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1 / 1)

果果妈妈去给上一年级的果果开家长会时,班主任陈老师告诉果果妈妈说:“果果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就是性格有些内向,胆子有点儿小,不敢问老师问题。这样下去对学习是很不利的,老师要教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如果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又不主动提出来的话,老师就不知道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久而久之,什么问题都一知半解,学习是很难进步的。”

听了老师的话,果果妈妈觉得很吃惊,小时候的果果可是个“问题宝宝”,不管见着什么都喜欢问一句“为什么”。比如见到灶上的水开了,果果就要问,为什么水开了要冒泡?见到冰箱里结了冰,果果就要问,为什么冰箱里头会结冰?见到墙上的时钟“滴滴答答”走,果果就要问,为什么时钟上的指针会自己走?就连傍晚去散步,见着夕阳下的大树,果果也要问上一句,为什么大树的影子比大树还要长得多……

一开始,果果妈妈还是很有耐性的,不管果果问什么,都会一一给她解答,如果遇上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还会特意翻家里的百科全书,或者上网寻求答案。可是果果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有时遇上事情多的时候,果果妈妈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回答果果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不免就会搪塞几句。

尤其是有一段时间,果果妈妈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升职的机会,为了顺利通过领导考核,真是忙得天昏地暗,那时候就更没有精力去应付果果这个“问题宝宝”了,以至于有好几次,听到果果不停地问这问那时,果果妈妈都忍不住训斥了果果。好像就是自那段时间之后,果果就彻底改掉了这个“毛病”,再不会整天问东问西了。那时候,果果妈妈忙着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果果爸爸又总是出差,谁也没在意家里的“问题宝宝”不再问问题这件事,反而还乐得轻松……

回想起那时候的事情,果果妈妈别提多后悔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时的敷衍,竟对孩子造成了这样的伤害,让一个活泼可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问题宝宝”变成了如今这样“乖巧”内向,即便有了问题也不敢轻易问出口的孩子。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孩子,这世上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那样新奇而有趣,一直吸引着他们去了解、去探索。所以,孩子们总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家长们看来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有的问题甚至显得有些可笑,因此,很多家长在空闲时可能不介意分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和孩子逗逗趣,但一旦有事缠身或者心情不佳,就难免会显得有些不耐烦,甚至粗暴地训斥孩子:“去去去,别整天问东问西的!”

其实,孩子乐于提问,说明他们喜欢学习、爱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有着旺盛的求知欲。父母如果因此而训斥他们,往往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扼杀孩子的好奇心。这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古往今来,但凡是那些能够在学业或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勤学又好问的,就像古人说的,这学问学问,那便是勤学好问。若是不懂问、不能问、不会问,那又怎么能有所提升呢?

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就曾说过:“渴望知识的孩子,总会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是什么?——任何一个能够稍微满足孩子的答案,都能给孩子开拓一个新的世界,而孩子正是分别地从各方面学到语言,并将其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媒介的。”

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这对帮助孩子客观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还能促进孩子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鼓励孩子细心观察,大胆提问

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的启蒙关键期,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学习、多思考。在这个年纪,孩子很容易会被生活中的许多新奇事物所吸引,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大胆地提出问题。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小孩子是再大无比的一个发明家”“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用积极认真的态度面对孩子提出的一切问题,即便那些问题或许有些天马行空,家长也不应该敷衍应对,甚至教训斥责。

让孩子的探索更进一步

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思维往往都比较跳跃,很多时候都不按常理出牌,即便是在问问题的时候,所关注的重点也偶尔会让家长觉得匪夷所思。在这种时候,家长不要忙着纠正或压制孩子,而应该耐心听取孩子的问题,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鼓励并引导孩子更深入地进行思考,让孩子的探索更进一步。

其实,孩子的很多“为什么”并不一定是要去追究事物背后的道理,他们只是希望能够从家长那里得到一个说法和解释,所以,相比孩子问的问题来说,保护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加重要。

满足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自尊心

年幼的孩子不管是从知识结构还是思维能力来说,与成年人都是没有可比性的,这就要求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性。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家长一定要注意,满足孩子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去学习和探索,而不是用不恰当的言语伤害孩子,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讲了半天你怎么就是听不懂”“你怎么那么笨”之类的言语是绝对不应该对孩子说的。只有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能在成长中逐渐养成面对问题尽力探索的好习惯,而不会对一切问题都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