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即命运,思路定成败(1 / 1)

记者:你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策划人?

王志纲:第一,性格即命运;第二,思路定成败。

性格即命运,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是生在中国的第三世界——贵州、贵州的第三世界——黔西,从我接触外面的世界起,我就经常感受到歧视的眼光。贵州一贯被大都市的人视为蛮荒之地,人们对你的认识只差问你长没长尾巴。而实际上,我们这个地方是一个文化昌明之地,这种反差造就了我的自尊,从而不断地激发着我的奋斗精神,使我形成了自立、自强、高唱“国际歌”的鲜明个性。

从我上大学时起,我就面临着为贵州正名和抗争的问题。中国的华侨为什么爱国?因为中国太弱小、太落后了。所以,中国人不论在国内怎么骂娘,到了国外,面对歧视的时候,就想到必须为中国争气,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华侨的爱国主义传统就在这儿。所以我要用自己的成绩,证明贵州并不落后。

我到新华社当记者时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我的校友们大学毕业就当记者,已经搞得不错了。我是30岁才入行,你要证明自己,别人几年干的事情你一年就要干出来。成功以后又引得别人的攻击,生活里总是有人自己不做事而热衷于找别人的毛病。但种种压力恰好成为动力,使我总结出一个逃离射程的理论:当别人追杀你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会,加快步伐向前跑,当你跑出射程以外时,他们就只有放弃了。

我下海以后的探索能否成功,更是代表一种社会现象,我已经不是在为自己了,我是在为另一群人、一批寻找第三种生活方式的人探路。一种除了红道(仕途)、黄道(经商)以外的第三种生存之道。既要保持知识的尊严、人格的尊严,同时还要有生存的能力,而且还要生存得不错。一次次的挑战,使我形成了不甘寂寞、追求自我超越的性格。

思路定成败。我从来都很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并从中尝到了甜头。我的母校兰州大学给了我巨大的收获。当别的学校浮躁的时候,我们在偏僻的兰州倒能静下心来学习马列主义,我特别读了《资本论》这本书。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每个星期有一堂关于《资本论》的答辩课。一班五六十人,经常参与辩论的只有五六个人。我们这几位骨干,通过这个过程锻炼了反应能力、思辨能力、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和口才,这使我到许多场合都不怯场,越有挑战性的事,我就越有劲头。这种强制性的磨炼对我非常有好处——掌握了哲学方法论。我用特有的思维方式,去指导工作,这就使我比别人少走许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