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转 变01(1 / 1)

乔丹传 罗兰·拉赞比 2880 字 4个月前

防守主宰了菲尔·杰克逊上任公牛队主教练后的第一期训练营1 。在为纽约尼克斯队效力时,他曾是一名不断地在两条底线间奋力奔跑的球员,现在他也是这么要求麾下的公牛队的。“把球看穿。”里德·霍尔兹曼过去向纽约队传授紧逼防守时曾经这么说过。杰克逊当然也希望他的队员们能具备洞察力,但排在第一位的是训练。要想在杰克逊手下打好防守,你必须先提升到极佳的状态,然后保持住。

“菲尔入主后的第一期训练营比我经历过的任何训练营都难对付,”帕克森回忆道,“防守成了主导。我们做的一切,都从防守端开始,然后打到进攻端。菲尔基本上把我们变成了一支紧逼型的球队。他知道,那样的防守会让我们取得胜利。”

“我们要打全场紧逼,”杰克逊说,“我们要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

这样的防守有赖于充满好胜心的专注力。杰克逊试图通过让乔丹和皮蓬相互竞争来建立这样的专注力。在皮蓬的新秀年,他们两人之间就存在着较量,但现在,杰克逊将其变成了一件头等大事、一种习惯。

1 训练营,在NBA 专指每年秋天常规赛开始前球队正式开始合练的一个多月。

“菲尔掌控了一切,”约翰尼·巴赫回忆说,“我认为他找到了将迈克尔、斯科蒂及其他年轻球员协调共融的正确方式,即强烈的竞争意识。于是迈克尔现在每天都要面对斯科蒂·皮蓬的防守。很多时候,菲尔会让斯科蒂带最好的一帮人,让迈克尔带‘杂牌军’。竞争非常激烈。菲尔总会把这件事做得很低调,不显山露水。一般会有一局十个球的比赛,输了的人要做些蠢事,比如做一组冲刺跑什么的。如果只比一局,而迈克尔输了,他会说:‘嘿,菲尔,我们要再来十个。’我们就会再打十个球。菲尔可能正希望如此,但他每次都会装作:‘嗯,我看看……我不知道我们要不要这样……好吧,如果你们想打,那就打吧。’”

“相互竞争这招非常棒,”巴赫在2004 年的另一次采访中如此说道,谈到这些回忆时他两眼发亮,“斯科蒂得以在‘国王’的手下成长。我总说斯科蒂是‘王座的守护者’。至于迈克尔,则是‘王座上的国王’。我认为斯科蒂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成长。他每天都来训练,每天都全力打球,找到属于他的比赛方式,来到场地上,把球带过前场,依靠自己超长的双臂,成为一名不惧身体对抗、不断折磨对手的防守者。他跟迈克尔一样带着一丝愉悦的微笑。他很享受这一切。”

努力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回报。巴赫回忆说:“皮蓬变得更强了。现在,他每天都必须对阵迈克尔。那会让你头痛。那时候的训练强度非常大。”

这不只是针对球队的两位明星。来自艾奥瓦大学的新秀后卫B.J. 阿姆斯特朗(B.J. Armstrong)也被抛给了老将约翰·帕克森。相互竞争使得两人厌恶对方,也让训练的强度进一步加大。

“这也是菲尔的意思,”巴赫解释说,“他希望他俩之间有竞争。”

公牛队在杰克逊手下取得进步,关键在于皮蓬和格兰特的成熟,这两位潜力巨大的年轻球员能让防守变得有穿透力。赛季开始后,人们都感觉到了他们的成长。“他正在迈向伟大球员的行列,”那年秋天巴赫如此评论皮蓬,“他开始做一些只有迈克尔才做得到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因为努力训练,”皮蓬说,“我努力提升自己的防守能力和行进间投篮的技术。我知道我更适合定点投篮,但我希望能在突破路径被挡住时可以运球拔起出手。”

除了阿姆斯特朗,克劳斯还带来了两位新秀,中锋/ 前锋斯塔西·金(Stacey King)和前锋杰夫·桑德斯(Jeff Sanders),总共三个首轮秀。

那年8 月,克劳斯跟自由球员后卫克莱格·霍奇斯续约,还在与菲尼克斯的交易中捡到了后备老兵埃德·尼利(Ed Nealy),他靠着结实的身板和积极的拼抢,赢得了杰克逊和乔丹两人共同的喜爱。

球队在季前赛里八战全胜,信心高涨。但人们都清楚,公牛队还必须去适应温特的古怪进攻体系。此外还有卡特赖特的问题,他在球队中不怎么合群。乔丹公开表示对这位大中锋的不满,抱怨他在进攻中接不好球。

而三角进攻体系意味着他将比过去得到更多的球。

阅 读 时 间

芝加哥体育馆揭幕战,乔丹在与克利夫兰的罗恩·哈珀的对决中砍下54 分,哈珀得到36 分。公牛队在加时赛中取胜,不过第二天输给了波士顿。三天之后,他们在体育馆以3 分之差击败了活塞,乔丹得到40 分。

