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甲队和乙队进行比赛,由于甲队的实力明显高出一筹,因此半场过后,乙队就以40分的分差落后于对方。落后的乙队开始显得有些急躁,动作越来越大。早早领先的甲队则显得有些隐忍和克制。观众本着同情乙队的原则,开始为乙队加油助威,一些人开始狂嘘甲队,并且每次裁判判罚乙队犯规的时候,观众席上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嘘声,还有一些人甚至打出羞辱性的条幅来干扰甲队。
由于观众情绪不断高涨,乙队的防守动作越来越大,犯规也越来越明显,他们还不断挑起观众的情绪,结果双方很快发生了争执和冲突,场上的局面一度失控,这个时候观众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在这场球赛中,观众的问题在于他们滥用了自己的善良,并且简单地将施予的对象理解成为弱者,在他们看来,弱者就是需要帮助的,但有时候弱者恰恰是实施暴力的一方,恰恰是伤害他人的人。实际上弱者并不一定就值得同情,有很多行为不端的弱者常常是社会规则的破坏者,是道德的违背者。
有很多弱者会利用自己的弱势地位提升“存在感”,在他们眼中,自己是最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别人就有义务为自己提供帮助,就有义务优先为自己提供服务,就有义务事事都让着自己。他们对自己获得的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在舆论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并利用这些优势尽可能地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弱势的人会毫不迟疑地破坏规则,违反律法和道德准则,因为在他们看来,弱势群体必须得到重点保护,是区别于正常人的。这种不可理喻的优越感和畸形的价值观通常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贪婪,同时让他们对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有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去银行办理业务,在取出排号的纸后,老人对自己的排号比较靠后感到不满,他于是气愤地走到办理业务的柜台上,要求业务员先帮助自己办理相关业务。柜台处刚要上前办理业务的一位小姑娘见到老人无故插队,看了看老人手里的号,礼貌地说:“老人家,您的号还没到呢,您还需要等待11个人。”
老人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他恶狠狠地瞪着姑娘说道:“我一把年纪了,难道还要和你们这些年轻人一样排队?你们难道就不能等等我,让我先办理好业务吗?”老人的强横表现让姑娘觉得有些委屈,所以红着脸说:“好吧,那就让你先办理吧!”
听到姑娘的表态后,老人甩了一个脸色,冷冷地说道:“本来就应该这样。”老人的话让姑娘更加感到难堪,她默默地往后退。可是她刚刚往后退了一步,柜台处的服务员叫住了她:“在没有特殊情况时,我们希望所有人能够按照顺序办理业务,所以这位姑娘,现在请您先办理业务。”
这样一番话让姑娘和老人都有些吃惊,看到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柜台服务员重复了一遍:“现在请XX号(姑娘的排号)前往柜台办理业务。”听到指示后,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离开了柜台。
同情弱者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而且是一种美丽的本能,人类的和谐共处往往离不开这种天性和本能,因为存在同情心,人类社会在充满竞争的同时同样会存在一些人情味,而不至于变成完全冷漠的、竞争的、相互剥夺的野蛮丛林。善良的心态使得人类的社会文明得以建立起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强弱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
不过人们必须给善良设置一个底线,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否则善良有可能会变成作恶。一些滥用同情心的人往往会产生“弱者代表正义”“弱者犯错是值得原谅的”“任何一个弱者都值得帮助”之类的想法,可是一个人弱并不意味着就是好人,并不意味着就会善待他人的“善意”。真正的善良并不是盲目地同情弱者,而是同情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同情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
有人说:“善良是托付给君子的,而不是奉献给小人的。”真正善良的人并不会将强弱作为评判的标准,他们不会因为对方社会地位更低就无条件给予支援,不会因为对方缺乏竞争力而无条件给予恩惠,相比于硬件上的弱势,善良的人更加注重对方的个人品德与修养,更加注重对方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正确的价值观。
善良的心态往往包含了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善良的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拥有明确而合理的评判标准,他们常常会同情弱者,但不会被对方牵制,不会盲目且毫无底线地帮助那些弱者,也不会纵容那些弱者做出有违正确价值观的事情。在价值观面前,在道德准则和社会法则面前,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才是善良的人应该去做的。
人们总是想要同情弱者,想要给予弱者更多的帮助,但是在打算这么做时,首先要确保弱者是好人,确保他们的要求和需求是合理的,面对那些对社会、对周围人产生不利影响的人,善良的人必须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必须果断地拒绝他们不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