了一大半,双方的矛盾开始得到缓和。
在批评和指责他人的同时,表现出一些善意有时候显得很有必要,这些善意的表现有时候会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将发脾气所引发的矛盾冲突降低。无论是对发脾气的人的情绪缓和,还是受众对象对批评者的形象认定都有很大的帮助。采取这种独特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的平衡机制:批评者既通过发脾气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他人做出了警示;同时又适时赞美了他人的优点,以此来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缓和双方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赞美,批评者可以适当挽救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