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1 / 1)

人文九课 何香久 1418 字 4个月前

我的朋友、有良知的人文学者摩罗(本名万松生,江西都昌人,现在北京一家大学供职)曾在世纪之交为北京一家杂志写下过这样一段“世纪留言”:

对于中国人来说,20世纪是一个不得好死的世纪,多少人战死、饿死、病死、还有武斗中打死、政治迫害中枪杀而死……对于即将来临的21世纪,我想说的话只有一句:希望在新的世纪里中国人都能自然死亡。算是一个祈祷。

这段对一个行将结束的百年的总结、对一个即将开始的新世纪祈祷的文字,刚好100个字。

这100个字,简直像100把刀子,扎得人心流血。

100年!100个带着血光的字,足以让我们做深长思。

我在想: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会踏着血泊:同胞和同类的血泊,走过了这样一个令人伤心的世纪。

中国,曾经站在世界之巅首先发出了“仁者爱人”的博爱宣言。

“仁者爱人”的思想,最先见于《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仁”。据此,孟子引申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的话。“仁者爱人”是儒家博爱精神的最高体现,也是整个儒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

儒家是把和平或者说是亲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的。人类之所以需要亲和,是由于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什么是人的本质呢?孔子和孟子都说:“仁者人也”。人之所以被称作人,因为他的本质是仁爱的。

我们从文字构造学上看这个“仁”字:按照《说文解字》对“仁”字的拆解,“仁”这个字是“从人二”。人字旁边加一个“二”字,这里面有两层内涵:

第一,“从人二”是表明人类一开始就不是孤立的单个存在,换一句话说,人从一开始就是“关系的人”。当然,春秋时代的孔子当时还无法产生“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这个意识,也不可能从社会关系方面去把握人的本质,但他有一个非常伟大、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人类一开始就是以复数关系而存在的!这个发现真的很了不起,每一个人之外都存在着他人,人只能在相互依存中才能生存和发展。有一个笑话说,某人做了一个梦,天塌了地陷了,天底下只剩下他和一个大姑娘还有一个卖烧饼的。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抽象并且简化到最基本的需要上,大姑娘可以满足他繁衍后代或者单纯的性的需要,那个卖烧饼的则可为他提供食物。既使如此简化,一个人还是要依托他人而存在的。这个故事的结尾很有意思:别人问那个做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那人说:太不幸了,那个大姑娘跟上卖烧饼的走了。你看,人际关系又简化了一步,三个人的世界变成了两个人。大姑娘跟上卖烧饼的走了,既解决了生存问题又解决了情感戓本能需要的问题。即使又简化了一步,人还是不能成为单个儿独立的存在。

第二、“从人二”不仅仅说明人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耦则相亲”。我解释一下,这个“耦”字同单人旁的“偶”是个通假字,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是靠和平和亲和才能维持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和力。因为人是感情动物嘛,必然要发生感情上的联系。人既然彼此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自然存在着相互关爱的情怀。这就为孔子的“仁者爱人”找到了理论上的源头。

孔子把“爱人”概括为仁的本质,他倡导博爱,提倡亲和,这正是千百年来人类所追求的理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但把“爱人”作为理想,而且看作是人的灵魂。孔子认为,真正的爱要体现于对源自“仁”的道德规范的贯彻,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真正的仁爱必须是大仁大爱,广被众生而没有疆界。但爱又必须是具体的,哪些方面可以成为爱的内容呢?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写到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了他五个字,哪五个字?“恭、宽、信、敏、惠”,他说这五个规范是“仁”的体现。“能行五者,天下为仁矣”。能奉行这五个规范,则“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说到“仁”的具体化,这里边还包括了忠、恕、孝、忠等方面的内容。这也同时是对“爱”的具体操作。樊迟问仁,孔子的答复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边,忠、恕都包括了。什么是仁?与人交往谦和有礼,勤奋敬业,对人中和仁爱就是仁;什么是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强加给别人就是仁。

这里说明一下,所谓“与人忠”,这里的“忠”不是忠诚的意思,《论语》多次谈到这个“忠”字,各有不同表意。如《学而》说“为人谋而不忠乎,”是说给人办事可不要三心二意。忠,是爱,是仁。这里孔子讲“与人忠”,“忠”又是“中”的意思,即为人中和、诚实。

孔子是把这“忠恕之道”作为一生的追求的,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仁爱精神。这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一种爱的实践。是一种实践理性的产物。

什么叫“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则人伦相处,只要反身而诚,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说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是说,最高的仁就是自己希望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能通达,也要帮助别人站住脚,能通达。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承认别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的思想、要求,并且在自己的言行中都想到别人,尊重别人、帮助别人。这表了极有价值的博爱精神。

儒家的仁爱观首先是一种大而化之的人类之爱,孔子宣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在这里,兄弟已经超越了血缘。孟子更赋于爱以普遍的意义,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把天下看成一家,且能推己及人,换位体验,意在说明大爱没有分别,不分彼此。这种“推己及人”是仁爱的出发点,是一切道德的、特别是共公道德的基础。

其次,在孔子的仁爱思想中,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即“严己宽人”。对自己要严格,对别人要宽容。孔子指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这是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出来就是:有道德的人总是立足于要求自己,相反,那些德行不高的人却总是苛薄地要求别人。在《论语》第一章,孔子就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你,不任用你,而你却不发怒,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孔子反复强调这一思想,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思是说人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得不到了解和任用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应该忧虑到的是自己的能力能否担当重任。这样对己严,对人宽,不仅仅体现了与人为善的精神,也体现了宽容博大的胸怀。

儒家的“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乃至促进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人类和平与进步的一个广泛概念是“全球化”,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格局与面貌,人类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这样亲密。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不能分开。资源需要共享,生态、环境、气候甚至外层空间等,都需要人类共同保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已成为人类共同的需要。很显然,上述讲到的儒家关于仁爱的思想,对提升人类共存的人性关怀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