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相传,这是孔子的思想。实际上,关于“公”的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已产生了,《诗经》中曾三处出现了“夙夜在公”(意思是白天黑夜都在为公务忙碌)的句子。
孔孟的儒家人生哲学,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是为治国和平天下奠定基础的,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的。这是他们所表现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天下为公”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以公益战胜私欲,去私尚公,关心整体利益,献身于国家、民族的共同事业。
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君子人格的生命写照,是不为自己谋求生活利益,而只关心公众事务。并且谨言慎行,成为社会的典范。他认为:生活中的富贵贫贱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以仁德的胸怀来面对天下。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世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富与贵是每一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不正道的“富贵”,君子是不接受的。贫与贱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要的,但是如果用不正道的方式让你去摆脱贫贱,君子也不会接受。君子没有一时一刻能够离开仁德,他所承受的苦难和颠沛也全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道德人格。他以为“天下”这才是君子的道统。他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谁给你规定怎么干、不怎么干,怎样干恰当合理,就怎么干。君子是心怀天下的,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体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矢志追求。
孟子更是以天下为己任,他所倡导的君子仁人的气概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是一种道义的担当。
“天下为公”的观念,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它曾对我们的民族的发展与进客产生过十分积极的影响。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是一直坚持着这个道统的。从西汉时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这些都成为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国家意识的绝唱。
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新道德的今天,先贤“天下为公”的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