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等于失败?(1 / 1)

“劝和不劝离”,这句话意味着,在一起总是比分开好。“这样家才完整”“怕分开后老了没人照顾”“离了婚的女人都比较吃亏”“你们要为了孩子着想,不要让孩子变单亲”“你之后后悔就回不去了”。当动起离婚念头时,周围的亲友与自己的心里都可能会有这些声音,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能够忍受,觉得自己是不是自私没有考虑到孩子,或是觉得自己只是跟情绪过不去。

会动起离开婚姻的念头,象征着婚姻中有难解的点,也象征着我们想要寻求一个比现状更好或不要更糟的抉择。但因为有许多未知存在,我们害怕后悔、害怕伤害了所爱的人。

如果你正在经历要不要离婚的思考,请先让自己知道:你会犹豫不决,也没有一定要果决——即使你的状况让周围出现许多劝离的建议。尤其当婚姻走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时,那已经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了,而不仅仅是一段关系;离开了婚姻,也象征着我们要脱离生活中惯性的轨道,切割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每个人由于性格特质不同,面对变动的担忧程度也不一样。例如对于生活稳定感需求较高的人,会更容易回避变动。因此,面对婚姻去留的彷徨无助或害怕改变的程度,都有个人化的原因。用接纳理解取代催促,有机会接触那些抉择背后的心理困境。让自己知道,这些情绪都需要时间厘清,所有的决定都需要时间,没有绝对的时间表。

回到思考与心态上,在面对重大决定时,人类生存的本能会先想到负向的后果,让自己能趋吉避凶。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面对不同决定的思考方向时,会不会有个自动化的惯性是自己没觉察到的呢?也就是大家认为的喜事,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很多好处;而大家认为的憾事,我们就习惯往负向去思考。

结婚是一个重大的抉择,但我们对于结婚后的生活,正向的想象容易多于负向(所以我们才会结婚),然而婚姻里的调适真的不容易,困难度也很可能不亚于离婚后的生活。因此,练习看到事情的不同层面是很重要的,就像看到月亮的光明面时想到另一侧的阴暗面。不论结婚或离婚,我们都要静下心来,不被既定思维与惯性思考限制,结婚不等同于永恒,离婚也不等同于失败,而是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困难点与需求。

这个社会对于性别有许多刻板印象,不论是大龄未婚或中年离婚,都容易加诸一些负面印象在女性身上。试想,从出生、求学到工作,我们花了许多时间了解自己是谁,以及让自己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然而面对婚姻抉择,社会看待女性的方式变得扁平,似乎仅以是否有另一半或生育年龄来看待女性。有时我们会听到一个说法:“有了另一半让我们得以完整。”我想要修改一下这句话:“和伴侣之间,让我们感受到爱人与被爱,这样的互动让我们完整。”个人的完整并非要通过另一个人来进行,而是通过互动让我们可以满足爱与被爱的需求;换言之,当亲密关系让我们在爱与被爱都感到疲惫不堪时,那反而是对自我的一种消耗。

要摆脱这些既定印象给自己的影响并不容易,但我们需要这样做。当我们在思考婚姻去留时,需要聚焦在“自己是谁”和“所需要的亲密关系是什么”这两个部分,要厘清伴侣关系中的问题与差异、彼此能够调整的幅度,以及自己能够独立于关系之外的心理与生活能力。让视角离开众人的眼光,因为他人的眼光并不会让你的调适更好。

● 心理师我有疑问

离婚会不会给孩子不完整的家庭?

这几乎是每个有孩子的父母对婚姻去留的难题。不过由于每个婚姻中的难题都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例如孩子和对方的关系好不好、对于孩子教育支出的负担等,都需要考量。在此我们可以一起进行两部分的思考。

√什么是完整?

我们很容易想到,对孩子来说,父母同在的童年才会被足够的爱包裹着,单亲就是缺了一角。当我们想到完整时,可以思考一下,对孩子来说,什么叫做完整?如果父母之间相处融洽,给予孩子的爱就不会因为伴侣关系而折损,父母之间可以搭配,当一方疲累时,另一方可以接手协助来陪伴孩子,可以避免过大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然而,当关系对彼此来说已经是受伤的,甚至常有激烈争吵、冷战、忽视,也会因此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与成长。这时必须好好思考,所谓的完整,真的是“完整”吗?孩子还小时,会很难接受父母任何一方的离开,然而在争执不断的伴侣关系中,对孩子的安全感与情绪稳定度实际上更会有负面影响。

√我有没有把自己的需求,重叠在孩子身上呢?

有时候我们会把两种感受叠加在一起,那就是“孩子离不开爸爸(或妈妈)”以及“我自己离不开这段关系”,这两种感受很可能同时存在而很难区分。厘清是我们自己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或是都有,厘清能帮助自己把思绪整理得更清晰。

有许多孩子听过爸爸或妈妈对他们说:“都是为了你,我才没有和你爸爸(妈妈)离婚。”这样的话语对孩子是有影响的,有的孩子会把这样的想法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产生了本不属于他的负罪感,觉得是自己影响了爸爸或妈妈的快乐。站在孩子的位置来考量是非常重要的,但那不等同于让孩子替婚姻的去留负责。因此,好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并和孩子的需求作区辨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