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位于杭州市西湖南面的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是由一处私园改建的。后来六和塔在战火中损毁,遗存下来的砖结构塔身是南宋绍兴年间重建的。明正统年间,重修了顶层和塔刹。清光绪年间,又重修了外面的木结构。关于六和塔名字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最多被采信的解释是取道教中的“六合”,即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
六和塔塔基为八角形,塔身高约60米,雄伟壮观,站在塔上,可以直接观望钱塘江。六和塔的外面有十三层木檐,而内部则只有七层,是砖石结构的,每一层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室,为柱子、斗拱的仿木结构。塔内的七层中有六层是封闭的,只有一层与塔身的内部相通。这样一来,塔就分成了外墙、回廊、内墙和小室四个部分,构成内外两环。
塔的内环是塔心室,在四面的墙身上开有门,因为墙厚达4米,所以进门后,就形成了一条甬道,穿过甬道,里边就是回廊。内墙的四边也有门,门与门之间凿有壁龛。每个门的门洞内也由于壁厚关系形成了甬道,甬道直通塔中心的小室。在壁龛里面嵌有一些石刻,刻的是《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是《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简称,为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将其中的四十二段话编集成四十二章经。塔中心的小室为仿木建筑,原本是供奉佛像所用。
六和塔中多处设有须弥座,如壁龛下或者内壁上。须弥座上多有砖雕,内容丰富多彩,比如盛开的石榴、荷花,奔跑的狮子、麒麟,翱翔的凤凰、孔雀,等等。这些砖雕十分符合《营造法式》上的描述,为古建筑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六和塔的建造缘由和其他普通佛塔的不同,并非单纯因佛教而建,而是为了镇压钱塘江潮。据说一位叫智觉禅师的和尚看到钱塘江江潮肆虐,给沿岸百姓带来很多灾难,于是在月轮山建造佛塔,用来镇压江潮。建成之后的塔有九级,高50多丈,里面还珍藏有舍利子。传说在六和塔建成之后,钱塘江潮果然不再肆虐,沿江百姓深受其福。而且在建六和塔之前,江上的渔船航船经常发生事故,而六和塔建成之后,塔上的灯光可作为引航之用,大大减少了江上船只发生事故的概率。
除了镇压江潮和引航之用,六和塔还是极佳的观赏钱塘江大潮的地方。钱塘江畔观潮的风气一直长盛不衰,每年都有大量游人前去观赏,而选择一个好的观潮位置,则极为重要。自宋代时,六和塔便成了观潮的圣地,宋代的郑清之曾有诗句描述自己无缘登塔的遗憾:“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营造法式》
北宋时,王安石推行变法,要求各部门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这催生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书籍——《营造法式》。编辑《营造法式》的目的是建立起设计与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国家建筑开支。《营造法式》的作者是李诫,他将历代工匠相传下来的建造方法辑录了起来,并对建筑物的用料给出了尺度标准,不仅使得建筑的建造省时省力,而且工料估算有了统一的标准。这本书对当时宫廷建筑的建造方式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江南的民间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