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幸福与金钱的关系(1 / 1)

我们辛苦赚钱,是为了改善生活。但赚钱绝不是你人生的唯一目的。将追逐金钱视为人生唯一动力源泉的人无疑是可悲的,他们不懂真正的幸福其实与金钱并无直接的关系。

“东北彩王”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如果你真的读懂了这个故事,就该停下脚步,好好审视一下你的金钱观,看看它是否偏离了方向。

马洪平曾在2003年10月和2004年6月先后两次押中500万彩票大奖。这件事轰动了当地,而他本人也被巨大的幸福感击中,久久回不过神来。

在晕晕乎乎的心情中,马洪平干脆辞去工作,将所有的时间都拿来研究和购买彩票。与此同时,他花钱再无节制,肆无忌惮地挥霍着积蓄。奇怪的是,他钱花得越多,心里反而越空虚。为了弥补这种空虚感,马洪平愈发不加节制地购买起彩票来。

这一次,幸运之神再没有光顾他了。不出几年,他的腰包渐渐干瘪,慢慢变得负债累累、穷困潦倒。为了能东山再起,马洪平甚至走上了诈骗之路……

当马洪平失去自律,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时,幸福便离他越来越远。类似的故事有很多,比如说,有的人纵使一夜暴富,要不了几年,一切又恢复原样。又或者,他们沦落得连原先也不如。另外一些人虽然从未拥有过多的钱财,却能有滋有味地过完这一生。

很多人喜欢将金钱与幸福紧紧联系起来,甚至武断地在两者之间画上等号,这是三观不正的体现。有钱真的就能拥有一切吗?有钱一定意味着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

著名作家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得到。”如果你将自己人生的价值归结为金钱的简单堆砌上,那么你一定不曾真正领略过幸福的滋味。只因财富对于个人的影响,其实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决定你这一生过得幸福与否的,是你的格局、认知,乃至你的金钱观,却恰恰与金钱本身无关。关于这个道理,普罗大众很难想得明白。

几年前,央视曾做过一次街头采访。记者手持话筒,将“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一一抛向路边行人。在这个视频中,我们能够听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几乎都与“金钱”这个字眼儿紧密相连。某权威杂志也曾做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只有直接提高工资,老百姓才能变得更幸福。普通人的是非观念都是简单直接的,所以极易人云亦云。

而学者们在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并不能将财富的多寡视为调控幸福感的手段,对幸福产生主要影响的反而是财富的使用与分配。对于普通人而言,哪怕拥有的积蓄有限,只有将它们通通用在刀刃上,才能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成功人士们往往热衷于慈善事业,为了帮助贫困弱势群体不惜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他们提高自身幸福感的有效手段之一。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获取足够的财富之前,他一直是个自信乐观的好青年。而当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口袋后,他却变得多疑、冷酷起来。

人们谈论起这一时期的他,总是皱着眉头,口出恶言。无数的威胁、诅咒涌向洛克菲勒,连他的兄弟也开始讨厌起他来。洛克菲勒却不在乎这些,他将自己不幸福的理由归结为:自己还未拥有更多钱财。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洛克菲勒几乎推掉了所有休息的时间。

因操劳过度,他的身体一度变得非常糟糕。医生严肃道:“如果你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你只能活到50岁。你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做出选择。”

洛克菲勒突然想通了,他放下了对金钱的执念,选择退休回家。有了大把空闲时间的他开始学着打高尔夫球、上剧院看喜剧,还经常和朋友们坐在一起闲聊。

久违的幸福感再一次回到了洛克菲勒的身边,他开始尝试着去用半生积累的财富帮助世界各地的穷人……

洛克菲勒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去世之前,他将绝大部分财富捐给了慈善机构,少部分留给继承人。他曾说,当他选择不再做金钱奴隶的时候,他内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快乐。而当他选择用金钱来帮助别人的时候,他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人生这场旅行并未设置返程票,当金钱成为累赘的时候,你再也没有时间领略窗外的风景,也慢慢失去了陪父母老去,陪孩子长大的耐心。

电影《耳朵大有福》的主人公说:“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头拿着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幸福始终是一种自我感受与自我满足,有时候它几乎可以与“吃饱穿暖”这种简单的事情等同起来。

从更高的层次来说,幸福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诉求。这其实与金钱、财富也产生不了多大的关系。记住,幸福也许离不开物质,但物质一定不能主宰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