很显然,公牛队的进攻发生了变化,但他们早期的努力还很难被看成是三角进攻。

在结束西海岸客场之旅后,公牛队11 月末的战绩为8 胜6 负。很明显,杰克逊选择使用温特体系的决定是场豪赌。多年来,温特都在精心开发他的三角进攻体系。这是一套老派的大学进攻体系,要求五名球员分享篮球,不停移动。这套体系在温特执教的每所大学都取得了成功,因为在那里,他有足够的训练时间用来教授和指导。但在执教20 世纪70 年代的休斯敦火箭队时——这也是他唯一一次NBA 主教练经历——他却因为球队明星埃尔文·海耶斯(Elvin Hayes)拒绝接受该体系而被解雇。到了20世纪90 年代,三角进攻体系对于绝大多数职业球员来说依然是完全陌生的。简单来说,赛程密集的职业球队缺乏所必需的训练时间。但杰克逊已经下定决心,要打一套强调转移球的进攻体系,而且他无疑有着管理层的支持。然而,温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样的转变绝不亚于一场革命。

多年来,职业比赛都依赖于单打和一对一。而三极进攻,或者叫三角进攻,很少采用固定战术。三角进攻需要球员们学会对场上局势做出反应,通过转移球来制造出防守漏洞。这意味着球员们几乎要重新学习比赛,从温特自己对基本原则的独特阐释到他们在球场上遇到的一切。他们不再单单机械地跑战术,而是要学会停下来,阅读防守,做出反应。每个位置都要像四分卫1 一样打球,尤其是后卫和侧翼。

三角进攻的重点在低位,两侧各有一名侧翼球员站在高位,一直延伸到罚球线外,拉开空间。更重要的是双后卫前场进攻,这意味着两名后卫要相互协调,在场上保持距离。其中一名后卫会首先传球,然后“填充上底角”,换句话说,就是跑去球场的某一侧底角待着,从而迫使一名防守人跟着他移动。这立刻就能打破球场上的平衡,给予其余四名球员——特别是乔丹——活动的空间。自然,填充底角的人必须是个可靠的三分手,而帕克森和霍奇斯正是理想的人选。

这套进攻体系并不需要具有传统风格的突破型控卫。温特希望主要通过传球来撕开防守。根据经验,想真正适应温特的体系,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因此,教练组决定,第一个赛季的三角进攻改为单后卫前场进攻。他们希望球队能比较轻松、顺利地接受这一体系。即便如此,球队中真正能理解进攻体系的也只有温特一人,这也就意味着,杰克逊把训练中相当大的部分都托付给了他。很快,几乎全部的训练都交给了温特来组织和进行,这对于助理教练来说是相当可观的权力。突然之间,他就从一名无人在意的老顾问变成了秀场的总主导。

“让一群充满好胜心的人聚在一起去打这种进攻体系,而且这种体系只有泰克斯一个人懂。”巴赫回忆道,“菲尔确实是个理想的教练,他会让出位置,说:‘球员们必须学会找到自己的节奏,而且必须有所提升。他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局面。我来这里可不是去解决每件事的。’菲尔有这样的能力。他真的非常伟大。”

1 美式橄榄球中的进攻核心,负责阅读防守和组织进攻。

关键在于乔丹,他当时早已是阅读比赛的大师了。三角战术要求那些技艺非常高超的后卫跟技术不那么纯熟的低位球员分享球权。乔丹立刻指出这会带来许多失误。

他对这套他称之为“机会均等”的进攻体系很是不爽。

“这确实用了不少时间,”帕克森回忆道,“迈克尔要跟那些人一起打球,除非他对作为球员的他们相当地尊重,否则,我认为他会想:‘如果我可以自己得分,自己搞定,为什么我还要传球给他们?我宁可叫成败系于我自己一身,而不是他们。’”

“这套体系他学得越多就越明白泰克斯有多么坚定不移。”巴赫谈到乔丹,“菲尔是主教练,他已经言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像个金矿。你把球员们带进体系中来,了解体系,然后取得成功。”

但这花了杰克逊不少力气去推销,也用了球队几个月的时间去接受温特的指导。一开始,三角战术主要的卖点在于能为场上带来平衡,为乔丹提供活动空间。这两点都是很明显的事情。光是球场平衡这一点就让公牛队立刻成了更好的防守球队,因为进攻中总有一名后卫留在弧顶,时刻准备在防守中“回归位置”。教练组认为这样的快攻防守能力能帮助他们赢下一些比赛。

“不管你传授的是何种进攻方法,你都必须要有能力在出手后守住,”

巴赫建议道,“你有义务知道该去哪里。泰克斯的进攻就能给你这样的平衡和能力。”

转变并不容易。一些观察者——比如《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萨姆·史密斯——就觉察到,在杰克逊的头两个赛季中,随着乔丹的失望情绪的累积,一种近似于哗变的气氛渐渐产生。杰克逊对此的策略是,自己唱红脸,让泰克斯·温特唱白脸。

“迈克尔给我留下的印象比其他任何人都深刻,”泰克斯·温特回首往事说道,“我从来不是英雄主义的崇拜者。我看到了他的优点,也看到了一些不足。我认为,教练组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迈克尔更好地融入球队。

