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尘世桃花源”(1 / 1)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规模最大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该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为御史王献臣归隐苏州后所建,前后共用了十六年时间,聘请当时的著名画家文徵明参与了园林的设计。“拙政园”名字的由来,是取自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的句子:“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在之后的几百年里,拙政园屡易其主,并不断更名,一直到近代才恢复“拙政园”这个名字。

整个拙政园原本是浑然一体的,但是经过多次重建和修整,逐渐分成了几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到了清末,拙政园形成了东园、西园、中园和住宅四个部分,其中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东园大约占地31亩,原本名叫“归园田居”,是明代侍郎王心一所取。该园总体上采用明快的风格,以山水、草木为主,搭配有亭台。园中央为涵青池,池北有兰雪堂,周围栽种着梅、竹等植物。在池南有一座缀云峰,峰下面有一个小山洞,名为“小桃源”,其布置和名字均来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西园面积约12.5亩,原本为“补园”。其布局紧凑,曲水环绕,依水建有亭台楼榭。在西园中有一处三十六鸳鸯馆,为园内的主要建筑,是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其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初这里养了三十六对鸳鸯。在三十六鸳鸯馆的周围有曲尺形的水池,沿池建有回廊,在回廊中可赏到别致的水景。馆内窗户上嵌有蓝色玻璃,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透过玻璃看窗外的景色,就好像在观赏雪景。

中园面积约为18.5亩,是拙政园的主要景区,全园的精华都在这里。园中各处景观虽然经历多次变迁,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明代质朴、明朗的风格。中园以水为中心,水中堆有假山,沿水建有很多亭榭,方便观赏水景。中园的主建筑为远香堂,是主人宴请宾客的地方。同时,远香堂也是拙政园的主建筑,园林的各个景观都是以远香堂为中心而展开的。远香堂临水而建,是一座四面大厅,周围都是落地玻璃窗,从厅里就可以将周围的景色一览无余。远香堂正中的匾额上,写着“远香堂”三字,是文徵明亲笔所写。

在远香堂的北面,有两座假山位于池中,两山之间以溪桥相连。西面山上有雪香云蔚亭,又叫“冬亭”,是园中最适合赏梅的地方。亭子的柱子上挂着一副文徵明所书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亭的中央有一块匾额,写着“山花野鸟之间”几个字,是元代倪瓒的手笔。东面山上也有一个亭子,名叫待霜亭。在远香堂的东面,也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绿绮亭”。在远香堂周围的水池中,种有很多荷花,因此有很多建筑都是用于赏荷花的,比如远香堂西面的“倚玉轩”和北面的“荷风四面亭”。

文徵明作为拙政园的主设计师,曾在《王氏拙政园记》中记述了部分建园过程。在建园之始,他就发现这里土质松软,积水比较多,不适合盖大量建筑。所以文徵明便因地制宜,以水为主体,兼以假山绿植来营造各个景点,并在其中暗喻诗画中的意趣典故。园中很多对联和诗都是文徵明手书,也有许多植物为文徵明亲手所种,可见当初文征明为此园花费了相当大的心力。

风水与建筑

明代时风水对建筑的影响已经达到极致,尤其对于建筑的选址问题上,在施工之前,往往会听听风水师的意见。不只是民间,就连佛寺或是帝王陵墓等大型建筑都会受风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