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是什么在煎熬着灵魂 一(1 / 1)

《四库全书》是国家宝典,需要妥善放置。乾隆皇帝指示修建专门的藏书楼,来保存将来抄成的《四库全书》。

藏书楼建成什么样的才好?

乾隆三十九年(1774)六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下了一道谕令,让工部尚书福隆安传示杭州织造寅著,让他到宁波天一阁去考察藏书楼的建筑和书架的款式。他在谕令中说:“今办《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欲仿其藏书之法,以垂久远[1]。”

天一阁在浙江宁波月湖西岸,前文已有介绍。乾隆皇帝之所以选中天一阁,是因为它特殊的规制。

天一阁为木结构六开间二层楼房,重檐硬山顶,前后有廊,取“天一”二字,其实是根据“天一生水”的说法,表明了建楼伊始就把防火问题放到了首位。天一阁东西两旁都筑有封火墙,以隔阻火源。同时在书楼前凿一水池,以蓄水备用。天一阁四周留有一定空地,不与民居相连,并筑围墙与外界隔开。到乾隆时期,天一阁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采取了十分过硬的防火措施,从没发生过火灾。对书阁的通风去湿,天一阁的设计也很精到。书阁前后开窗,书橱前后设门,既有利于密封防尘,又便于通风除湿。乾隆皇帝对天一阁的规制十分赞赏,所以,存放《四库全书》的七阁,无论从式样还是格局,都效法天一阁。而且为七阁命名时,在“文”与“阁”字中间,采用“渊”“源”“溯”“津”“汇”“澜”诸字,都用了水字做偏旁。唯有镇江“文宗阁”没有用“水”字偏旁。因为文宗阁建在金山上,而当时金山正在江中,四面临江,与两岸隔开,没有必要再用水字了。

乾隆四十一年(1776)初夏,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最先落成了。

文津阁修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秋天,其地在避暑山庄西山脚下热河引渠的小岛上,“山庄千尺雪”之后,依山临湖而建,卜高明爽垲,以贮四库,题曰“文津阁”,与紫禁、御园三阁遥峙,前为趣亭,东则月台,其建筑布局、规制、营造法式,乃至书架的款式,都与天一阁大体相同,但它毕竟是皇家的藏书楼,所以在规模上又高于天一阁。阁体高16.28米,宽15.80米,长26米,在外观上保持天一阁藏书楼明二暗三的格局。在外边看上去是两层,实际上是三层,把腰檐遮挡处的上层地板下的空余部分辟为中间的暗层,成为阳光不能直射的藏书库,扩大了利用空间。顶层阁内是连通的大开间,取“天一生水”之意。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文津阁”立匾悬于顶层阁外檐下。第一层檐下匾额同样是皇帝御笔“资深学海”。

阁内以柱分为六个开间,取“地六成之”之意。东边五间对称,西一间为楼梯间。阁层高度不尽相同,第一层高3.15米,中间用书架隔成敞厅,设紫檀木雕花宝座、屏风等,其余东西次间和稍间均用书架隔成壁障,贮《四库全书》及《古今图书集成》。第二层高2.5米,贮经、史二部,第三层高3.35米,贮子、集二部。阁的中、下两层,前后延伸一步架,构成引檐廊厦,正好避免了阳光的直射。歇山式阁顶,覆黑琉璃瓦,黑色为玄武,壬癸水,含避火之意,上嵌绿琉璃瓦边。其防火意识之强,渗入到每一个设计细节。

文津阁坐北朝南,其庭院是山庄的园中之园。与天一阁一样,楼前有池塘,塘边栽种垂柳。池南有假山,用隆化黄湖石砌筑,呈半月形环抱池沼,拱峙楼阁。假山下有石洞,曲折幽邃,是入门进阁的必由之径。洞顶有一月牙形石孔,光线漏射于池水中,恰似新月一弯,光天沉月,日月同辉,成为山庄一绝。整个景观设计以水石取胜,其中汲取了宋朝米芾“宝晋斋”的一些优长,故乾隆皇帝有诗谓“米家范式两兼奇”。前后依次排列为门殿、楼阁、碑亭、月亮门,假山、水池点缀其间,别有佳趣。

这座建成最早的藏书楼却最晚完成了《四库全书》的入藏,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夏天,第四份《四库全书》才完成归架,纪晓岚曾数次率员到此校书。这是后话。因为正在编纂、校录中的《四库全书》还要几年后才能完成,阁中空旷,乾隆皇帝下令先将万卷《古今图书集成》运来充阁,按《四库全书》的函式装帧,上架排列。

紧接着,文源阁也落成了。

文源阁位于京郊圆明园北部。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四达亭的基础上略加增葺,园内“水木明瑟之北,稍西为是阁,上下各六楹,阁西为柳浪闻莺[2]”。阁额及阁内“汲古观澜”皆乾隆皇帝御笔。旁边联为:“因溯委以会心,是处原泉来活水;即登高而游目,当前奥窔对玲峰。”其阁内屏扆联为:“宁夸池馆消闲暇,雅喜诗书悦性灵。”其檐柱联为:“讨寻宜富波澜,浩矣无涯神智益;披沥直探星宿,挹之不尽古今涵。”皆为乾隆皇帝御笔。

文源阁亦仿天一阁,阁前掘一方形巨池,南北长十五丈,宽七丈,池水从西北角流入,水深五六尺,清可见底。水中养金鱼,沿池以云片石叠成河岸,池中立一高出水面三丈多的巨型太湖石,名“石玲峰”,玲珑环孔,叩之如磬。四周以太湖石筑成洞形回廊,东南角则是以太湖石砌成的平台,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月台”二字。

阁前立巨石,刊御制《文源阁诗》。

阁东亭内石碣,刊御制《文源阁记》,备述“文源”之由来:

文之时义大矣哉。以经世,以载道,以立言,以牗民。自开辟以至于今,所谓天之未丧斯文也。以水喻之,则经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也,子者文之支也,集者文之派也。流也,支也,派也,皆自经而生。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之,愿溯其源,且数典天一之阁,亦庶几不大相径也夫。

乾隆四十年(1775),文渊阁动工,次年六月落成。文渊阁在内阁旁,文华殿之后,阁名沿袭了明代文渊阁之称(明文渊阁被李自成焚毁),但却没有采用明文渊阁的砖城式样,(《可斋笔记》记载:明文渊阁在午门内文华殿前,砖城,凡十间,皆覆以黄瓦。阁中置范铜饰金孔子并四配像一龛。)而是以天一阁的轮廓开间为蓝图修建的两层建筑,在外观上分上下两层,各六间,下层前后有廊,上层前后均有平座,阁的基层用大城砖叠砌,铺以条石,朴实无华。其建筑风格上采用了传统的宫式做法,并做了创造性的改变,如歇山式屋顶,而南面的腰檐则又分九檩楼房相类。

在内部构造上,与天一阁一样,采用了明二暗三的形式,外观重檐两层,实际上却利用上层楼板之下的腰部空间暗中又多出一层。瓦亦用玄色,青绿色琉璃镶檐头,称“绿剪边”。阁顶正脊,以绿色为底,有紫色琉璃龙起伏其间,再嵌以白色线条之花琉璃,十分庄重典雅。

至于北四阁中的“文溯阁”,其建成则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