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九年(1784)会试届期,纪晓岚充任副总考官,正总考官为蔡新、德保。
每届会试的时间,清初定在二月;雍正五年(1727)以春季二月节候,天气尚寒,临时将入场期改在三月;乾隆十年(1745)也因二月天气尚未和暖,再次改为三月,遂成定制。会试共分三场,每场三天,第一场是初九日;第二场为十二日;第三场为十五日。会试主考官称为总裁,清初用内阁大员四人或六七人,后改为二三人或四五人。会试同考官,清初为二十人;顺治十五年(1658),定为十八人,称为“十八房”。
纪晓岚感慨万端。他这大半生,做得最多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修书,另一件就是当考官。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开始,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发配新疆之前丁忧,共四预其事。二十四年充山西乡试正考官,二十五年(1760)任会试同考官,二十七年(1762)任顺天乡试同考官,赴福建学政,二十八年(1763)督学闽中,几乎没间断过。每赴起任,必有诗传示同僚,以躬谨相勉。所以纪晓岚门人众多,经他的手提携了许多人才。
纪晓岚作《甲辰会试录序》,以明经义取士的源流及原则,略云:
夫设科取士,将使分治天下事也。欲治天下之事,必折衷于理。欲明天下之理,必折衷于经。其明经与否不可知,则以所言之是非醇驳,验所学之得失,准诸圣贤以定去取,较他途尚为有凭。而学者求工经义,不得不研思于经术,藉以考究古训,诵法先儒,不涉于奇邪之说,于民心士习,尤为先正其本原。经义一法,至今不变,明体达用之士,亦时时挺出于其间,职是故也。
今之所录,大抵以明理为主,其逞辨才、骛杂学,流于伪体者不取;貌袭先还而空疏无物,割剥理学之字句,而饾饤剽窃,似正体而实伪体者,亦不取,期无戾于通经致用之本意而已。
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会试时,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洪亮吉应礼部试。这礼部会试是三月结束,可是本房的两位阅卷官到四月四日才以三场试卷一并荐于纪晓岚。
纪晓岚奇赏洪亮吉的卷子,必欲置于第一名,另一位考官不同意,理由是洪亮吉的考卷出来得晚,欲置四十名以外。纪晓岚坚持不允,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吵骂了起来。这件事虽说经人调停下来,但洪亮吉也给耽误了。纪晓岚心里十分难过,就在洪亮吉的卷尾写了六首《惜春词》,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万紫千红号花海,冠春毕竟让槐黄。”直言不讳地写出了对洪亮吉落榜的不平。
出闱以后,纪晓岚马上到洪亮吉住的地方去见他,勉励他一定不要泄气,努力再考。乾隆五十五年(1790),洪亮吉果然不负纪师重望,进入翰林,后成为一代学问大家。
甲辰会试定榜后,纪晓岚赋《甲辰会闱初定草榜偶作》二首:
甲乙编排几度更,蕊珠仙榜造初成。
范韩本自无私见,瑜亮才能得定评。
隔幕闻歌先击节,垂帘对影未知名。
旁人应笑耽花癖,刚到含苞便有情。
老眼摩挲力欲殚,今朝草创九还丹。
杜诗韩笔都堪爱,王后卢前恐未安。
相马争夸尘外赏,观棋谁信局中难。
牟尼百八加赢二,颗颗曾经子细看。
又在未取诸卷上题诗《甲辰会试定榜后题所未中诸卷》:
纵横朱墨委尘埃,临到缄题更一开。
花是亲栽皆爱惜,鹤因远别暂徘徊。
书生遇合虽有命,圣代公明岂弃才。
荏苒三年一弹指,龙门结队驾风雷。
他为那些没有被录取的士子打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三年后再展宏图大志。他说自己作为考官,最期望看到的,就是“龙门结队驾风雷”的壮观场面。纪晓岚最能体贴落榜士子的心情,每每为落榜者扼腕。
戊辰会试刚过,纪晓岚又知会会试贡举,招录武举人去了。
翁方纲记:“晓岚少司马充武会试知贡举,兵部郎恽君执事,闱中仿南田法为写《春风桃李图》,晓岚题云:‘桃李何曾属老夫,隔墙花影枉描摹。春风还幸曾相识,权当先生为补图。’盖晓岚今春典会试也。属题三首:‘到处成蹊笔有神,粉垣鸟语记前因。东园嘉树三春后,又近新阳报小春。’‘薄暖轻阴泥玉阑,著花容易种花难。良工心苦凭谁画,月落参横到夜阑。’‘抹紫扶蓝色色妍,棘闱画事少人传。钱兄张丈兰兼竹,旧梦回思廿五年。’”附记:“同考官例用蓝笔,因忆庚辰春与晓岚同题《镜壑箨石画卷》事也[7]。”
这一年,纪晓岚的第四个儿子纪汝亿出生。
此时的纪晓岚,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