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蔽”,是解除封闭、蔽塞的意思。《荀子》第二十一篇即以《解蔽》命题。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蔽”。说得明白一点、通俗一点,“蔽”就是一个人的“眼罩儿”,好比拉磨的驴戴的“捂眼儿”,当然,人的“捂眼儿”是隐形的。驴子戴了“捂眼儿”,只管在一条磨道上跑到黑。人戴了“捂眼儿”呢,问题就严重得多了。
荀子说:“凡人之蔽,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人戴的这个“捂眼儿”很奇妙,它不是让你什么都看不到,而是让你睁着两只大眼把物象看走了形儿,把兔子看成羊,把睡倒的石头看成卧着的老虎,把一个很精彩的世界看得无奈,把一个很无奈的世界看得精彩。如果回归荀老先生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让人拘于一隅的偏见,而忽视了事物的整体性,因此也就不明白全面性的真理。
荀子以为,“蔽”这个“捂眼儿”可是挺可怕的东西,戴上它,“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霆在侧而耳不闻”。这还不算,戴它的人级别越高,它制造的麻烦就越大。如果做人君的戴了它,不用说,将会带来一个国家的灾难。荀子举例说:“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形;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故君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这是历史上国君陷入片面性之蔽的典型例证。夏桀被他的妃子末喜和宠臣斯观所蒙蔽,看不到诤臣关龙逢的一颗赤诚之心,因受蒙蔽而迷乱心性,杀了龙逢,自已也最终弄了个国**亡的下场。殷纣被他的妃子妲己和宠臣飞廉所迷惑,而听不进他同母兄弟微子启的劝谏,其下场和夏桀一样可悲。所以君臣没有公心而只奔走于私利,百姓对国家失去信心,怨恨诽谤而不为国効力,贤良方正之人逃避隐居而不与当政合作,这些都是导致亡国的原因,但其主动因,却是因为国君被奸佞蒙蔽造成的。
人臣之蔽也是可怕的。荀子举例说:“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齐是也。唐鞅蔽于权欲而逐载子,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唐鞅戮于宋,奚齐戮于晋。逐贤相而罪孝兄,身为刑戮,然而不知,此蔽塞之祸也”。
荀子在这里列举了受片面认识蒙蔽的臣子,如战国时宋康王的臣子唐鞅和春秋时晋献公的庶子奚齐。唐鞅被权力的欲望所蒙蔽而驱逐了太宰戴讙,奚齐被篡国的欲望所蒙蔽而隐害太子申生。结果唐鞅被宋国杀掉,奚齐被晋国杀掉。唐鞅驱逐贤良的宰相,奚齐陷害有孝名的哥哥,结果自己被杀还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受片面认识蒙蔽的祸害。
接下来荀子又指出了受片面认识蒙蔽的游说之士,就是那些用一己之见去混乱人心的学者。墨子受实际功用的蒙蔽而不懂得礼乐制度的重要,宋子受寡欲的蒙蔽而不懂得如何正确地满足欲望。慎子受法的蒙蔽而不懂得贤人的作用,申子受权势的蒙蔽而不懂得智慧的重要。惠施受判断力的蒙蔽而不懂得事物的实际情况,庄子受自然的蒙蔽而不懂得人。
那么,怎样才能不受片面思想的蒙蔽呢?荀子开出的药方是:“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圣人懂得思想方法上容易犯的错误,也看到受片面认识蒙蔽的祸害,所以不只看到欲望,不只看到厌恶,不只看到开始,不只看到终结,不只看到近处,不只看到远处,不只看到广博,不只看到浅显,不只看到古代,不只看到现在,而是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排列出来,在中间设立一个正确的标准去进行判断。这样,各个不同的方面就不能相互蒙蔽以致扰乱事物本身的秩序了。
这个正确的标准是什么?荀子指出:是道。
那么,怎样才能认识道呢?荀子指出:靠心。
如果人心不了解道,那么他就会“背道而驰”。只有认识了正道,才能遵循正道并禁止邪道。
心怎么才能认识道呢?荀子指出,要做到“虚一而静”。荀子说:“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心里不是没有隐藏的东西,然而还要有所谓虚心,就是记不要先入为主。心不是不能同时认识不同的事物,然而还要有所谓专一。心不是不能活动,然而还要有所谓平静。人生下来就百认识能力,有了认识能力就会有记忆,记忆就是贮藏,然而还要有所谓虚心,不因已有的认识去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这就叫做“虚”。人生下来都是具备了认识能力的,有了认识能力就能认识不同的事物,能认识不同事物就能同时认识更多的事物。然而还是要讲“专一”。
什么叫做“一”?不因对彼一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此一事物的认识就叫做“一”。
什么叫做“静”?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不让那些因素来惑乱对事物的认识就叫做“静”。
这就是荀子对“虚一而静”的理解。
这个理解非常透彻。
“虚一而静”,才能做到毫无偏蔽,极端透彻明白。
谈到专一于道,荀子讲了一个故事。荀子不像庄子,他特别不善于讲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很有意思。故事说:有一个地方叫“空石”,那个地方有一个人名叫觙。觙这个人有个最大的特点,与众不同。什么特点呢?他善于猜谜,同时又喜欢思考。如果耳朵听到了声音,眼睛看到了颜色,就扰乱了他的思考。听到蚊子嗡嗡的叫声,就会妨碍她聚精会神。所以他避开耳朵和眼睛的欲望,远离蚊虫的声音,独居静心思考,于是就通达明白。
荀子讲这个故事,寓意很明显,就是告诉人们,如果思考“仁”也像这样,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精微的境界了吧?还远远不够。为什么呢?荀子认为:避开耳目的欲望,远离蚊虫的声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能够自我警惧的人了,但是还没有达到认识道的精微程度。荀子做了一个比喻,他说:那些没有把握住道的精神内涵的人,就好比是火,只是外表明亮;而真正把握住道的精神内涵的人,就好比是水,内心透彻明亮。
所谓“解蔽”,就是真正把握住道的精神內涵,从而达到大清明的境界。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荀子,你会切切实实地认识一个有着精神洁癖的哲人。