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球员,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想让他游离在外。我们试图让他更多地与队友产生联系。在他真正确定自己真的愿意这么做之前,我们是没有机会完成未来的那些目标的。”

不同的球员对这套进攻体系有着不同的反应。对后卫和侧翼来说,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低位球员面临的挑战小一些。但总而言之,三角进攻要求职业球员们对他们平素打球时的本能方式做出改变。

“这对我来说非常棒,”约翰·帕克森回忆说,“体系进攻就是为了那些运动能力不及联盟中大部分人的球员而打造的。它正合我的长项。但这也给迈克尔和斯科蒂这样的家伙勒紧了缰绳,因为我们不再会下到前场、交球到两侧给他们单打了。这种进攻体系融入了许多精微狡猾的地方、许多团队协作。但那是菲尔的工作了,他需要让我们相信这能帮助我们赢得比赛。”

回首往事,温特解释说,乔丹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时打过体系进攻的那段经历对此助益良多。但那也有可能增加他的疑虑。

“一切都朝向中路,朝向低位进攻。”乔丹回忆说,“我们的风格彻底改头换面了……我对此当然有些不赞同。我认为这样会给内线球员带来太多的压力。”

杰克逊把乔丹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球就像一盏聚光灯。当球在你手上时,聚光灯就在你身上。你必须通过让队友们拿到球并做点什么的方式,来跟他们分享聚光灯。”

“这我懂,”乔丹回应道,“问题在于,当需要做决断时,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并不想要主导权。有时候我可以接过主导权,但这又会变得很难平衡。”

改变需要相当大的耐心。球队改变的关键语句变成了乔丹“必须学会信任自己的队友”。

“当迈克尔知道他可以砍下40 分时,”杰克逊说,“那些夜晚他就手感火热。于是他会单独行动,会接管比赛。我们必须理解,那正是他的伟大的一部分,那正是这项运动中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只有他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没问题。确实,对于想要以一支球队赢球的我们来说,那些夜晚并不容易。但对于作为表演者和得分手的迈克尔来说,那样的夜晚却意义非凡。”

这个过程同样考验杰克逊与乔丹之间的全新的关系。不过他俩的关系也有机会因此而进一步加深。乔丹要学着去信任的并不只有队友,还有他的教练们。

“很多时候,”杰克逊解释说,“我是这样说服迈克尔的:‘我们希望你能拿到属于你的30 多分,我们希望你去做任何必要的事情。如果你能在上半场拿到12 或14 分,第三节结束时拿到18 分,然后在第四节得到14或18 分,那对我们来说就太棒了。如果这套进攻体系能练成,结果就会是这样。’谁会对此有意见呢?我们跟他说:‘把你的招数都搬出来吧。逼迫他们整场比赛要想尽各种办法,然后为我们拿下胜利。’”

回首前尘,温特会惊异于杰克逊当初坚持使用三角进攻体系的决定,以及成功说服乔丹的高超口才。那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迈向职业篮球史上最值得铭记的时代,而这一切都始于乔丹和队友们从第一年起经历的训练和教导。

“菲尔对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坚决,没有丝毫的动摇。”温特回忆道,“虽然我在很长很长的执教生涯里都在跟三角进攻打交道,但菲尔比我更热衷于此。有时候我会说:‘我们应该抛掉这套东西了。就让迈克尔多点一对一的机会吧。’而菲尔却坚持不这么做。全靠他,我们才能一直守住他的基本篮球哲学。”

他们的哲学,他们的体系,使得杰克逊的公牛队不同于NBA 中的其他球队。

担任主教练的第一年,杰克逊开始尝试把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球员们。

他送给乔丹的是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寻找黄金的寓言故事。球队的转变也从12 月起开始显现。杰克逊的公牛队爆发出强劲的势头,打出多波连胜,先是圣诞假期前的五连胜,然后又以一波五连胜步入新年。他们的进攻依旧挣扎,但防守有声有色。在联盟中,其他教练们开始谈论他们——也开始恐惧他们。

到了1 月,他们的进攻已然结成一体,连活塞队都注意到了,虽然活塞队在底特律以10 分优势击败了公牛队。尽管取得了胜利,但是乔·杜马斯回忆说,自己当时看见了新的挑战:“赛后我找到伊赛亚,我说:‘我们有麻烦了。’他说:‘什么?你在说什么?’我说:‘现在乔丹在场上的那些新花样,会带来一些问题,也会给我带来麻烦。’过去,他只会在前场得球,然后一对一,正面朝着所有人,你可以看见他在哪里,我也知道协防的人都在哪里。但当他在三角进攻中在低位接球,其他人开始空切,我就不知道协防的人都会从哪里过来了。所以,他们跑三角进攻的第一场比赛,我就知道,我们有麻烦了。这次我们是赢得了比赛,但以后乔丹会从弱侧突然飞奔过来,他会去低位会出现在一些新的位置,那都是我们之前不会双人包夹他的地方。我们一包夹,他就把球甩走,等着所有人空切。三角战术中,你传球,所有人都在切底线。我明白这会带来大麻烦。”

“我们立即察觉到,当公牛使用三角进攻时,包夹乔丹变得更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