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文化”结合,就形成了一个大系统。
把预防职务犯罪置于文化形态上来认识,纳入文化系统中去观察,引入文化系统中去解析,我们就会有一个更开阔的文化视界。
预防文化不仅仅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严格地说,它是一个综合文化的概念。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评判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
我们如何让“预防”真正“文化”起来?
让“预防”“文化”起来,不是给“预防”贴一个文化标签,或者硬塞进去一些文化概念,二者不是修辞意义上的“前缀”和“修饰”,更不是搞“预防”和“文化”的“拉郎配”。
首先,要建立“文化评判”的价值体系。
什么是“人”?西周时期的文献《尚书。泰誓》称:“惟人万物之灵”。
儒家始终认为,人是道德的动物。《礼运》指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子认为,人如果能学习“仁”的思想,礼的观念,并在实际行动上践履恕道、中信、孝悌、恭敬、礼义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便可以成为德行高尚的人。他“性相近,习相远”的创造性命题,更是奠定了儒家哲学性论的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
孟子则从人性的角度提出了“天之降才”的主张。他认为:人性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天之降才”。才是什么?这里不作“才能”、“才华”、“才情”解,而是指人天生的本初才质。孟子认为人天生的本初才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天生的生命本能,“形色,天性也。”形质神貌,是人类天生具有的生命本能,因而成为人性的内在涵意。具体如口嗜味,目好色,耳听声,鼻嗅气,四肢求安,这些都是不须通过学习就能知道的,是人天生形质生命本能的表现。同时,孟子认为,人是智慧动物,他有别于禽兽的是,不仅有形质神貌的生命本能,更重要的是生有聪明智慧,生来便有善心,能够明达人伦物理,具有良知良能。同时,他也认为,人如果只是本能地生活,那么,人和其他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荀子下面这句话是一直被当作座右铭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水和火是一种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的存在,草木有生命而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但不懂得道义,而有生命又有知觉,并且懂得道义的只有人,所以人是天下之最贵。
人为什么是天地间的最贵呢?在于人懂得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就是道义,就是德行。人不仅有自然本能,而应有人伦道德,有理想情操,有精神生活,由此建立了道德伦理思想体系,建立了人的终极价值评判体系。
我们研究预防文化的理论体系,首先要从建立终极价值的评判体系这个基本点做起。
其次,要确立文化信仰之目标。
一个贪官倒下去,那是因为他的信仰已先于他而倒下去了。
一个人的价值坍塌,信仰崩溃,固然有其社会因素,但一己私欲的膨胀,却是主动因。
最基本的人性是什么呢?
荀子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凡是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饿了就想吃,冷了就想暖,累了就想休息,好利而恶害,在这一点上,作为圣贤的禹和作为暴虐的桀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人生的基本需要代表着共同的人性,共同的人性组合就有了“人类”这个概念。
韩非子认为:“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子。解老》)人不像鸟兽那样有毛羽,他不穿衣服就要冻死。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以肠胃的需要为根本,不吃饭就不能活,所以他有欲利之心是无可厚非的。人本来就是一个生物体,生来就有饮食穿衣的客观需要,所以追求衣食生活为内容的“欲利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人正是在这“欲利之心”的驱动下才去从事各种各样追求天性满足的活动。
承认人有私欲,这是哲学的进步,但如果偏面强调这一点,就大错特错了。
中国利己主义哲学的鼻祖杨朱有名句言,叫“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虽然有利于天下,但让他拔一根汗毛他都不干。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也有一句类似的名言,他说:“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享乐。”
这些理论到了我们这个时尚的消费时代真是大行其道,包括鸠山那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名言”也被人堂皇地挂在嘴边上了。有人称自私是一个广义的哲学概念,在人身上则表现为自私,在动物身上表现为自保。
一己私欲的膨胀,让多少人吃到了贪欲的恶果。
人一旦没有了信仰,就没有了做人的底线。什么人最可怕?没有信仰的人最可怕。
可能您会说:谁说那些私欲膨胀的人就没有信仰了?他们有信仰呀,他们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就是“鸠山哲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难道这不算信仰吗?
信奉“拜金主义”和“鸠山哲学”,信奉“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当然也算是一种“信仰”,但这是把人送上断头台的“信仰”。
我们研究“预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立正确的信仰目标。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命题。
不信,你随意找几个人去问问:你的信仰是什么?没准会让人以为你一定“有病”。
如果让你去解决那些没有信仰的人的信仰问题,你怎么说呢?无产阶级革命信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者说做了坏事要遭报应,下十八层地狱?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更有力量的东西呢?有一位叫吴思的学者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祖宗们未完成的努力、是多次努力的中断、是一片又一片的废虚。关帝庙塌完了,语录牌拆掉了。过去的问题仍在,过去的努力却消失了。”
我们只能从文化上去寻找出路。这就涉及到了下一步的问题-----
建立文化认同体系。
预防文化本身是一种文化行为,它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化认同体系。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腐败高发、易发?文化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我前边说过,贪官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一个是非颠倒,良知丧失的文化氛围中,清正廉洁者往往被视为异端,当清官的成本一样很高,如果你没有坚硬的后台,如果你没有高超的手腕,那你做清官的结局可能就很不理想。既使你有了坚硬的后台和高超的手腕,那你的日子一定会很清苦。比如海瑞,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清官。他在浙江淳安当知县的时候,连蔬菜都要自己种,为什么?买不起呀。有一次他老娘过生日,海瑞买了二斤肉,这件事居然就成了一个大新闻。第二天总督就对人说:“昨天海县长给他老娘过生日,买了两斤肉。”海瑞最后当到吏部侍郎,相当于组织部副部长,这么一个高官,死了连丧葬费都凑不起,“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
一个可怕的怪圈是:腐败文化催生腐败分子,腐败分子产生腐败文化。
当前社会里,似乎人们更认同一种“潜规则”:如果一个人花钱买到了一个官位,人们会认为很正常,甚至会认为他很有本事。那个有140多个“情人”的张二江也赚了人们不少羡慕的目光。至于中国历史上最罕见的海青天,只好当故事听罢了。海瑞的“罕见”就是“潛规则”的注脚。
这种并不占主流的消极文化,却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和大众性。它体现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中,左右着人们的生活目的、生存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
所谓建立文化认同体系,就是以道德文化来代替消极文化。
道德文化源于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引导人们辨别善恶、美丑。它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性,而是依靠人们的舆论和生活习惯而产生对行为的约束作用。道德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生活孔子时代我们讲孝、悌、仁爱,生活在当代我们讲“八荣八耻”。但是它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继承性,再过几千年孝、悌、仁爱也是我们的精神不动产。
道德文化有一种内驱力,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是一个不可迴避的问题。而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却是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