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1 / 1)

一家公司准备选择职员甲以及职员乙负责一个新项目,甲是第一负责人,乙是第二负责人,这样的安排让先进入公司的乙有点不高兴。为了避免影响工程进度以及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甲以个人经验欠缺为由,主动提出接受第二负责人的角色,而将第一负责人的身份让给了乙。

这样的让步无疑显示出了甲的大度,而公司最终也同意了甲的请求,可是乙仍旧没有释怀,他在工作中一直都在刁难甲,并且多次偷偷在背后打小报告,抹黑甲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形象,最终导致公司将甲调回总部。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如邻居将狗牵到别人家的草坪上随地大小便,自己的车位被人占领,在公交车上与人发生摩擦……有时候一方为了避免事态恶化或者矛盾加剧,会主动息事宁人,可即便如此,也常常难以避免矛盾冲突的爆发。

一般来说,当矛盾发生之后,人们所期待的第一种情况是对方率先做出妥协,无论是承认错误还是主动示弱,都是一个理想的局面;第二种情况,就是双方都做出妥协,彼此之间以一个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三种比较理想的局面是自己主动向对方示弱,当自己退一步之后,对方不再计较,双方的矛盾得以缓解。

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对他人的让步做出配合。在人际交往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对利益的追求,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出现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退让的人来说,一开始的被动举措并不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因为一些人可能会趁机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

尽管多数人都不这么认为,但过于理性有时候恰恰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麻烦,因为每退一步就意味着自己的空间被压缩一步。一些人在遇到分歧或者矛盾纠纷时,大脑给身体发送的信号就是“退让”,这并非一个完全合理的习惯,虽然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但是过于草率的“善意”同样不值得提倡,至少人们需要意识到一点:当自己做出妥协时,对方可能对此毫不领情。

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的话,那么在退让之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并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对方是否足够自觉?

对方是否觉得错的是别人(你)?

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害怕,而且觉得你的表现是不足为惧的?

对方是不是一个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人?

“对方是否足够自觉”,即对方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觉悟高低,许多人在伤害别人或者做错事的时候,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在做事之前就缺乏自制力和基本的道德观念。因此,他人的宽容和退让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作用,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对自己所做之事毫不在乎。

了解“对方是否觉得错的是别人”,这关乎最基本的价值观问题,这些伤害他人的人会混淆施者和受者的角色定位,将自己描述成一个无辜的人,他们会认为自己代表正义,认为自己才是受到伤害的人,会将彼此之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全部归咎到他人身上。如果受害者继续保持妥协,那么对方可能会继续颠倒黑白。

弄清楚“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害怕,而且觉得你的表现是不足为惧的”同样很重要,一些矛盾冲突发生之后,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对抗,无论是施者还是受者都会想办法彼此进行评估和猜测,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占据很大的优势,能够在冲突中占据主动权,就可能会变得更加强势。此时受到伤害的一方必须拿出更强硬的手段来压制和震慑对方,而不是选择妥协和退让。

弄清楚“对方是不是一个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人”,则是一个人品评估,一旦对方没有是非观念,没有悔过之心,而且还想要变本加厉,那么就不要过分客气,该做出反击的时候一定要做出反击。

总而言之,当冲突发生时,退让并不是一个必走的程序,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正如前面一节所提到的那样:忍让只是一种姿态,并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使用,忍让只是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契机。如果人们觉得只要退让就能够息事宁人,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那么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伤害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在动机上可能会产生一种为个人残酷行为辩解的认知过程,他们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我伤害了某人”(现实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与“我是公正、理智、善良的人”(对自身人格的期待)这两种认知不协调。为了修正这种不协调,他们会给自己一点暗示:“我伤害某人并非一种不理智、不公正的行为”,他们甚至会将受害人当成坏人来对待,选择无视受害人的优点而强调受害人的缺点。当一个伤害他人的事件变成谴责受害者的事件时,受害人的妥协会进一步让施暴者觉得理所当然。

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需要留一手,不能一味做出让步,看看这件事是否值得再做出让步,弄清楚这件事在让步之后是否会出现一些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